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乔体育排队13年撤回IPO,中银国际证券保荐白忙活?

文 | 金卫
排队13年,中乔体育还是撤回了A股IPO申请。
5月17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因中乔体育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中乔体育的IPO可谓极其曲折,早在2010年就向证监会提交IPO申报材料,2011年11月获得证监会发审委会议审核通过,但一直没有拿到批文发行上市。
注册制改革后,2023年中乔体育重新提交IPO申请,一年之后无果而终。中乔体育的保荐人中银国际证券,13年陪跑,可谓上演“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011年,A股上市公司才2300多家。如今,A股的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了,与中乔体育同时代的安踏、李宁等早早上市,收购的触角伸向了海外,中乔体育还没敲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图片
与美国乔丹的十年诉讼
中乔体育,原名乔丹体育,出生于中国鞋都“晋江”。
晋江三面靠海,常住人口200万,晋江的鞋,从70年代末开始萌芽,当时主要为国际品牌做来料加工,出现一批小作坊,后来逐渐形成规模产业。
1984年,晋江人丁国雄与其父亲注资13.6万元,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他们成立了一家名为“福建晋江陈埭溪边日用品二厂”的小企业,1992 年 5 月,日用品二厂更名为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溪边日用品二厂,2000 年 6月改制变更为晋江市乔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00 年 9 月更名为福建省乔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90年代,晋江的鞋子由贴补开始走向品牌化运作,当时安踏的丁世忠签下了孔令辉作为代言人一炮走红,而晋江系的鞋子开始借着“体育明星+广告轰炸”的模式,走向了轰轰烈烈的“造牌”运动。
丁国雄有一个大胆之举,让鞋子和美国篮球巨星乔丹搭上点关系。
1991年,乔丹体育的注册商标还是“丹桥”,到1997年时则申请了“QIAODAN”、乔丹图形等商标,2000年公司正式申请了“乔丹”商标,2007年申请了“乔丹+图形”商标,2010年该商标注册成功。
从“丹桥”变“乔丹”,这一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正是美国的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最火的时候,乔丹6次率队夺得NBA总冠军,后来入选NBA名人堂,荣誉无数,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
“乔丹体育”吃到了美国球篮球巨星同名的红利,很多消费者冲着“乔丹”两个字慕名而来,一下子乔丹体育成了知名品牌,产品十分畅销。
2010年,乔丹体育启动上市计划,据当时IPO披露了的业绩情况: 2008年到2010年,乔丹体育的营收从11.58亿元增长到29.27亿元,净利润从1.31亿元增长到5.18亿元。
乔丹体育的实控人为丁国雄、丁也池夫妇,合计持有64.7%的股份。
2011年,乔丹体育IPO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到2012年离上市就差临门一脚时,美国乔丹不干了。
这也应了乔丹体育的担忧,其在2010年版招股书称,我们的商号及主要产品商标“乔丹”与美国前职业篮球球星Michael Jordan 的中文音译名“迈克尔乔丹”姓氏相同,但不存在任何商业合作关系,也未曾利用其形象进行企业、产品宣传。但也承认:“有部分消费者将本公司及其产品与迈克尔乔丹联系起来,从而产生误解或混淆”。
2012年,迈克尔乔丹正式对乔丹体育发起两项诉讼:其一为要求商标评审委员会撤销79 项注册商标,另一项为状告乔丹体育 “姓名权侵权”,索赔金额5000万。
为了保住“乔丹”“QIAODAN”商标,乔丹体育多来年一直在上演“拉锯战”。最终,2020年年底,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乔丹体育停用其企业名称中的“乔丹”商号和涉及“乔丹”的商标。2021年1月,中乔体育及迈克尔·乔丹再次就判决提起上诉。但去年3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另外,乔丹发起的姓名权侵权案,经过近十年,到2020 年 12 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才作出一审判决,判令乔丹体育在相关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停止使用其企业名称中的―乔丹‖商号等。
2022年3月,上海高院作出终止判决,维持原判,其中判决之一赔偿原告迈克尔·杰弗里·乔丹(Michael Jeffrey Jordan)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 30 万元。
图片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下,最终乔丹体育的IPO一直没有成功。2014年,证监会曾明确表示:乔丹体育“存在重大未决诉讼。
再次错失上市机会
2021年1月,乔丹体育弱化了“乔丹”汉字标志,并正式更名为中乔体育。更名之后,中乔体育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重组公司品牌矩阵,扭转公司的市场形象。中乔体育先后收购了时尚运动品牌百尚PASONZ和专业足球品牌茵宝(Umbro),效仿安踏走起了多品牌之路。
在全面注册制启动后,2023年3月中乔体育重启上市,冲刺沪市主板IPO,拟募资10.64亿元。
这是时隔12年后,中乔体育再次启动上市。从招股书来看,中乔体育的产品主要为运动服饰系列,分鞋类、服装和配饰三大类别,产品主要满足目标消费群体对于专业运动和生活休闲的需求。
相较于10年前,中乔体育的营收规模和净利润水平均有大幅增长。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到2022年上半年,中乔体育营业收入分别为49.28亿元、59.31亿元和30.99亿元;净利分别为7.38亿元、6.95亿元和3.63亿元,其中运动鞋、运动服装销售收入占比之和超过90%。
中乔体育主要采取经销商销售的模式,经销销售占各期总的销售收入比例均超过80%。截至2022年6月30日,乔丹品牌专卖店为6269家。从销量和单价看,2022年上半年,中乔体育销售服装2088万件,鞋1710万双;销售单价分别为58.9元和103.73元,属于中低水平。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在30%左右,低于李宁、安踏等同行业可比公司40%以上的毛利率。中乔体育解释称,公司经销模式以批发为主,而同行业公司零售业务占比高于本公司。
招股显示:福建百群持有公司64.73%的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丁国雄、丁也治夫妇,合计持有公司控股股东福建百群100%股权。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2021年、2022年中乔体育多次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4.05亿、3.6亿、4.5亿,累计分红12亿。
图片
在中乔体育IPO平移至上交所主板后,当年7月公司收到问询,但公司一直未回复问询,也未更新申报材料。目前,中乔体育的招股书依然停留在2023年3月的版本。
然而,一年的时间过去,投资者等来的是中乔体育IPO计划折戟的消息。中乔体育在声明中表示:“基于经营决策和战略规划调整考虑,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撤回IPO申请。”
图片
按计划,中乔体育原定募资10.64亿元,拟用于鞋生产基地扩建项目、研发设计中心建设项目、全国战略直营店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随着IPO的终止,中乔体育的募资也按下暂停键。
中乔体育的保荐人中银国际证券,陪跑了13年,会不会白忙活一场?
业内人士表示,保荐收费分三部分:改制的财务顾问费用50-200万、保荐费100-500万、承销费用的收费一般在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总额的5%-8%之间。
在发行完成之后,IPO企业会披露保荐费的明细,中乔体育因为一直没发行成功,所以没有披露保荐费的明细。中银国际证券在中乔体育IPO项目上收取多少费用,有待时间观察。
这次中乔体育IPO终止,是否还会继续冲刺上市均属未知。
对中乔体育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