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潜在盟友

在围绕中国南海和东南亚航道的角力中,马六甲海峡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地缘要冲。
可以控制马六甲海峡的国家有四个:海峡两侧的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三国,以及扼守海峡出口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印度。
考虑到美国与印度、新加坡均签署有军用基地使用/后勤补给协议,这使得马六甲海峡牵扯到的势力众多,地缘稳定性极差。
哪怕只从地理条件上讲,马六甲海峡长度超过1000公里,两岸泥沙不断向内淤积,主航道最窄处仅剩2~3公里。
在如此狭小的水域里,一旦战时某方面想要封锁海峡,甚至都不用采取高风险的军事手段,人为制造几起“事故”就可以实现目的。
图片
马六甲海峡翻船事故
实际上,马六甲海峡早已不堪重负,通航潜力耗尽——水浅、航道狭窄、沉船残骸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远洋货轮。
目前20万吨级的货轮需要通过辅助设施帮助才能勉强通过马六甲海峡,而许多排水量大于25万吨的船舶则已经选择避开该海峡,选择印尼的龙目海峡和巽他海峡。
下图展示了东南亚区域的这三条关键航道。
图片
图片截自《谁在世界中心》,中信出版社
1、马六甲海峡
前面解释过了,马六甲是一条便捷、拥挤、地缘安全性很差的航道。
2、巽他海峡
巽他海峡是印尼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航道,水深条件非常好,适合远洋货轮乃至潜艇的航行。
设想一种场景,如果中国潜艇想要从南海西出印度洋,巽他海峡应该是首选——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就仅存在这么三条路(排除环绕澳洲的线路)。
实际上,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也是巽他海峡的常客;二战期间的1942年3月,巽他海峡还曾爆发过日本海军截击英美军舰的海战。
巽他海峡最窄处跟马六甲海峡类似,只有三公里左右,同样容易被封锁。
考虑到它的两岸均是印度尼西亚领土,特殊时期印尼将对该航道拥有巨大话语权,就像土耳其之于黑海海峡的话语权一样。
3、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
龙目海峡是印度尼西亚龙目岛与巴厘岛之间的重要水道,北接巴厘海,南通印度洋。
由于它是因地壳断裂下沉而形成的,所以水道幽深、岸壁陡峭,不仅在海上交通运输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军事战略上亦有重大价值。
龙目海峡最窄处超过30公里,想要封锁的难度很大。
简单对比一下。
马六甲海峡对中国来说地缘风险最高,一路在美国、印度眼皮底下通过,而出巽他海峡后则可以在印尼的内海中一路北上,直到进入中国南海。
在南海岛屿基地建成投入使用的今天,中国只需要搞定印尼便可以基本保证“南海→印度洋”航道的安全。
相较而言,船舶出龙目海峡后需要再经过望加锡海峡,然后绕道菲律宾与台湾之间的巴士海峡,有点偏离中国势力范围。
不过“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菲律宾东海岸”这条路恰恰是日本最关注的,因为该航线有效避开了中国控制的南海和台湾海峡。
二战期间,日本联合舰队还曾在望加锡一带与美军打过海战。
其实当下已经有不少日本油轮开始走这条航路了;另外,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也是走的龙目海峡。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南海岛屿建筑群
下面将目光聚焦到印尼。
前文提到过,目前中方的思路是首先巩固中华文明圈子里伙伴的关系(比如越南),再往外延伸到东正教文明(俄罗斯)和伊斯兰文明,最后争取西方文明外围圈子里的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当时举例伊斯兰文明国家时提到了海湾阿拉伯国家、伊朗、巴基斯坦和中亚,这其中漏掉了一个关键角色——印度尼西亚。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7亿,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
在这2.7亿人口中,有约87%的穆斯林。
只不过印尼世俗化做得比较好,再就是中国人常去的巴厘岛是印尼穆斯林比例最低的省份之一(约10%),因此大家感受不强烈。
作为东盟第一大国和区域内唯一G20成员国,印尼GDP总量约1.3万亿美元,是东盟排名第二的泰国的两倍,大致与伊朗和墨西哥相当。
军事方面,印尼由于国内长期存在分裂势力等原因,相对来说比较重视国防建设。
不过跟其他中等强国类似,印尼的核心武器装备也是“万国牌”,比如:俄罗斯的苏27/苏-30战斗机、美国的F-16战斗机、韩国的潜艇、荷兰的巡防舰、捷克的火箭炮、法国的自行榴弹炮、美国的C-130运输机以及德国的豹-2坦克等等。
图片
印尼首都雅加达
佐科任总统时期(2014年至今),中国与印尼关系发展迅速,2022年中印尼双边贸易额达到1491亿美元,同比增长19.8%。
像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之间的雅万高铁,即是佐科力推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国高铁首个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出海建设项目。
再比如印尼的北加里曼丹工业园、新首都建设等重点项目,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企业身影。
佐科本人曾在上任前五个月内两度访华,2019年竞选连任时被西方媒体打上“亲中派”的标签,竞争对手极力指责他对华关系过于紧密。
而在2022年的俄乌冲突中,作为G20峰会主办国,印尼也秉持了中立立场,抗住美国重压坚持邀请俄罗斯参会。
佐科为了同时顾及俄罗斯与西方两大阵营的压力,先到访了基辅与泽连斯基举行会谈,继而再赴莫斯科与普京会谈。
虽然最后普京本人没有露脸,但印尼姿态方面已经做得十足。
图片
普京与到访的印尼总统佐科,2022年7月
文章最后,谈一谈印尼与他的好朋友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东西南三面都是广阔的海洋,唯一有可能入侵澳洲或成为入侵澳洲跳板的国家,只有北部隔海相望的印尼。
比如二战期间,当日军占领了印尼后,就一度准备向澳大利亚本土发起进攻。
从地缘政治和澳大利亚的“脱欧入亚”发展战略来看,无论印度尼西亚是否选择与澳大利亚为敌,澳大利亚都有充足的理由惧怕这个体量庞大的邻居。
一个是人口近三亿的穆斯林岛国,一个是人口只有2000多万却占据整片大陆的白人国家,这种压迫感是无形的。
正因如此,澳大利亚国内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对印尼外交战略。
一种是尽可能维持友好状态,比如签署自贸协定,开放大量游客到印尼旅游,吸纳印尼裔移民等等。
还有一种是口蜜腹剑,比如部分澳洲人士非常希望印尼的西巴布亚地区能够实现独立或者自治,从而充当澳洲本土与印尼间的缓冲区。
因为类似的地缘政治考量,使得两国均对彼此的军事装备现代化保持高度警惕。
图片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印尼总统佐科。印尼2022年跟法国签署了购买42架“阵风”战斗机的合同,并表示将开始潜艇研制合作,被外界视为是军事层面应对澳大利亚引进美英核潜艇的操作。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区域性强国,为了平衡各方力量以及尽可能获得地区事务主导权,印尼十分需要域外大国的协助。
从文明角度看,印尼是黄种人伊斯兰国家,与中华文明的冲突比较轻,与西方文明冲突较重。
尤其是牵扯到与澳大利亚的关系后,使得印尼心里不太信任美国。
因为无论印尼与澳洲发生任何潜在冲突,美国肯定是站队澳洲的——这种不信任感就像沙特一样,中东事务里美国必然站队以色列。
环顾四周,中国无疑是印尼最佳的外部盟友选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