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情局的最新动向表明美国再次陷入情报焦虑?!

图片
中情局的最新活动表明美国的情报焦虑
在地缘政治发生变化之际,美国情报部门重新审视了冷战时期的策略,将对抗俄罗斯和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作为中情局争夺主导权的新一轮斗争的一部分,这预示着重大的全球影响。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冷战和新版本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之后,美国情报机构似乎正在重新审视维持其势力范围的努力。在两场战争已经打响的背景下,新的地缘政治疆域正在开辟。中央情报局最近在非洲的活动,以及它对非洲政治日益增长的兴趣和对抗中俄联盟的努力,显示出一种明显的“情报焦虑”在兰利内部积聚。这些发展势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情报的绝望:冷战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形式出现了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挑战。苏联对全球秩序的看法被视为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威胁,这一点在美国前总统杜鲁门(Harry S. Truman)的一次著名演讲中得到了明确阐述。杜鲁门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抵抗武装少数民族或外来压力企图征服的自由人民。”历史学家普遍认为,1947年3月12日的这篇演讲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的愿景逐渐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奠定了与苏联竞争的基础。根据杜鲁门主义,美国承诺支持民主主义,反对专制政权。后来,美国著名外交官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制定了遏制战略,对这一政策进行了改进,以适应冷战的背景。这一战略主张遏制共产主义在东欧、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传播。
第一次接触冷战的潮流可能是从1950年的朝鲜战争开始的,这场战争在美国的战略和情报界引起了涟漪。其主要目标是牵制中国,并支持韩国对抗苏联支持的朝鲜。这种情况强调了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情报网络的必要性。中央情报局认识到,要使遏制政策取得成功,它需要加强中央情报局应对克格勃情报活动的能力,无论在进攻还是在防御方面。
不久之后,中央情报局开始了其最具杀伤力和高度机密的项目,被称为MK Ultra,在此之前,1953年有一个类似的精神控制项目——朝鲜蓟项目(project Artichoke)。通过这些项目,中情局进行了非法的人体实验,目的是开发审讯过程中可以使用的程序和识别药物,通过洗脑和心理折磨来削弱个人,迫使他们招供。虽然这些项目因各种争议而暂时中断,但从中可以看出CIA内部的情报焦虑和绝望情绪。
然而,真正的斗争还没有到来。1957年,苏联成功地测试了它的“斯普特尼克”号卫星,标志着它进入了太空,并成为第一个将生物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成就进一步加剧了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展示了冷战时期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
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KGB)采用了一种名为“积极措施”(Active Measures)的策略,目的是在美国进行宣传和心理战。这些积极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个著名的苏联策划的宣传活动,被称为丹佛行动,传播了一个错误的想法,即艾滋病是美国发明的生物武器。作为这场虚假信息运动的一部分,克格勃通过附属的苏联媒体和苏联集团情报机构,散布了声称是独立调查工作的出版物。其目的是转移人们对苏联自己的生物武器计划的注意力。
同样,苏联通过渗透著名的间谍组织“剑桥五人组”,成功地在美英之间播下了不信任的种子。这次行动加深了西方盟国之间的不信任,并显示了克格勃的积极措施在破坏西方大国之间的凝聚力和信任方面的有效性。
PRICK联盟:巴基斯坦、俄罗斯、伊朗和中国
在内部,中情局面临着来自苏联克格勃的激烈竞争。美国中央情报局在猪湾入侵和试图暗杀菲德尔·卡斯特罗中的失败,以及1968年在越南战争中未能取得胜利,都凸显了它的重大缺陷。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共产党军队对南越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这一攻势令美国震惊。也许最重大的失败发生在1979年,当时中央情报局未能预测或预见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些冷战时期的挑战使美国的势力范围受到严重威胁,显示出美国在维持其全球地位方面的绝望和沮丧。
几十年后,我们目睹了冷战时代的重现。美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再次受到威胁,这一次来自中俄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战略专家指出,一个新的联盟正在形成,非正式地称为“巴基斯坦、俄罗斯、伊朗和中国”。这些地缘政治的重新调整,加上来自以色列和乌克兰的压力,使中情局在维护和推进美国在全球的战略和政治利益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在中东,美国与以色列摩萨德(Mossad)等最高安全机构在情报和战略合作方面面临信任危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没有遵从美国的指示,有报道称,内塔尼亚胡甚至指示包括摩萨德局长在内的安全部门负责人限制与美国高级情报官员的互动。与此同时,在乌克兰,局势岌岌可危,普京当选后,俄罗斯发动了新的攻势。这一事态发展导致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伯恩斯对乌克兰可能在年底前输掉这场战争表示担忧。
这些地缘政治和战略挑战,加上美国不一致的反应,揭示了中央情报局内部可能出现的“情报困境”或焦虑,促使该机构进入了一个新的奋斗阶段。
中央情报局的非洲冒险
据称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最近在非洲被逮捕,美国中央情报局也被指控参与支持刚果的一场政变,这突显了美国对非洲地缘政治的重新关注。美国越来越多地与非洲领导人接触,通过“访谈专题”(Visit Piece)评估他们的政治领导能力和个性,这对政治人物是一种比简单的简历汇总或任职预览更全面的详细分析。
“访谈专题”的概念起源于1961年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担任总统期间,当时美国正与重大情报失误作斗争。由于对情报简报的质量不满意,肯尼迪要求更精确、更有分析性的报告,于是就有了这些详细的简报。
最近,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与非洲领导人的会晤,以及他在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之际宣布肯尼亚为美国的主要盟友,突显出美国为维持其势力范围所做的强有力但又令人不安的努力。这些举动反映了美国在情报方面的焦虑,以及日益增长的对手在全球格局中活动的复杂性。
对印度的影响
美国越来越多地参与非洲地缘政治,正如中央情报局最近的活动所证明的那样,这对印度有重大影响。考虑到印度与许多非洲国家的战略、经济和历史联系,非洲长期以来一直是印度感兴趣的地区。随着美国加大对中国的影响力,印度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需要谨慎应对。
首先,印度自己在非洲的投资和外交努力可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印度与非洲的贸易额从2011-12年的685亿美元增加到2022-23年的905亿美元。印度投资者也大幅扩大了在该地区的存在。作为非洲五大投资国之一,印度在1996年至2022年期间累计投资739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印度将增加这方面的投资。美国美国重新关注的焦点可能会导致联盟和经济伙伴关系的转变,可能会使非洲国家更接近美国的势力范围。
其次,由于这些主导力量之间的联盟将削弱印度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预计非正式的金砖国家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将印度逼入绝境。美国强调对抗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与印度的战略利益是一致的,但这也给该地区带来了新的动力。印度可以利用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来增强自己在非洲的影响力。
最后,非洲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凸显了印度软实力和与非洲国家的历史联系的重要性。印度提供教育机会、医疗保健援助和发展援助的做法在许多非洲国家受到好评。加强外交政策的这些方面,同时适应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对于印度在美国和中国等国家在该地区的高度参与下维持和扩大其在非洲的影响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