一碗文山米线的“食”刻守护

  米线,是文山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一碗鸡汤底、一把米线、一把葱花、再搭配一块椒盐酥饼,这是当地人最爱的吃法。撒的这一把葱花是健康的吗?熬汤的鸡又来自哪里?一日三餐吃得健康安心吗?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文山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片
  早晨6:30,文山市河滨农贸市场的商户们陆续开店营业,文山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却早已在市场门口等候“我们要取两份芹菜的样品,一份进行检测,一份留作备样。”“根据最近海鲜的交易行情,该市场的相关指导价格有调整,店里的海鲜价格也要注意调整啊!”
  据了解,曾经的河滨农贸市场,晴天灰尘漫天、雨天泥浆满地,瓜果蔬菜等食用农产品随意堆放,摊位横竖交错,“脏乱差”一度是这里的代名词。随着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文山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多次调研,按照“一场一策”原则制定特色化的改造方案。如今的农贸市场就像一个大型超市,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光线明亮、分区明显,摊位菜品摆放整齐,地面无污水,垃圾及时入桶,明码标价。
图片
  走进市场,记者注意到,在禽类销售区,市民们购买新鲜的鸡肉时总会掏出手机,扫一扫加装的脚环。正在买菜的市民告诉记者:“只要扫码这个脚环,便知‘生鲜鸡’来自哪。在文山购买新鲜的鸡肉,一定要买带脚环的,品质有保障!”这是文山在“食安心”工作方面,都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一项重要举措。取消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实施禽类集中宰杀,每天由重点部门检疫合格后给禽类盖上“合格章”后才能运送到市场。“扫二维码就可以显示屠宰位置和具体来源,每个脚环编号都不一样,只能扫描三次,不能重复使用。”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韦锋昌说道。
  2022年以来,文山州在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奠定的坚实基础和影响下,全面有效推进健康县城建设“食安心”行动,截至目前,累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18件,收缴罚没款90.72万元,近3年来全州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片
  为守护舌尖上的“食安心”,文山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引入了“4D厨房”管理体系,不断推进餐饮食品制售规范化。其中,敖源花园餐厅正是文山州首家引进“4D厨房”管理模式的餐饮企业。餐厅负责人敖连芳说:“一开始并不了解什么是‘4D厨房’,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介绍下,我详细了解了这个体系后,主动积极引进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餐厅后厨由‘厨房重地,禁止入内’到‘明厨亮灶,欢迎光临’!厨房环境更加整洁舒适,菜品安全有保障,顾客吃得健康、放心,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卖米线快40年的云南香美娘食品有限公司,从最初的人工做米线到如今的生产机械化,一条生产线上只需要2-3人操作,中间不需要人工打捞接触,干净卫生且高效。“每天从这里销往文山市各县区的米线就有近2吨,机械化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米线产量,还能对每天生产的米线进行出厂检验。安全放心的米线受到老百姓一致好评,企业切实享受到改造后的‘红利’。”
图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把“绿色蔬菜”,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一只可溯源的白条鸡,建立起信息追溯“文山样本”;一块来自萧福源传承百年的老式糕点,是源头可追溯、过程可控制、风险可预警、产品可召回的食品安全制度……这碗“安心”米线,仅是文山州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随着文山州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文山州“食安心”专项行动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韦锋昌说:“‘菜篮子’‘饭桌子’,看似琐碎小事,却是民生大事,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文山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与消费者、生产者一起‘同题共答’!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云南网记者 赵芸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