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句话可以看出,项羽即使渡过乌江,也难夺取天下

楚汉战争的时候,西楚霸王项羽,败给了汉王刘邦,有句话说,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作为名将项燕之后,又是楚国的贵族,居然败给了刘邦这个泼皮无赖,小混混,实在是令人意难平。
项羽一生征战,未尝一败,其辉煌的战绩,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一举消灭秦军主力,然而,最终,项羽却在“垓下之战”中,败给了刘邦,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肯渡过乌江,项羽选择自刎,留下千古遗憾。
假如项羽渡过了乌江,卷土重来,能否东山再起,统一天下?
图片
其实,从一句话可以看出,项羽即使渡过了乌江,也难以夺取天下。
为什么这么说呢?依据是什么?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就能得出结果。
项羽在“鸿门宴”的时候,拥兵四十万,而刘邦只有十万,项羽的兵力,是刘邦的四倍,项羽想灭掉刘邦,分分钟的事情,可以说是轻而易举,所以,当项羽准备攻打刘邦的时候,刘邦很恐惧,不得不提前带着礼物,去拜见项羽,向项羽解释、服软,说他不敢有异心。
在“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力劝项羽利用这个机会,杀掉刘邦,以除后患,但是,项羽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居然没有同意。
范增急了,让项庄舞剑,伺机杀死刘邦,但是,又被吃里扒外的项伯搅和了,项伯拔剑,挡在刘邦的前面,导致项庄根本无法下手。
刘邦看到危险,便趁上厕所的机会,从小路逃走了,项羽错失了杀掉刘邦的机会,放虎归山。
图片
而刘邦回去之后,就立即杀掉了司马曹无伤,因为,是曹无伤向项羽出卖了很多机密,而头脑简单的项羽,在鸿门宴上,居然又将曹无伤出卖了,告诉刘邦是曹无伤向他告密的。
项羽的这个笨操作,可以说是非常糊涂的,居然把自己的“线人”给出卖了,真是难以理解。
从出卖曹无伤这件事情,可以看出项羽很愚蠢,没有任何城府,政治上可以说是小白,从“鸿门宴”放走刘邦,也可以看出项羽,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
当然,这不是项羽致命的缺点,项羽致命的缺点,是下面这一条。
项羽进入秦朝都城咸阳之后,开始屠城,杀掉了秦王子婴,放火烧毁了秦皇宫,大火三月不灭,将金银财宝和美女掳掠一空,准备东归。
《史记 项羽本纪》记载: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有人劝项羽说,关中这个地方,地形险要,土地肥沃,可以作为根本称霸进而统一天下。项羽却说,富贵了不回家乡,就像穿着锦绣的衣服在黑夜里行走,谁能看到呢?
劝说的人感叹地说,人们说楚人沐猴而冠,猴子戴上人的帽子,果然是这样。项羽听了大怒,下令将劝说他以关中为根据地,进而统一天下的人烹了。
《史记 项羽本纪》记载: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锦衣夜行,由此可以看出,项羽这个人目光短浅,没有长远的眼光,且听不进去别人正确的意见。
人家劝你夺取天下,你却想着富贵了,要回家乡去显摆,如此没有出息,能成什么大事?
即使项羽兵败时渡过了乌江,卷土重来,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会重蹈覆辙,来第二次,富贵了,再回家乡?
图片
没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没有正确的规划和蓝图,没有从善如流的心胸,没有取得人心,统一天下,能成功吗?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句话,从来没有错过。
唐朝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的诗中说: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宋朝诗人、文学家王安石在《叠题乌江亭》的诗中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两首诗,两个观点,正好相反。
我赞同王安石说的。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