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争议的水果,今年李子正大量上市,有人建议扒了皮再吃,科学吗?

全文1485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今年李子大量上市,引发关于是否要剥皮食用的争议。

02专家建议食用李子前剥皮,以减少鞣酸对肠道的刺激。

03然而,实际操作难度较高,大部分李子无法剥皮食用。

04此外,今年李子市场上存在质量问题,如未标明酸甜程度。

05为避免争议,建议商家明确标识李子种类,满足消费者需求。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很多水果在上市后,总有不少专家站出来出于好心劝你不要多吃,要适量吃,不然会......
其实不用专家说,大多数吃的东西,都是要适量吃的,啥东西一次性吃太多,可能都不符合我们的饮食规律。
毕竟,就是水喝太多了,也可能诱发水中毒。
但好像也没有人劝你少喝水?
而这次我们要说得这个正在上市的水果,可能是不少年轻人的“童年阴影”。因为不少年轻人可能从小就一直被父母劝,不要多吃这个水果,不要多吃这个水果,不要多吃这个水果。
这个水果是什么呢?​​
图片
它就是李子。
今年最有争议的水果
说到李子,有一个很有争议且耳熟能详的谚语,那就是“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桃养人”很好,“杏伤人”也不那么可怕,关键是最后一句“李子树下埋死人”。在小时候,这句话听起来实在是有点儿可怕,以至于每次见到李子树,都吓得躲得远远的。
这也是每年李子大量上市后,长辈经常说得一句话,用来劝我们小孩儿不要吃太多李子。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李子不营养,不要多吃,吃多了会......”
这句话可能伴随着我们很多人成长了几十年。
那么,老话这么说,有道理吗?难道李子真的不能吃多么?
图片
实际上,上文说了,不光李子不能吃太多,水喝太多了也有可能水中毒。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如果抛开的话,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东西不含“毒”了。
这几年的报道有很多,有什么吃榴莲进医院的、吃荔枝进医院的、吃车厘子进医院的等等,只要是水果,一找总能找出来,吃多了肚子不舒服的,各种问题的。
所以,这也提醒我们,吃东西肯定要适量,不能一天吃个七八斤。
别笑,真的有一天啥都不吃,光在那吃水果的。
除了这些个例外,正常吃水果,别管是李子,还是桃子,还是杏,或者是其它水果,都没有什么问题。完全不用担心。
李子要剥了皮吃吗?
网上也有一些大v建议吃李子要剥了皮吃。
实际上这个建议就挺无聊的。
图片
这么说的理由是,成熟度不够的李子的皮中含有较多的鞣酸,鞣酸这类物质会和肠道蛋白质结合,变成团块,最终结果是导致腹胀、腹痛消化紊乱。这个就跟吃不成熟的柿子差不多,都是因为鞣酸含量问题,可能导致肠道蛋白质凝结成团块。
虽然挺有道理,但这个建议可操作性很低啊。有些大个头的李子可以剥了皮吃,像恐龙蛋、鳄鱼蛋等品种的李子,可以试试剥皮吃。但像红心李、三华李、蜂糖李、脱骨脆李等常见的国产李子,哪一个能剥皮吃?
这难度跟把火龙果的籽扒出来不吃有的一拼了。
所以,这个建议没啥实际意义。
再说了,大多数李子,哪怕是不太熟的李子,只要你不过量食用,拿来当饭吃,一吃吃四五天,应该都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果不注意量,你就是把李子皮扒了吃,吃那么多李子,可能都不是很好。
今年李子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今年的李子已经在大量上市了,市场上各类李子都有,像比较出名的三华李也已经上市了。再比如红心李、青脆李、黑李、桃驳李等等,价格还都不算低,大多在7-12元一斤左右,三华李的价格相对高一些,大约在15-20元一斤。
价格不算低,但最大的问题是,眼下的李子对不少人来说是有点坑的。
图片
因为大多数商家在卖李子的时候,都没有标明这个李子是酸李子,还是甜李子。有些李子酸得真的是让人一口也吃不下去。
当然了,李子酸并不是李子这个水果的错,因为李子原本就有酸和甜两种吃法。这就跟豆腐脑有甜的,也有咸的的一样,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可能不同。
只是如今,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里,消费者来自四面八方,口味都是不一样的。有些李子买回去,消费者吃了一口后,直接想回去“砸店”。因为实在是太酸了。
不仅仅不明确标识,还把李子包装到一个盒子里,消费者在买之前,捏都捏不出来李子的软硬,更别提酸不酸了。
有些人性化的超市卖李子,倒还贴心的搭配一袋椒盐、辣椒粉、酸梅粉等等,意思是可以蘸着这些来吃李子。
图片
但是,这貌似是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的吃法吧?对于不少北方消费者而言,或许真的难以接受这么个吃李子的方式。
李子最好以后还是能标明“酸甜”,酸李子卖给爱吃酸李子的消费者,不太酸的卖给吃不了酸的消费者,皆大欢喜。
不然,关于李子的争议还会不断。
老祖宗说“李子树下埋死人”,很有可能不是李子不营养,而是有些李子实在是太酸了,说得不是“李子树下埋死人”,而是“李子树下酸死人”!
你认为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