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杆台独”赖清德的赌徒式开局

图片
赖清德受益于蓝白分裂,以少数得票侥幸当选。一般而言,领导人至少会在刚上任时展现出社会和解的姿态,来修补竞选导致的社会撕裂,争取做台湾岛内的所谓地区全民领导人。比如陈水扁当选后,任用蓝营人士担任台行政部门负责人;马英九当选后,也用了绿营人士担任台湾陆委会负责人;蔡英文更是用了一堆“老蓝人”。另外,绿营领导人多少会对两岸问题释出善意,展现相对温和的姿态,比如陈水扁所承诺的“四不一没有”,蔡英文则通过法律条文的诠释尽量去贴近“九二共识”。因此,从常识来理解,赖清德的就职讲话应该有所节制,让两岸问题尽量缓和,让岛内社会相对安心。
然而,赖清德在“5·20”就职演讲中态度嚣张,言辞挑衅,大出人们意料。这导致的严重后果,除了大陆方面的严厉批评,还有随之而来的解放军的围台军演。但赖清德当局不但没有收敛,反而以所谓“岛内无感”进一步挑衅,激化问题。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将迫使大陆方面针对台湾的包含军事行动在内的制裁行为常态化,使“麻木无感”终将变成有感。
而另一方面,台立法机构进行“表决大战”,场外有民进党花言巧语哄骗而来的民众包围立法机构。这也是绿营在赖清德就职前夕与民进党人餐叙时所作的“反守为攻“指示下进行的。
也就是说,赖清德刚就职,对外在两岸已经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继续火上浇油,对内则发动与在野党的正面对撞。台立法机构内民进党党团以各种激烈手段瘫痪议事,几次冲撞下来导致多名民意代表受伤。从现场画面直播中,社会看到了“万里挑一”的社会精英们的各种丑态,看到他们公开谩骂、抱摔、拳击等赤裸裸的暴力行为,给社会带来非常坏的负面示范,许多外媒还不讳言称台湾为“劣质民主”。由于现场“支持者”过于偏激,甚至还发生了一位立场很绿的播客节目主持人去凑热闹,却被现场人群喊“滚出去”的事。在他们眼里,已经容不下“绿”得还不够的人或团体。
赖清德的上台,让岛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的局面。在网络上,不同立场的人相互攻击谩骂,势同水火。而这种局面恰恰是当局者刻意发动的。常言道“当家不闹事“,而赖清德不但当家闹事,而且还是一种往绝路走的态势。这些行为已很难被常人所理解——赖清德一上台就致力于社会的破坏。一如他在台南市长任内与议长斗气,任由台南登革热蔓延,也坚决不去议会商讨防治。赖清德性格偏执,而偏执往往是因为极端的自恋和自私。所以他不介意社会的破坏,他只在乎自己。
眼看事情已一发不可收拾,赖清德却还继续发文鼓励闹事群众,暗含对暴力行动的默许,并煽动指责立法机构的表决机制。原来,这就是所谓民进党式的“民主”。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由蓝白推动的“立法机构改革”,其中最主要的代表“法案”“藐视立法机构罪”,根据偏绿民调机构“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公布的最新民调,有27%受访者非常赞成,30.5%还算赞成,12.2%不太赞成,17%一点也不赞成,7.3%没意见,6.1%不知道、拒答。这意味着,在野党极力推动的“公务员藐视立法机构罪”已赢得社会强烈共鸣。媒体分析认为,民进党不但在立法机构表决中失败,也输掉了民意战场。
有台湾“名嘴”还指出,过去岛内社会对民意代表的认同度其实很低,常被视为社会上最不信任的职业,而对于公务员则相对有好感,一般民众在对民代和官员的支持度上往往会支持官员。但在这次的民调结果中,“藐视立法机构罪”旨在限制公务员,而让民意代表相对扩权,这样的“法案”居然获得如此颠覆性的支持结果,可见蔡英文执政八年后,台上的这些官员有多让人讨厌。
所以有人说,民进党只看到有所谓的万人上街反对立法机构,却看不见有上千万人在家吹着空调支持立法机构改革。但民进党把握舆论,侧翼则大搞所谓“认知作战”:不断断章取义,放出各种假消息以扭曲立法机构里发生的事实。再加上民进党豢养的所谓“社运团体”组织动员民众上街,聚众闹事。一如过去“反服贸”,就是这么操作成功的。
这次在野党相对“抱团”,尤其立法机构改革并非空穴来风,以前民进党也极力主张,但现在主要是民众党的核心主张,国民党予以认同。国民党党团要展现战力,更要在这场新政局的第一场斗法中不能败下阵来,所以基本上下一致。尤其国民党党团这次新人很多,年轻人更多,与民进党打架不吃亏,战力出乎民进党意料,也导致在立法机构里相持不下。与此同时,蓝白也不畏惧场外。但对于社会而言,混乱却是显而易见的,且有旷日持久的趋势。
图片
那么,赖清德为什么要执意这么搞下去?媒体人郭崇伦认为,赖清德有自己的政治权力考虑。“赖清德的任期有四年保障,但考验其实马上就到,2026年岛内县市长选举,将是检验赖执政的首道关卡。如果选输,他会被迫辞去党主席,权力将被削减,重蹈2018年蔡英文的覆辙”。不能排除有政治野心的人,毅然决然出来挑战,进而影响赖清德挑战未来的连任之路,以及他最终想实现的选举目标,比如获得提名,连任要赢,且要赢很多,最终让民进党重新回到最大党之类。
但现实情况却是,赖清德只有一年多的时间通过各种预算,让人民有感,偏偏现在民进党在立法机构又是少数党。因此,如果在野党在立法机构扩权成功,必将清算过去蔡英文政府一系列的贪腐案件,也会限制赖清德的很多政策推行。
因此,赖清德放弃常规办法,采取铤而走险的措施。两岸问题激化,只要不真的发生战争,民进党就能继续掌握所谓“抗中”话语主导权,煽动民意所谓“被打压的悲情”,还可以压制在野党对于两岸“和解”与“沟通”的努力。对内,则同样采取激烈的对撞,其中更主要还是压制民众党,因为民众党的支持者有相当部分立场其实是“偏绿”,而且民众党争夺的是民进党的所谓年轻人市场。所以在这次冲撞中,绿营攻击最多的居然是民众党目前声量最大的黄国昌。
赖清德面对的是一个困局,但采取的却是铤而走险的方式。就像一个赌徒,虽然缺乏筹码,但自以为是地认为依靠虚张声势狐假虎威就能成事。他在两岸方面赌大陆不会下定决心,同时美国不会撒手;对内则赌民意被蒙蔽,在野党缺乏耐心而自乱阵脚。就像他选举时赌坚决不肯拆掉他的老家违建“赖皮寮”一样,当时拆掉不见得为他的选情止损,但他坚持不拆的话选举也可能会赢。事实上,他真赢了。一个偏激固执的人,开始更不相信努力,而对自己的运气有神之迷信。
作者丨许亿,深圳卫视直新闻特约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