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零距离感受大邮轮里的大智造、大市场

新华社上海5月26日电(记者龚雯、狄春、曹槟)零件数量相当于C919大飞机的5倍、“复兴号”高铁列车的13倍,特色餐馆、艺术走廊等生活娱乐区域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26日,记者走进中国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零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
邮轮产业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带动性强、覆盖面广、国际化程度高等特点。例如“爱达·魔都号”就有海内外1000多家厂商参与其中。
据中船邮轮总经理刘辉介绍,“爱达·魔都号”总吨位13.55万吨,长323.6米、宽37.2米、高72.2米,船上有客房2125间,可容纳5246名乘客。自2023年11月交付、2024年元旦完成商业首航以来,运营34个航次,接待近15万名乘客。
图片
5月26日拍摄的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爱达·魔都号”的完工交付和首航成功,全面验证、全线贯通了邮轮设计建造到自主运营的产业链体系,中国大型邮轮建造实现了“从0到1”的历史性跨越。这不仅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具备大型邮轮设计建造能力的国家,也使中国成为拥有完整的大型邮轮自主运营能力的国家。
“爱达·魔都号”见证了很多乘客的重要人生节点。比如,有9对“50后”夫妇,从天南海北赶来相聚并取了个组合名叫“久爱达人”;还有一些乘客在这艘邮轮上举行婚礼,庆祝生日、结婚纪念日……
图片
5月26日拍摄的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爱达广场。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一路向“新”而行。今年4月20日,国产大型邮轮“2号船”进入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的2号船坞,开始总装搭载,这标志着国产大型邮轮工程开始朝着构建批量化设计建造能力的方向迈进。
据悉,“2号船”长341米、宽37.2米、总吨位超14万吨,好比“爱达·魔都号”PLUS版,不仅“尺码”更大,而且更先进。
比如,“2号船”设计吃水8.17米,最大吃水8.4米,最高航速22.7节,客房数量增加19间达2144间,并且新增了2套脱硫系统和5套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设备,整船航行更加绿色环保。
在同样配置了高达16层的生活娱乐区域基础上,通过优化设计布局,“2号船”公共区域和户外活动休闲区域面积较首制船分别增加了735平方米和1913平方米,达到25599平方米和14272平方米,乘客舒适度和体验感进一步提升。
尽管“体量”更大,但是建造速度却加快了。依托一系列科研成果、管理经验及工具手段,“2号船”项目计划较首制船建造效率提升20%,其中船坞周期压缩近8个月。
目前,“2号船”总体进度超20%,设计、建造、采购、物流等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中,预计2026年底命名交付。
与此同时,上海外高桥造船还在加快推进超大型、中小型邮轮的设计研发,以期形成邮轮产品的谱系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一支国产大型邮轮船队,乘风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