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看懂林相让范闲帮他拔胡子,才明白范闲为何输得彻底

图片
文/鹿子陌
“你帮我拔几根,自己不好动手的,疼啊。”
林相专门请范闲登门,只是为了让他帮忙拔胡子?
范闲有点看不懂,林相找他从来都是有要事商量,但他还是很认真地配合。
没想到范闲才拔了2根,就被龇牙咧嘴的林相制止了:“我这吃不了苦头,我更怕疼啊!”
图片
但范闲不知道,林相的每一句都不是废话,都预测着他的败局。
01
范闲跟二皇子的斗争中,在查贪一事上,范闲略占上风。
二皇子被禁足半年。
这已经是庆帝能给出的最重的惩罚,因为二皇子还不能倒,他要继续做太子的磨刀石。
磨刀石,就要有磨刀石的作用。
因此即便被禁足,二皇子也不能坐以待毙,两人的斗争不能停。
所以,就有了二皇子联名叶家,向庆帝举荐范闲做这届春闱的考官一事,为的就是把范闲推到众人面前。
春闱之事,重之又重,是皇子朝臣培养自己门生的好时机,谁都想走后门。
所以这考官的差事,何等重要,办好了皆大欢喜;办不好,范闲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全凭范闲的一念之间。
图片
以二皇子对范闲的了解,他不会对春闱舞弊之事坐视不管,一定会打破潜在的规则,求一个公平。
事情也是按着二皇子的预料发展的。
范闲一点也不徇私。
拒绝了太子的名单,拒绝了林相的名单,甚至把被庆帝替换下场的杨万里,换回到榜上。
这差事至此,算是办砸了。
至少对于庆帝来说,是按着他预料的方向发展了,虽然结果是范闲期望的结果。
但他没有看到背后更大的计谋。
中榜考生被替换一事,牵出了5年来春闱舞弊的案件,范闲却主动伸手接下这个差事。
殊不知,这才是正戏的开始。
图片
02
范闲的性子,可是谁都清清楚楚,只想要个公平。
林相很清楚,庆帝更清楚。
所以,当林相知道他做春闱考官时,明知他的性子不能忍,还是递上了自己想要的中榜名单。
用白胡子暗指名单,不止是林相和太子会塞人,就连庆帝要内定人,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林相一开始就是反对的,劝告范闲不要生事端,学会人情世故,忍一忍,未来可期。
图片
因为林相知道,范闲如果只求公平,必然影响到很多人的利益,这会把他推入更加两难的境地。
拒绝走后门,范闲就会得罪人;彻查舞弊之事,范闲会把各方势力得罪彻底。
但范闲就是范闲,劝不住。
如果彻查舞弊之事被搬到台面上,那只能是范闲去查,林相只能当他的刀。
所以林相提前暗示,让他帮忙拔胡子,一是暗示他也是舞弊事件中一根坏了的白胡子,二是透露如果非要查,他就是范闲可以连根拔起的第一根白胡子。
林相说疼,范闲不理解,觉得拔胡子也没多疼。
但他没仔细想过,一旦彻查,这把刀会第一个捅向林相。
一旦林相这座靠山倒了,范闲通往孤臣之路的阻碍就更少了。
图片
这是范闲的痛。
此时的范闲,无法领悟林相的深虑。
林相并不害怕自己出事,他只担心家人受牵连,只怕两个孩子跟着受罪。
就像林相之前从朝堂下来后,就催着范闲,趁他还在赶紧成婚一样,范闲并没有察觉到庆帝真正的意图,还停留在理想的状态里。
因为林相已隐隐感知到,庆帝要对他动手,退场是他即将要面临的结局。
03
“剪了还长,拔了治本啊。”
图片
如果范闲想要真正的公平,只是退回太子和林相的名单,远远不够。
只有彻查,才能根本上杜绝舞弊之事发生,做到公平二字。
这不是小事。
范闲想要把庆帝默许的这种徇私舞弊的风气,完全纠正过来,只能狠。
连根拔起,痛的不仅是太子和二皇子。
最痛的,应该是范闲。
这次彻查,不可能在明面上把太子和二皇子查出来,因为庆帝肯定不允许。
那只能是林相,他是最好的选择,扳倒林相,等于直接断了范闲的一根胳膊。
这也是庆帝隐藏最深的意图。
所以林相提醒他,要留心细节之处,最要紧的,是不漏破绽,学会用规矩保护自己。
图片
活下去,一切才有可能。
就像范闲在监考春闱,就差点被诬陷自己的门生携带小抄,当众除名,林相也做了预案。
为的就是在关键时刻,保全范闲。
林相知道,自己谋划得再好,也始终无法逃脱庆帝的控制。
但保全范闲,就有一线生机,至少能为他一双儿女,争取一线生机。
如果自己倒台了,唯一能护着他们的,只有范闲。
林相亲自给大宝挑爱吃的红果,还去核,担心他吃的时候噎到。
这也在暗示范闲,自己可以牺牲,但希望以后范闲也能这般仔细,认真对待自己的一双儿女,护他们周全。
04
二皇子春闱举荐范闲的举动,看似是二皇子的“杀招”,实则是庆帝让范闲做孤臣的一步棋。
此时,范闲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结局会有这么惨烈。
他想的是,让天下认为纠正春闱舞弊一事,是庆帝示意的,让庆帝挡剑,就能万无一失。
图片
但他没想过,这只是庆帝计谋中的一部分。
庆帝答应他彻查春闱舞弊一事,实则是让他把最痛的一刀,捅向亲近的林相。
刀备好了,范闲也如期,举起了这把刀。
“我了解庆帝,以他的行事手段,要么动如雷霆,扫清一切诸般弊端;要么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哪怕水到渠成,也不会让人看透心中所想。”
图片
正如林相说的那般,庆帝的心思,不可能被轻易看清。
范闲认为水到渠成的一切,只不过是庆帝计谋中,顺水推舟的一环。
一开始林相就劝范闲:“即便不舒服,狠狠心,过了春闱这一关,以后当仕途无量。”
但范闲忍不了。
正是这一点,已经足够让他输得彻底。
在这一盘棋里,范闲用上了所有的聪明和手段,依然逃不过做庆帝棋子的命运。
林相也正如他撕碎的名单,破碎退场,告老家乡。
范闲以为的棋高一招,早就败局显露,终究还是让庆帝如愿,他的孤臣之路,必走无疑。
—END—
图片/来源于《庆余年2》剧照截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