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四茶场,深度体验泰顺“三杯香”的魅力,一路人文风光无限

      刚经历持续四天的泰顺之旅,正好一天跑一座茶场或者茶园,算是比较深度地体验了这个“中国茶叶之乡”精髓所在,而沿途打卡的几家茶馆工坊和《采茶舞曲》诞生地,更让我在无限人文风光之外,感受到当地“三杯香”的无穷魅力。
图片
     泰顺茶的历史底蕴厚重,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至明崇祯六年,据《泰顺县志》记载:“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相传,唐伯虎、祝枝山等“江南四大才子”到此游历时,也曾作诗称赞:“午后昏然人欲眠,清茶一口正香甜”。所以“三杯香”在清代还被列为贡茶,嘉庆十五年作为主要名茶,载入《中国名茶志》。
图片
      第一天,我从杭州出发,到泰顺已是中午,下午参观了“三杯香”原茶地——葛垟茶场。因为天气太好,爬到茶场的最高处,蓝天白云似乎都触手可及。
图片
图片
      葛垟茶场是泰顺县筱村镇境内最大的茶叶基地,现种植面积多达3860亩,规模着实不小。虽然我来得有点不是时候,已经过了采茶制茶的最佳时间,但它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风光,还是让人产生了片刻“天为罗盖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的执念。
图片
图片
     接着来到旁边的除岙底古村落,在植影小院里休息,一边品茗吃点心,一边还有特邀的歌女轻声吟唱,无论意境还是氛围,都颇有点让我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图片
图片
      晚上入住市区内的长红大酒店(以前的开元),软硬件和服务都堪称泰顺最佳。因为住得舒服,心情大好,晚上就溜出门给它拍了一组“写真”照。
图片
图片
      其实它旁边就是文祥湖公园,当天还幸运地航拍到了湖中的水幕电影表演,算是意外收获。有趣的是因为那几天正在举办“欢顺节”,公园里的集市和表演几乎让整个县城的人都倾巢而出,场面相当热闹和壮观。
图片
图片
      第二天打卡的是凤垟茶园,同样天气不错,游走在紧密排列的茶树之间,每一次呼吸,好像都带着新茶叶的芬芳。大概是各类不同,这里的茶叶有很多还保留着嫩芽,所以茶园主人和他的媳妇在跟我们介绍了大致情况后,就忙着采茶去了。
图片
图片
      这里是个比较适合拍照和出大片的地方,因为茶园大致可以分作一大一小两部分,一块比较空旷,具有大场景;一块面积小点儿,却上下起伏且自带“S”形的曲线,加上不少杨梅树参杂其间,阳光照射后明暗对比强烈。
图片
图片
       结束当天的茶园之行,又去参观了一处隐藏于居民楼中的“仓库式茶空间”——问茶茶室。如果想品一品泰顺的小众茶,这里是难得的去处。
图片
       既然碰到“欢顺节”,到文垟湖公园的现场看品茶看表演自然也是不可错过的节目。 
图片
图片
       最后再到“共饮天下第一香”拜访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绿茶(三杯香)炒制技艺项目传承人吴女士,通过她轻言细语娓娓道来,我们一边品茗,一边对国内传统茶艺的来源和发展增加不少了解。
图片
图片
      等到第三天,泰顺却开启了雨天模式,当我们抵达玉塔茶园时,只能在淅淅沥沥中稍作参观。好在最具代表性的瀑布和其他一些人文景观离主路都不远,稍微湿点身就能逐一打卡。
图片
图片
      这个茶园更像是个景区,里面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造景点,还保留着六七十年代的知青楼等建筑,个人觉得挺值得一游哦。
图片
      下午则去《采茶舞曲》的诞生地东溪乡游走了两圈,虽然这时的降雨量最大,所有人却都兴致勃勃,从“周大风采茶舞曲纪念馆”到他住过的土楼,加上茶歌小镇的音乐广场等等,统统没有落下。
图片
图片
     第四天凌晨四点多起床,本想到万排茶园守候日出,结果却毫无意外,全程在阴雨连绵中湿意盎然。好在云雾缭绕,弥漫于四周的层峦叠障间,不断变幻着风姿,时而壮观,时而柔美。
图片
图片
      借来偶遇茶农的斗笠,我也自拍两张,似乎真带了点“侠士风范”,你觉得呢?
图片
       万排花园的最高海拔有864米,最低海拔是389米,同时拥有黄壤、红壤土质,总体来说“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加上昼夜温差大,这里一直是泰顺茶叶的重要产区,也是“三杯香”茶叶的主产地。
图片
图片
       三杯香茶由于“三杯犹存余香”的特性而得名,明清时期,三杯香茶、“白毫银针”等茶叶畅销天津、上海、营口等地,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如今在国内众星云集的茶品中,它也依然以其“香高味醇,经久耐泡”的鲜明特质占据着一席之地。
图片
      如果你也对泰顺“三杯香”感兴趣,那么大可以从我上面去过的四个茶园中择其一二打卡,因为各具特色,所以按个人喜好或者交通路线的方便与否随缘选择即可,不用太纠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