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力量呵护“少年的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在西岸举办

图片
昨天(25日),“协同共治 守护成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在徐汇区西岸智塔举行。
根据《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经突破1.93亿,普及率达到97.2%,在未成年人中几乎“无人不网”。但同时也出现了网络欺凌、网络社交风险、网络不良信息等诸多风险与挑战。
为此,来自全国各地的检察、网信、公安、法院、文旅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以及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学生代表等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如何进一步构建适合未成年人的健康网络环境,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中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指导,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
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
本次研讨会设置“未成年人网络信息内容规范”“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促进”“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治”四个单元,与会人员就相关议题分享成果、交流经验。
譬如未成年人未经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因网络高额消费行为引发纠纷的案例屡见不鲜。2020年7月,在校学生小程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某公司开发运营的一款网络游戏App,并注册成为其用户,后又升级至可以进行高额消费的高级别用户。至2021年2月,她在该App上累计消费人民币21.7万余元。
小程父亲程某通过电话向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共建的“上海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监督平台”寻求帮助,该平台将线索移至公司注册地某区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受理后,立即向程某了解详细情况。经调查核实,App虽然在用户协议中载明“不满18周岁不得自行注册登录”,但对用户身份审核不严,致使小程注册为能够进行高额消费的用户。
后续,根据小程父亲的申请,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并配合法院开展诉讼调解工作,原、被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经法庭确认,某公司全额返还小程消费款项。
本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检察机关又结合办案,综合运用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等监督方式,督促、推动网络服务提供者、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细化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责任。最终,本案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
事实上,面对网络新形势,近年来,在市委网信办的牵头下,检察、文旅等单位通力配合、密切协作,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通过协同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系列主题活动、联合开展监督治理、联合开展普法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在多地推动了罪错分级干预制度和“先议权”改革方案。行业协会积极助力,头部企业、大型平台主动担责,全方位凝聚共识,通力协作,使上海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形成“强治理”态势,共同守护了清朗网络环境。
法治力量呵护“少年的你”
“我小时候也曾有过偷偷看电视剧、无法控制上网时间的阶段,由于父亲的及时介入、合理引导,逐渐养成了健康的上网习惯”“很多网站和软件的青少年模式并不符合青少年使用习惯,推荐的内容比较单一和枯燥,很难吸引未成年人深入使用”……
这是南洋模范中学高一学生昨天在现场分享的。今年3月,在徐汇区检察院、教育局、网信办组织的“青少年议事厅”活动中,南洋模范中学的学生自行组队,同学们聚焦未成年人网络问题,开展线上线下调查研究,与专家、学者们深度交流、共商治理。
在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姜平看来,研讨会聚焦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聚多方之力探索一套有针对性、系统化的防范和治理模式,旨在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协同机制,也正是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的有力回应。
他认为,应该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学校、家庭、媒体和政府部门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并且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各方应尽职履责并形成有效协作机制,共同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有序、安全、健康且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图片
同时严惩违法,重视预防。一方面要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依法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前端预防,普及宣传好法律法规,弘扬网络法治文化和网络法治精神,加强未成年人遵纪守法、网络安全等方面宣传教育。
此外,还要加强研究,打造品牌。做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的研究需要理论和实务部门的双向融合、共同努力。比如近期,全市三级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四大检察”能动履职,联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隔空猥亵”等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在联动中连续升级打造“检察+行业”“检察+网信+文化执法”“检察+网信+网安+文化执法”多重协作机制,牵头起草并会同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文旅局执法总队在全国率先制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风险识别清单》,通过概述和举例的形式,具象化展示未成年人网络生活中的风险情形。
“协同共治,守护成长”,探索中国式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治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参与研讨会单位、部门以及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学生代表等均表示,将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打造清朗、安全、健康、有益的网络空间,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作者:王宛艺
文:王宛艺图:采访对象供图编辑:周辰责任编辑:苏展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