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登陆的这个大展,首次完整追溯赵无极画意背后的诗心

图片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享誉世界的华人艺术大师赵无极,作为中法友谊的化身,其艺术被视为东西文化交融对话的典范。
久事美术馆官宣将于6月29日起推出年度大展“律之绘音:赵无极的画意与诗心”,首次完整呈现赵无极与诗人合作珍贵作品,以专题聚焦、深度解读的方式围绕以往或被人们忽略的赵无极作品的文学诗意这一角度,跨学科还原东西文化语境,展现艺术无国界的交融魅力。
赵无极出身书香门第,求学于国立杭州艺专,1948年赴法,成为非定型艺术(informalism)、“抒情抽象”(Lyrical Abstraction)的代表画家。
“如果没有成为画家,那我会是一位诗人”赵无极曾这样说。此次展览正是想追溯这个“如果”,探究这位享誉国际的艺术家创作中的诗情与画意。赵无极以往的展览多数聚焦于其抽象艺术风格,集中谈论其创作技法及艺术生涯的发展轨迹。尽管部分展览或许涉及赵无极的绘画与诗歌的联系,但专题讨论着实罕见,尤其缺乏对赵无极画作的文学性与诗意的深度解读。这也成为本次展览匠心独具之处。
展览从赵无极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的版画创作中优选展呈,第一次完整展开、深度解读赵无极与诗人合作完成的80余件珍贵的画作与诗文,将画家创作的不同阶段与诗人的词句相应和,多维度呈现艺术与文学对智性与心性的启迪,直陈艺术无界的交融汇通之力。
“律”既是诗词歌赋的音韵节律,也指万物自然的法则规律。赵无极透过画作探索宇宙,于精微处中发现隽永与不凡。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扑捉到视像之外的广阔与丰富,体味光色混沌中隐约萌生不息的生命之力。从赵无极终其一生的艺术创作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绘画中所蕴藏的苍茫诗意和拙巧的修辞手法。无论是对中国古代诗人的遥远致敬,如屈原、杜甫、李白,等;还是与现代诗人的深入合作,如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勒内·夏尔(René Char)、克劳德·罗伊(Claude Roy)、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等,无不直陈赵无极以画笔书写的诗心,表露其精神之愉悦与沉思。
展览邀请观众共赴艺术发现之旅,徜徉于赵无极充满诗意的作品中,抓住联结诗歌和视觉艺术的纽带,探索文字与图像之间的永恒联系和持久的感染力,体验超越语言的生命之美。
  作者:范昕
文:范昕编辑:许旸责任编辑:李婷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