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庆余年》第二季,才发现真正的大BOSS是庆帝

最近看《庆余年第二季》后劲有点大。
范闲哭了多少场戏,观众就揪心了多少次。
图片
这一次,让范闲崩溃无力的不是固有的世道与人心,而是一个具体的人:
庆帝。
图片
第一季时,观众因为陈道明的个人魅力对庆帝另眼相看,也因为他对范闲的特殊情节与风趣人设,总是让人产生这是一个好父亲的错觉。
图片
第二季开局庆帝知道范闲之死后,那30秒的发疯,看起来很像老父亲的悲鸣。
图片
然,经历庆帝包庇皇族拒查长公主、二皇子走私案,经历庆帝轻飘飘一句便残忍杖杀忠臣赖御史,经历庆帝给范闲布的孤臣之局
你还会觉得庆帝开头的那30秒狂奔,是出于父爱吗?
图书馆30秒里男主在心猿意马,《庆余年》30秒里庆帝在头脑风暴。
图片
如果说真心,害怕五竹因为范闲迁怒于他,后悔失去一个优质手下,愤怒多年布局结果没拿到神庙信息的真心,恐怕都要远远大于父亲对儿子的爱。
弄清庆帝跟慈父八竿子都打不着,只是一个纯粹的老登后,观众的疑问也来了,如果不爱范闲这个儿子,为什么对他如此重视?
图片
他搞出那么多幺蛾子,又到底想要做什么?
抛开原著只看剧版,我们一点点来剥开这个老登的8000个心眼。
已播的剧情里,庆帝在布三条线。
第一条线在儿子身上,为皇位。
这个儿子不是指范闲,而是他所有的儿子。
图片
庆帝不是赖御史期待的明君,但他本人,可能都快被自己的责任心感动死了,因为作为帝王,他委实为皇位费尽心血,为培养继承人“牺牲”太多。
不用怀疑,他目前最坚定的继承人选,是太子李承乾
无论庆帝还是荧屏前的观众,都看出来太子不是最优秀的继承人选,他能拿到这个位置,更多是嫡子身份,及皇后与庆帝心照不宣的某种东西。
图片
但庆帝之心坚如磐石,他用自己的亲生儿子们,给太子布了一条成才线。
先是把聪明却不被他看好的二皇子推到台前,万千宠爱与重视堆过来,堆到二皇子与太子成为两龙相争只能存一的敌对方才罢休。
某方面来说,又疯又毒的二皇子也是活得很憋屈。
图片
本来他无心皇位,更向往范闲的人生,但被老父亲亲手推到炮灰位后,不接招是死,接招也是死,两难之下彻底疯了。
既然都可能死,干脆发疯搏一搏,说不定棋子也能变棋手?
就……年轻人总是一腔悲愤觉得肯定有出路,殊不知一切尽在老父亲手掌心,拼死拼活,老父亲一句话,就能让他一无所有。
图片
如今二皇子还能与范闲为敌,不是他够强,而是庆帝还需要他。
庆帝会包庇二皇子的罪行,不是因为慈父心,也不仅因为皇族颜面,更多的还是二皇子的价值还没用完,太子这把刀,还磨得不够亮。
或者说,庆帝需要太子把精力放在兄弟争斗上面去。
若二皇子到了生命尽头庆帝仍旧老当益壮,就该让磨刀石预备役三皇子登场了,当下的范闲,同样也有身兼给太子磨刀的用途。
图片
这里有个很讽刺的点。
庆帝一心其他消耗儿子锻炼太子,可太子却是他所有儿子里最擅长装蠢的,与其费那么大劲,为何不干脆换个愿意表里都聪明的人当太子?
因为“愚蠢”的太子固然让庆帝忧心,聪明的太子却能让庆帝扎心。
人老成魔的帝王总是有一种特殊执念,既怕自己死后继承人不争气,又怕自己死前继承人太争气,既怕死后太子不能掌握朝堂,又怕死前朝臣唯太子马首是瞻。
图片
身前要权力,身后要名誉。
磨刀计划,会一直推进。
想要庆帝放弃给太子磨刀的计划,只有一种可能,太子让庆帝彻底失望了,不是因为“愚蠢”让庆帝失望,而是其他方面触及庆帝的雷区。
第二条线在范闲身上,为皇权。
即使抛开男主光环,范闲在这个故事里也是天选之子,身后有一群爹撑腰,地下有一个母亲叶轻眉给自己加成,脑袋里还住着现代文明。
图片
这样的人,放基建文里分分钟揭竿而起。
放在权谋文里,妥妥帝王手里一把精钢大刀。
在庆国,庆帝是至高无上的权威者,所有人都要看他眼色行事,他有说一不二的权力,但庆国朝堂众臣,并不是对庆帝一点牵制也没有。
图片
春闱一事,便揭露了几位权臣各有阵营,每个上位者都在受庆帝重用的这么多年里积累了自己复杂的权力网,大家心照不宣地维持表面平衡。
这里面随便一个跳出来,都能庆帝头疼一阵子,若把他们留给平庸的太子,主弱臣强格局立马就来了,想要皇权不受影响,必须要一一除去。
图片
另一方面,各方势力的平衡,是以垄断庆国权力上升渠道为代价的,长期下去,国之根基必须被腐蚀,想要持续强大,必须除疾。
但庆帝能动他们,却没办法用对自己无损的方式动他们。
比如林相。
没有春闱之局,以这位的权力名望,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动了他,庆帝也会惹上一身恶名,毕竟林相可不是被杖毙后人们分分钟便遗忘的赖御史。
图片
所以,庆帝需要一把刀。
这把刀,要有与权贵势力抗衡的勇气,没有被现实打磨成油条;又要有掀翻牌桌的能力,把庆国上下的顽疾一一除掉。
范闲,恰好符合要求。
他背靠一群叶轻眉遗留下来的恩泽,能让陈萍萍甘愿当踏板,自己又聪慧有谋略,再加上是庆帝亲儿子,能让庆帝满意的BUFF都双叠满了。
图片
春闱舞弊案,庆帝挖个大坑让范闲跳,便是他早就预谋好的“使用范闲的方式”。
但庆帝之于范闲,不仅仅是需要后者锋利好刀,还要足够听话、没威胁。
所以,庆帝在使用范闲的同时,也在把他推上孤臣之路。
图片
只有孤臣,才会和所有官员对立,只有孤臣,才会被帝王完全拿捏,只有孤臣,才会下能大杀四方上去不能动摇皇权。
可最初的范闲,意气风发,自由洒脱,他不可能愿意做孤臣,如果庆帝一开始便让他扛这个任务,范闲可能立马就跑路了。
于是,庆帝像训狗一样,训起了这个儿子。
先施恩于范闲,让年轻人觉得自己是特殊的,再让范闲看到现实的不公,激发他的热情,等火候差不多了,再当头一棒,训掉野性。
这一点,在两场父子饭局上体现地最为明显。
第一次的饭局,只有范闲一个人不跪。
图片
第二次的饭局,只有范闲一个人不得不跪。
图片
庆帝想要范闲知道,他所有的特殊待遇,都是帝王给的,他要的不是一个亲生儿子,而是一把好用的刀,既为他所用,也为未来的帝王所用。
只不过,庆帝这条计划注定要落空了。
他高估了皇权的魅力,也低估了范闲的理想。少年人在现实打压下学会了妥协与忍让,自由平等的现代人却不甘于向不公低头。
图片
范闲不仅能掀翻这桌棋,他还能掀翻这个局。
庆帝的第三条线在神庙,为自己。
相信无论看没看过原著的观众,都已经被弹幕剧透一个真相,叶轻眉之死是庆帝借刀杀人,叶轻眉的理念与掌握的高科技,都让他感受到了威胁恐惧。
而杀死叶轻眉,同样也给庆帝自己埋了一个雷。
图片
五竹不会放过凶手,陈萍萍亦如此,传说中的神庙,更带着很多未知的力量,这些都不可能让多疑又自私的庆帝心安,他不可能不防备。
森严的皇宫武力,高深的功夫,一直在研究的武器装备,这些都预示着庆帝在陈萍萍等人眼皮子底下筹备着彻底解决叶轻眉留下的恐惧。
图片
强大如他,可以轻松解决陈萍萍的威胁,却不可能对神庙掉以轻心,这个存在,更会让他活在不安里,至于具体如何解决,便需要后续剧情解答了。
三条埋线,多重心机,层层布局,仅从帝王角度来看,很多东西是阴谋家的基本操作,但一人的角度、一个明君的角度,他既疯又恶
为私心扶庸才儿子上位,设计儿子相斗,是消耗国本。为皇权肆意玩弄他人,陷儿子于水火,是不慈。他所维护的不是责任,而是权力与自己。
这样的老登,越可爱,越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