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驱动力并非油电同价,决胜关键应当是更低的售价

油电同价算不算伪概念?
近期有一些汽车品牌打出“油电同价”的招牌,指插电混动类或纯电动汽车与同级别燃油车的价格相同,新能源汽车不再昂贵;所以现在就是选新能源汽车的最佳时机,只是这样的说法是在偷换概念,或者说油电同价是标准的伪概念。
新能源汽车第一阶段的胜利依靠的是“更低的售价”,没有价格优势的新能源汽车是极难被接受的。
图片
Model 3/Y为何能火
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里的现象级品牌,Model 3/Y两车也是现象级的畅销车,然而有谁想过这两台车为何能风靡全球?
不要提FSD,真实的特斯拉车主也没有多少敢于随心所欲的使用。
Model 3/Y之所以能火起来是因其价格非常低。
图片
或许这样的评价会让许多人难以接受,售价二三十万元的Model 3能算便宜吗?答案是肯定的。Model 3全轮驱动版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是3.1秒,同期的燃油动力汽车想要达到3.1秒的百公里加速,那至少也要去看一看搭载4.0T-V8发动机的帕拉梅拉,最好加速成绩正巧相同——帕拉梅拉Turbo S 4.0T版本的售价是235.6万元,Model 3全轮驱动版的售价是33.59万元,后车的价格仅仅为前车的14.25%。
图片
现在作何感受?
第一批火起来的新能源汽车全部都是依靠低廉的售价,只不过这些车在性能和操控方面对标的竞品过于高端,是普通汽车爱好者所缺乏关注的,所以才会忽略了这一点。
但是客观事实就是这些车是在价格远低于同级燃油车的基础之上才获得了成功,不论是特斯拉Model系列,还是自主品牌里的比亚迪汉唐系列、理想L系列、华为界系列。
那么现在回头再说“油电同价”的目的是什么呢?
无非是想换个理由不降价罢了。
图片
主流车阵营的新势力更诚实
凡打出“油电同价”招牌的汽车厂商都是在制造假象,自己的起步明明是依靠比同级燃油车更低的价格,现在却又提“油电同价”,这是没有道理的;初时受限于动力电池的高昂材料成本而无法有效降低价格,在这个阶段里提出“油电同价”尚可接受,毕竟主流车的价格基数小。然而现阶段不仅动力电池材料成本大幅降低,随着持续加强的产业规模,三电系统的制造成本都在下探。
所以现在完全可以制造出售价低于同级燃油车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此时还在讲“油电同价”无非是想要维持足够大的利润空间。
图片
新势力品牌更诚实,可参考以下品牌或车辆:
·奇瑞iCAR 03 EV,后驱、四驱,主力版本售价均在15万元以内
·零跑C10 REEV/EV等,后驱,价格基本同上
·长安深蓝或启源,SL03/S7等车定位基本同上
其次还有同级车售价略高但主力版本依然在20万元以内的合众哪吒汽车小鹏汽车也在调整过程中,吉利银河的部分车辆也做到了售价低于同级主流燃油车。
所以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应当将“电比油低”作为目标,毕竟这才是新能源汽车成功的基石。
图片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