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的姐”为啥学家政专业?原来,她们跨专业圆大学梦,新技能还帮着转行

图片
“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并不仅仅教会我们做一些清洁打扫工作,它更多是教会我们明白如何与人相处、与家人相处,如何使我们的小家变得温馨,使工作愈发顺利。”说这话的大姐今年49岁,来自上海崇明向化镇阜康村,是强生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也是上海开放大学2021秋家政服务与管理大专班的班长——石建香。
今年毕业季,她不仅圆了魂牵梦萦的大学梦,还取得了职业技能高级家务服务员和母婴护理员两张证书。26日,她和其他家政专业崇明班的新老学生,走进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筹)。这群特殊的家政专业学生,其实并不是家政员,而是一群的哥、的姐,是上海人最熟悉的崇明出租车驾驶员。
图片
黄峰波(右)做家政。
【最初也有换行当想法】
与石建香新一届毕业生相比,同行黄峰波是2014秋首届崇明家政服务大专班的班长。十年前入学时,她还只是一名大众出租车市北分公司的“的姐”。按“做一休一”的班次,每天6点准时出车,第二天凌晨1点左右收车,工作时间将近19个小时。
“因为这高强度的工作,我没有时间陪伴家人,于是就想找到一份朝九晚五、周末双休并且薪资待遇还不错的工作。”黄峰波坦言,日复一日的工作让人十分疲惫,但仍然努力抽出时间学习上海开大的课程,努力提升自己。
上天不负有心人,大专毕业后,恰遇公司在司机队伍中内聘。黄峰波应聘市北分公司的车队长,最后在面试中综合能力突出,从众多应聘者之中脱颖而出。2016年10月,她被大众出租汽车分公司客服中心破格录用,留任为客服主管。经过几年打拼,现在担任大众出租汽车分公司质量管理部的售后客服经理。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自上海开放大学与崇明区总工会、崇明区妇联携手开办首届家政服务大专班的十年来,共有230名黄峰波这样的崇明籍学生陆续来到市区,一边工作一边进入开大学习,成长提升、学有所成。
图片
崇明家政服务大专班学员们。
【跨专业转行转型成功】
“终于,我过上了原本想要的生活,甚至比原本想象的还要好。”黄峰波记得2004年5月,刚刚从崇明来上海市区开出租时,陌生的环境、错综交织的马路、形形色色的乘客让自己手足无措。于是,当得知崇明区进城务工人员服务站开始招收家政服务大专班学员时,她赶紧报名入学,想通过学习多掌握一门技能,拓展自己的就业领域。在她看来,最重要的是家政服务的学习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能提升综合能力。“如果有机会在家政服务行业就业,还能平衡家庭与事业,能有时间陪伴孩子长大。”
入学以后,黄峰波发现学习内容非常丰富,紧贴实际。比如家居事务管理课程,教会她如何有条不紊地处理烦琐的家务;沟通与礼仪课程,教会她如何与乘客礼貌沟通;法律实务课程,教会她如何更好保护乘客和自身权益等……有了这些学习成果作为基石,她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得更加游刃有余,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司机,同时还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事实上,跨专业拿到新技能,就有转行转型成功的。2017级学员黄娟从开大毕业后,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超市营业员成长为一家市区公办医院的保洁部领班;而2015级学员徐松有在校学习后续写创业故事,如今他在崇明建成了一个集生态、景观、休闲游憩功能于一体的“”林下跑道养鱼基地。
图片
师生们在上海开放大学民生学院(筹)。
【续读本科更有返乡创业】
首届崇明家政服务大专班共有42名同学,平均年龄35岁,百分之九十都在出租车领域就业,百分之百都是在职在岗。大部分同学已结婚成家,都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庭努力,边工作边学习,生活、工作、学习一样都不能落下。
在担任大专班班长职务的过程中,黄峰波累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课程的学习更为她赢得了一份自信和底气。这份来之不易的经历,为她应聘出租车公司的管理职位奠定了基础。“生活中的机会来之不易,一旦遇到就要牢牢抓住。”她说,“正是因为那些年在开大学习时积累的知识和班级管理的经历,才让我牢牢把握住了机会。”于是,2017年9月,她又报名了开大的行政管理本科,针对自己工作内容进行更专业的学习与提升,也逐渐成了更加优秀的管理者。
转眼间,再过一年多,黄峰波就要退休了。她告诉学弟学妹,“专科毕业只是你们的起点而非终点,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争取更美好生活。”据统计,上海开放大学家政专业开办至今,已培养3315名家政专业人才,其中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科3068人,家政学本科247人。
“众所周知,崇明是长寿之乡,岛上常住居民主要是老年人。”有意思的是,石建香心中也一直有个设想,那就是退休后返回崇明岛,开个家政公司,把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操作,服务更多父老乡亲们,照顾他们饮食起居,使他们的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度过更健康更快乐更美好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