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黄蛋”影后容不下一个赵涛?贾樟柯冲奖片败于稀薄的男女关系

图片
作者:Seamouse
手机内存空间又预警了,那么多的照片和视频又该清理了。
无论储存卡和硬盘空间有多大,我们在生活中还是经常碰到需要断舍离的时刻。大规模删除、上传网盘、找个时间精心整理?——你们会怎么办?
通过24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风流一代》,及其背后的成片故事,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作为电影导演的贾樟柯会怎么做。
图片
《阿诺拉》获金棕榈
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各大奖项揭晓。其中最令人惊讶的结果,就是影后开出了“四黄蛋”:影片《艾米莉亚·佩雷斯》的四位主演阿德里安娜·帕兹 、Karla Sofía Gascón、佐伊·索尔达娜、赛琳娜·戈麦斯共同获得最佳女演员奖。金棕榈大奖给到这些年创作力旺盛的美国导演肖恩.贝克新片《阿若拉》,也难得算是一个评审团和专业影迷都共同认可的结果。
当然,戛纳电影节不是巴黎奥运会,艺术作品优劣永无可能量化。无论所谓场刊打分还是评审团选择,都体现着极个别的审美趣味。《风流一代》在“Screen Daily”的场刊评分中排名第六,却最终无缘颁奖舞台。
图片
简单陈述,《阿若拉》看上去不过是一个《风月俏佳人》的跨阶层恋爱庸俗故事,却被肖恩.贝克以宝丽来相片质感的迷幻摄影风格、让观众很容易入戏的畅快剪辑节奏,以及家长里短式的对话语言,讲述了出来,并从中瓦解爱情童话。在绝大多数主竞赛影片乏善可陈的今届戛纳,绝对算得上亮眼佳作。至少观赏性和娱乐性方面,远强于《风流一代》。
白人观众看不懂的中国小城故事
疫情期间有一阵子,因不能大规模聚集,各剧组都已停工。这时的贾樟柯想起在DV盛行的21世纪初,也曾漫无目的地带着数码摄像机,在中国不同城市拍摄。加上在过去自己那些剧情片和纪录片中,被遗弃了的大量素材,就有了重新剪辑出一部新电影的冲动。最终这个冲动成就了一部新片《风流一代》。
2001年,DV画质里的大同,文化站里,一个个中老年女性开嗓歌唱,一首首凝聚着时代记忆的遥远歌曲重归观众耳膜——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现场中国观众的耳膜。下一个场景里,可能是市文化宫的台阶上,中老年男人们间错坐着,其中很多人耳边夹着一支烟,嘴里抽着一只烟,一副时代画面凝固住了——但依然只是独属于中国观众的时代记忆。
图片
《风流一代》剧照
这样没有主角、没有叙事、只有平凡群众的镜头,一个接一个涌来,在关于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广播背景音中,将世纪初的中国中小城市面貌凝固于电影最高殿堂的银幕之上,同时也将现场大量本已属于专业影迷的观众劝退——我身边的三个白人男性,逐渐失去耐心,陆续开始掏出调至最低亮度的手机,低头刷屏。差不多从第15分钟开始,塞满2000多名观众的卢米埃尔大厅开始有人起身,向身边座位上的人低声表示歉意,挤着身子离席出场。一个、两个、三个、七个、十多个,在2006年聚焦重庆奉节的电影第二段落到来前,已经稀稀拉拉走了不少观众。而接下来的奉节部分,依然是大段没叙事、没主角的城镇风貌展示,所展示的是三峡大坝建成前、库区居民陆续离开家园后的疮痍画面。
图片
戛纳《银幕》场刊评分表
大规模离席,一方面或许可以代表着观众用脚投票,表达对银幕上作品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即便在艺术片资深观众扎堆的戛纳,也有更进一步细化的更小众口味,属于留下来看完全片观众的口味。《风流一代》是在今年戛纳电影节第五天放映的,并在《国际银幕》(Screendaily)场刊的主竞赛电影评分中,迅速已2.6的均分冲到第一。看吧!你们不喜欢的东西,偏偏就是被把握“媒体话语权”的精英们所青睐。当然,在权力早已下放到每一台个人手机的当下,也早就不存在所谓的“媒体话语权”。
稀薄的剧情,女性的自我认定
这个以古早DV影像和未被剪入正式作品的素材为主,所拼接而出的《风流一代》,很难真的算一部电影,但非要说它是当代艺术影像装置?那么置身电影节的主创、将其纳入主竞赛单元的选片人,或许不会同意。反正对艺术作品的一切解释权在于创作者。而当创作者以民主化的姿态把解读权下放给观众后,也会有接受这一独特艺术样式的受众,来主动替主创表达。记得同样关于2001年的山西大同,贾樟柯曾有一部更是完全没有叙事的DV纪录片《公共场所》。当年不少读了德勒兹哲学著作《时间-影像》的影迷,就将此片中大量表情凝固的广场群众,理解为是德勒兹“时间晶体”理论的代表,认为正是贾樟柯镜头下的这些平凡群众,带出一种时间的压迫感。
图片
赵涛
《风流一代》当然还是可以被归类为“剧情片”,即便它的剧情,在不去认真乃至过度解读的情况下,可以说是非常稀薄。至少在2001年的大同和2006年的奉节两个时空中,角色都沿用了贾导过去电影里的人物,即《任逍遥》和《江湖儿女》里的巧巧和斌哥。《任逍遥》里恋人在演出大巴上赌气的名场面,也一并过度到最新这部《风流一代》,表意却因前后语境的不同而彻底倒了个个儿,从女人独立出走的欲望,变成女人为男人要远离而撒娇愤怒。
图片
《任逍遥》剧照
在映后的群访中,贾樟柯引用波伏娃的名言,回答自己稀薄剧情中呈现的男女关系,“没有天生的女性,女性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我认定。巧巧在三个时空中的变化,从一个依赖感情的人,然后被伤害,到寻找感情,到断然分开,再到我们可以想象的人到中年后,或许变成一个人生活,可能都不需要男女关系了。”巧巧在成长变化,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趋近于波伏娃所定义的女性。
图片
贾樟柯(右)与赵涛(左)亮相戛纳电影节
《风流一代》的英文片名是“Caught by the Tides”,大抵指的就是赵涛饰演的巧巧这样、困在浪潮里的人。重新从硬盘里找到的旧素材和疫情期间新拍摄的内容里,都有关于这种“困住”的直接表意。在2001年的大同,巧巧被骑着摩托车的小混混们包围,他们是斌哥的小弟;在2006年的奉节,巧巧被库区移民楼去人空后的满目废墟所围困;到了真正新拍摄2022年末、电视和广播里说着世界杯赛程的大同,成了超市收营员的巧巧,则被丰富的货架和排队的顾客包围,然而她也好奇而调皮地围着一个AI机器人,不让它前往“我要去服务了”的地方。
生意失败了的斌哥,从南方回来了。日子和生活还会继续,巧巧替颤颤巍巍的他系紧鞋带,自己则加入晚间锻炼的跑步队列。
中国加入WTO、三峡大坝带来的城镇消失和人口流动、疫情时期客机和公共场所的口罩,看不见的浪潮在不经意间围困也改变着其间的芸芸大众,每个人都是巧巧,每个人都是斌哥,每个人都属于“风流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