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干部当众问主席:为什么徐向前只是副师长?

#军史解疑#
作者:莫孤烟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在延安整风后期的一次会议上,时任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军法处处长的丁武选上台发言,当着毛、朱、彭等首长的面开诚公布地说了一番话,说出了很多原四方面军干部想说但不好说的话。
丁武选将军说,原四方面军的干部们受到的待遇是很不公正的。比如说,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一方面军改成115师,一方面军的林彪当师长;二方面军改成120师,二方面军的贺龙当师长;四方面军改成129师,却是刘伯承当师长,我们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徐向前却成了副师长,这分明就是对四方面军干部不信任,明明就是宗派主义嘛!
图片
【延安整风组织学习讨论】
丁武选将军还说,总部曾在两年前专门给129师发了指示,说对原四方面军的干部的信任与工作分配应与其他干部有所不同。这不是歧视吗?
不得不说,丁武选将军确实敢说话,如此敏感的话题,他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提出来,在场人员的惊讶是可以想象的。
会上,主席解释了他提出的那份指示的问题。其实,当时发的电文说的是,对原四方面军的干部的信任与工作分配应与其他干部一视同仁,结果129师收到的电文却成了“有所不同”。丁武选对自己的误解向主席道了歉,主席则当众表扬丁武选敢于直言。上上下下这么真挚坦诚地交流,进而澄清思想认识,这样的氛围也只有人民军队才能做到。
至于为什么不让徐向前当129师师长这个问题,主席没有解释,事实上,这样重要的人事任免,是核心决策层酝酿研究决定的,按照组织纪律,不能对外公布决策的过程和原因。但丁武选将军大胆地提出这一质疑,说明在红四方面军干部的心中,这确实是一个长久没打开的心结,其他人没有当众说罢了,私下里的议论肯定不少。
图片
有人可能会认为,丁武选敢于直言,是因为性格直率。实际上,丁武选将军幼时读了六年私塾,在红军队伍中是文化人,并不是鲁莽之人,但他为人耿直,当初许继慎被冤杀时,就是他独自掩埋的,这在当时的肃杀环境中是非常危险的,可以说是冒了杀头的危险。另外,丁武选生于1897年,参加红军时已经33岁,是一位成熟的干部(丁武选1955年授少将军衔时58岁,在所有开国少将中比他年龄大的只有史可全、李元、资凤、彭显伦、魏镇、张济民六人)。
徐向前没有任命为129师师长,这和西路军失利的因素有关,也和红四方面军的历史有关,背后有个绕不过去的“国焘路线”。
那么,假如没有西路军事件,徐向前会不会出任八路军师长呢?结论是大概率会。因为如果不是西征河西走廊损失了2万人马,八路军有可能编成4个师,徐向前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提到了这一点。
图片
【到达陕北的红四方面军部队】
在红军三大主力中,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实力远超一、二方面军,即便南下后在百丈关遭到失利,三军会师时仍有4万人马,足够编成两个师了,而当时延安和南京当局在商讨改编事宜时,正是按四个师的编制来争取的。如果八路军是四个师,四方面军必然会编成两个师,师长大概率会是刘伯承和徐向前。
回到延安的西路军干部,有的受到不公待遇,例如李先念被降成了营级干部,后被主席纠正。在之后的批张运动中,有的四方面军干部被指责为军阀主义,有的人想不通,甚至出现许世友等人谋划集体出走的事件。在处理一、四方面军的团结问题上,如果出现问题就可能酿成后果。徐向前作为四方面军的旗帜性人物,必须要在八路军主要领导人中有其位置,更不要说他本身具备出色的才华,人才难得,不可能不用。
图片
【抗战时期的徐向前】
不过,西路军失利后,四方面军损失了一多半的兵力,不可能再编成两个师了。在当时的局面下,让徐向前继续执掌原四方面军的原班人马是不可能的。最终,徐向前任129师的副师长,而129师的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参谋长李达(原二方面军参谋长)其实就是之前的援西军领导班子。
刘伯承曾是红军总参谋长,也当过红军大学校长,在四方面军中也待过,由他当师长,四方面军的干部战士是能接受的,可见在改编四方面军这件事上,决策层特别是主席可谓用心良苦。以刘伯承的职务、资历、能力和威望,是完全可以带好这支劲旅的,历史也证明刘伯承在129师以及以此为基础发展出的刘邓大军中的崇高威望。丁武选在大会上为徐向前没当上师长而鸣不平,但也强调说,我们对刘师长和邓政委是没有意见的。
图片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誓师抗日】
事实上,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这样的人事安排是最合理的。只不过,这一人事安排背后的原因,不能公开去讲,所以在一些四方面军干部心中留下了心结,丁武选的发言代表了大家的心声。徐向前本人对担任副师长一事从不评论,但有些部属还是忍不住在他面前为他鸣不平。对此,徐向前元帅说:“我们是干革命的,不是为当官的。”境界之高,令人钦佩。
徐向前尽管职务是副师长,但他在军中的地位和刘伯承其实是平级的。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天,延安通电全国表达全面抗战的决心,署名就是毛、朱、彭、贺、林、刘、徐七人,徐是以红军最高级别将领的身份出现的。在洛川会议上,徐向前成为军委八名委员之一,而其他七人是彭德怀、任弼时、张浩、叶剑英、林彪、贺龙、刘伯承。这八人中,彭是八路军副总司令,任是总政主任,叶是总参谋长,林、贺、刘都是师长。这样看来,八路军一开始确实是按照四个师的编制来准备的。
图片
【129师部队准备渡过黄河,到山西闻喜、侯马上火车,开赴晋东南】
不过,三个师也好,四个师也好,其实是当时改编的权宜之计。革命队伍要发展,当然不可能守着这几个师的编制,最终都要开花散叶,在创建根据地的同时发展壮大。从这个意义上说,职务上的正副其实差别不大,改编时聂帅名义上也是副师长,项英则是新四军副军长。徐向前这样的人才,当然不可能闲置,主席后来派他去山东主持大局,就是对他的重用,也是对待四方面军干部一视同仁方针的具体体现。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