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职业有哪些新走向?上海教博会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什么不可替代

图片
职业教育未来究竟如何发展?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技能人才该如何培养?5月25日,在第二十一届上海教育博览会高峰论坛职教专场上,来自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分享交流。
【未来职业走向有五大判断】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做了题为“从Sora、GPT-4o看职业教育”的主咖分享。他表示,物质世界从大爆炸开始产生原子到碳基生命形成精神世界,花了138亿年,数字世界从计算机开始产生比特到硅基生命形成通用人工智能仅花了70年。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将对未来的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倪闽景对未来的职业走向做了五个判断——
判断一:无论技术怎样发展,学习还会存在。学习塑造大脑神经元,对每个人来说,新学习总是以形成脑神经元的新连接来学会已有的知识,但这些代表已有知识的神经元回路,会突然拼接成新的脑回路,从而创生新思想。
判断二:学习是建立人和人之间的连接,是不可替代的。
图片
判断三:所有的技术,无论多么简单或者多么复杂,实际上都是在应用了一种或几种现象之后乔装打扮出来的,技术的进步就是在对现象的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新现象与旧技术的新结合应用。
判断四:科学正在越来越工具化。科学新工具,意味着一般普通人都可以深度参与科学探索和新世界的创造,一个人利用新技术的成本已经越来越低,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每个人通过自由研究产生新发现的可能性也在同步增长。
判断五:伟大不可以被计划。在探索自然世界的行动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会呈现出新现象并被偶尔发现——行动会带来意外,从而实现新发现。
图片
倪闽景表示,人工智能将替代所有把人作为工具的工作。但新技术一定会带来新的需求,会出现很多新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可能超越了现在的想象,“所以教育不是把人培养成金刚钻,而是有生命力的种子;不是把人脑格式化,而是思维多样化;不是把技能极致化,而是培育充沛的人格。”
【现场工程师VS工程师】
众所周知,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独特的办学模式要求。但是,如何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既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又助推产业和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生命力所在。
图片
“职业教育的现场工程师是面向工程一线的技术实践者。和工程师不同的是,现场工程师更倾向于实际操作和现场管理,通常在户外或生产现场工作,直接与施工团队和设备打交道。”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军以学校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探索的“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为例,从产业需求与学校专业设置、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角度探讨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科学化发展路径。
“汽车的硬件逐步标准化模块化之后,软件逐步成为汽车的核心,软件价值和作用在汽车中的比重逐步提升,软件主宰驾驶、娱乐等大部分功能,软件将决定汽车配置、用车体验的差异,这就是未来汽车的形态。”从企业自身产教融合的探索出发,上海汽车集团培训中心主任蒋建华分享了如何适应智能新能源汽车新赛道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目前,上汽集团已定向培养本市25余所学校的高职教师81名,中职教师70名,全国院校师资1000余人。
图片
如何借助科技赋培养技能人才的科学素养?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彬介绍,随着新闻出版业数智化转型,学校为专业教师提供前沿技术、企业智能出版等软硬件培训课程;将计算机信息技术、数据分析、设计思维等课程融入相关专业,引入AI工具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让学生能够应对快速变化的未来职业要求。
【全球职教出现新趋势】
职业教育在全球的新趋势、新变化有哪些?“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研修班代表带来各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不同经历与实践。
图片
来自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工程学院工程教育卓越中心主任阿菲菲·萨米(Afifi Samy)带来了主题为《GUI工程和技术课程:来自埃及的见解》的案例分享。他介绍了埃及按照国际质量标准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构建的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分享了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工程和技术课程改革及中埃合作“鲁班工坊”方面的成果。
乌兹别克斯坦数字教育发展中心数字技能发展部首席专家阿利舍尔·拉皮耶夫(Alisher Rapiev)先生介绍,2024年数字教育倡议的核心内容包括“一百万程序员”项目和“IT技能”项目等,同时分享了该国通过举办信息通信技术活动周展示最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的经验。
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石伟平教授在论坛总结时提出,新时代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智能化,科学素养是未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备能力之一。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职业教育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精准布局、创新驱动、有力施策,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贡献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