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一“龙出日”,提醒:1不做,2不去,3要吃,顺利过长夏

进入四月的下旬,雨水明显多了起来,甚至很多地方还形成了涝灾,那么后续的天气会怎么样?还会不会出现连续的降雨?亦或者说是出现干旱的情况呢?关于这些疑问,在民间很多的谚语当中都有提到。
图片
老人说四月二十一“龙出日”,提醒:1不做,2不去,3要吃,顺利过长夏。那么这个龙出日是什么意思,它的出现和降雨有关吗?
为啥农历四月廿一为“龙出日”?
这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按照干支历的时间来看,明日是农历四月廿一,也就是干支历的甲辰年己巳月壬辰日,壬,代表着水,辰对应着十二生肖当中的龙,二者结合,我们可以理解为风雨当中的龙,甚至也可以理解为巨浪当中的龙,这种能量往往是充满力量和威慑的。
图片
从时间上来看,壬辰日,月将过半,壬辰之日水气在上,有辰库打开、蓄水入库的寓意,预示着下雨丰收的景象。
龙,在古代它代表的是祥瑞,而且也象征着好事发生,另外,龙还掌管着风雨雷电,当龙出现的时候,必然是风雨大作,带来降雨,如果没有出现,多半是艳阳高照的晴天。
图片
直白一点讲,四月廿十一,乃是水入库的一个时间,也就是飞龙出来的时候,它宜雨不宜晴,出现晴天的话,反而不利于水的入库,那么后续还有可能带来干旱的一个天气。
既然是“龙出日”这天有啥习俗呢?提醒:1不做,2不去,3要吃,顺利过长夏!
1不做:出远门
既然是龙出日,也就是告诉我们,发现降雨的概率非常大,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不能出远门,以免在路途当中,被大雨给困住,或者是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一个麻烦。
图片
2不去:江河湖泊、野外高山
江河湖泊,这个时候最好是不要去,随着温度的上升,有些人开始去野外游泳,那么像在“龙出日”的时候,显然天气变化会非常的大,甚至会出现大的暴雨,夏季的雨水,相对来的比较急,因此,要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
图片
野外高山,这个能不去的话,也尽量不要去,因为高山当中,出现下雨,就容易导致泥石流,还有大的石头滚落下来,稍不注意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发生意外,因此在这样的日子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出行的合理性,从而规避一些潜在的危险。
3要吃:冬瓜、玉米、洋葱
冬瓜,在这天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吃上一点冬瓜,不管是下雨也好,不下雨也罢,初夏的时候,来上一点冬瓜,可以起到清热祛湿的一个作用,而且冬瓜属于凉性的,吃了也不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
图片
做法:把冬瓜的皮去掉,切成大块,接着锅中放入植物油,烧热之后,放入猪肉煸炒香,接着放入冬瓜进行翻炒,把它炒香之后,放入盐加入酱油,接着放入鸡粉,炒制入味就可以了。
玉米,是常见的食材,它甜甜糯糯,也特别适合在这个时候来吃,因为玉米当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消化,同时玉米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能够帮助我们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图片
做法:玉米清洗干净,直接放入到锅中,里面来点食用盐,然后开始煮,大火把它煮熟透,再稍微的闷一下,这样一道美味的水煮玉米就制作完成了。
洋葱,一种常被忽略的食材,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而且还有纤维素以及叶酸等营养物质,经常吃的话,可以起到祛湿利尿,提神醒脑以及消肿解毒等食疗作用,夏季,尤其是这个时候,雨水多的话,多吃一点还能有益于湿气的排出。
图片
做法:把洋葱清洗干净,切成条,接着准备清洗干净好的鱿鱼,锅中放入菜籽油,然后开始烧热,放入蒜还有姜,煸炒香之后倒入鱿鱼,大火翻炒,放入盐和生抽,来点料酒,最后倒入洋葱,放入味精,炒制入味,喜欢吃辣椒的可以多放点辣椒。
明日四月二十一是“龙出日”,也就是容易出现下雨的一天,我们要提防突降大雨带给我们的困扰,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多去吃一些祛湿的食物,这样我们才能顺顺利利的度过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