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诺思IPO获注册通过 公司募资是否涉及“圈钱”?

能拿到IPO批文,这是任何一家IPO公司都梦寐以求的事情。毕竟拿到IPO批文,这就意味着该公司离上市已经不远了。虽然也有新通药物这种拿到IPO批文最终也让批文失效的“倒霉蛋”公司,但这种案例毕竟只是极少数。对于绝大多数IPO公司来说,拿到IPO批文,公司上市只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对于任何一家IPO公司来说,拿到IPO批文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这种好事,今年5月15日就降临到了益诺思公司的头上。5月15日晚间,证监会网站披露了《关于同意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同意了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这就意味着该公司的IPO审批之旅宣告结束。接下来,该公司所需要面对的就是新股发行了。
图片
益诺思注册获通过并不令人意外。毕竟该公司的业绩总体良好。2019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4,476.64万元、33,377.45万元、58,177.05万元、86,307.38万元、103,842.92万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6.73万元、4,237.20万元、8,672.74万元、13,540.71万元、19,444.52万元。益诺思五年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43.52%,归母净利润为52.27%,业绩增长显著。
也正因如此,益诺思选择了科创板五套上市标准中的第一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益诺思的业绩显然是满足第一套标准的。
不过,尽管益诺思是按第一套标准申请上市的,但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益诺思的业绩还是存有隐忧的。一方面是公司还没有上市,公司业绩就从高增长变成了下降。根据公司 2024 年一季度未审财务数据,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9,600.87 万元,较 2023 年同期增长 17.1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687.98 万元,较2023 年同期下降 13.61%;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33.58 万元,较 2023 年同期下降 12.90%。并且,该公司预计 2024 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 2023 年存在 20%幅度以内的下滑。
另一方面,尽管在报告期内,益诺思的业绩有着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就绝对金额而言,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明显偏低,这也意味着益诺思的行业地位难言高企。
图片
当然,益诺思IPO也给投资者留下了困惑。其中之一就是该公司的募资是否有“圈钱”的嫌疑?伴随着吴清主席的上任,证监会严审IPO的一个重要指向就是严禁IPO公司“圈钱”上市。吴清主席表示,企业IPO上市绝不能以“圈钱”为目的;而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表明提出,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
什么是“圈钱”?这个概念并没有权威的官方解释。不过根据本人的理解,发行人过多的超募是一种“圈钱”,不差钱公司IPO也是一种“圈钱”。而益诺思之所以也有“圈钱”嫌疑的质疑,主要是在该公司的募资投向中,有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图片
而实际上该公司并不差钱。2019年至2023年,益诺思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21,047.87万元、19,863.62万元、63,877.04万元、125,468.48万元、115,822.5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36.41%、26.25%、35.44%、47.92%、41.73%。公司货币资金年复合增长率为53.16%,增长较快,且几乎全部为银行存款。
不仅如此,该公司的有息负债率也很低。2019年至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7.18%、68.62%、58.15%、44.94%、40.93%,呈逐年下降趋势,五年同比降幅39.07%。另外,2019年至2023年五年间,公司短期借款仅2023年末存在800.73万元,长期借款2019年和2020年余额分别为4,700.00万元、3,900.00万元,其余年份为零。由此推算,2019年至2023年公司有息负债率分别为8.13%、5.15%、0.00%、0.00%、0.29%。
此外,在报告期内,该公司还进行过2次现金分红。其中2021年分红1008.31万元,2022年分红3049.43万元, 两年共计分红4057.74万元。虽然不属于“清仓式”分红,也不属于“掏空式”分红,但分红本身也意味着公司资金充裕。既然如此,该公司为何还要向投资者伸手要钱来补充流动资金呢?在这里,本人建议,凡是在报告期内有现金分红的IPO公司,其募资用途都不应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归还银行贷款。毕竟这种做法本身就存在着“圈钱”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