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中买车,会更快乐吗?

文|江小花
我记得,在2015年之前,买车是一件洋溢着一家人的快乐的一件事。
在提车的时候,多数人会带着一家子一起来到4s店,享受一把在环境不错的店里颇为舒适的交车仪式,跟店里的其他客人带着点得意的聊几句为什么会选这个车的原因。
那时候,没有哪款汽车能有现在的创始人们的流量,但也没有哪款汽车会被打上智商税,老古董,甚至崇洋媚外的标签,没有哪款车会因为一次责任难定的交通意外而声名狼藉,也没有哪款车遥遥领先。
进到简陋的乡间车行买一台五菱宏观,大体上在提车的瞬间,享受着从奢华的专营店里提走一款劳斯莱斯多巴胺级别类似的快乐。
可是如今呢?一个再不关心汽车的人,从短视频里也能刷出几条汽车的内容来,先不说个体流量,行业流量在整个舆论场的权重已经翻了几番。相对而言的是汽车整体产业的利润水平下降了不知凡几。
好的,按照现在的用户心态,以前企业挣钱是企业溢价率太高,心太黑,咱不说这个。咱就说,现在买车你变得更快乐了吗?
我觉得没有,以前虽然每辆车也总有长短优劣,但买车最主打的就是一个我喜欢,所以多数人来问买什么车的时候,我都倾向于首先问他有没有心仪的,但凡这车没大毛病,那我就肯定不会挡人所爱。买车中最大的不爽,也就是在4s店里难免被销售坑掉点莫名其妙的费用。
但如今,仿佛我们的信息透明的多了,每天有人在告诉你怎么避坑,怎么省钱,买哪个更对,每天有人告诉你一些原本你根本不必懂的也不知对错,有无优劣的技术。但买车的快乐增加了嘛?不,买个车的心理成本高了好多,不光要面对大量的可能会让你莫名放弃所爱车型的信息,而且但凡你会没事儿刷个短视频的,你还能刷不到几条把你的车骂成垃圾车,把买“垃圾车”的人说到智力凋零份上的推送?
你买了台丰田,以前是你选择了低调,耐用,综合性价比高。至于本田好还是丰田好的争论,大体是在争论两者的技术实力,性能型产品动力操控水平的高下,对多数用户来说,并不会因为这些言论中丰田的一时一事的败阵而感受到屈辱。
如今呢?你买个丰田能刷到的让你糟心的话可太多了。一款开个二十万公里不出大问题的车,落了技术陈旧,毫无优势的评价。你要一些论坛里还敢来晒上一晒,顶两句嘴,那恭喜了,你能听到很多你这辈子没想到会落在自己身上的话。比如,我就想不明白,怎么中国汽车都发展到世界领先水平了,还有人非要跪着。
哥,我买个我自己喜欢的车而已,至于要听这话吗?
再说,你买了台最最网红的小米,一个多月定出了十万台的,总够牛了吧?回头率够高了吧,总可以满足我话二三十万买个车那点朴素的情绪价值要求了吧?不好意思,流量越大的,好话当然不少,但是坏话只会更多。你如果不是个铁了心的米粉,而单纯是个汽车用户的话,买了小米你就每天都在不买小米智商低,和买了小米智商税的冲突信息中进出。
那我买个华为加持的车总行了吧?铁铁的民族企业之光,加妥妥的遥遥领先。就余承东总前两年的调门,那得多少人憋着报仇呢。这不,105公里的时速,出了个造成三人死亡的车祸,实话实说,责任不明之下,连百度百科都迫不及待的把事故写进了问界汽车的介绍里。
好的吧,我随大流,买个比亚迪行不,每个月三十多万销量,妥妥的人民大众的选择,总不会有多大错了吧?那就错大啦。我同你讲,比亚迪的车漏电,都把人电出了脑溢血,现在还昏迷着呐。
前阵子,连一个月卖不出几辆的极石汽车,据他们内部人说,都在网上的错假消息黑过一把,从而收获了量产以来最大的一波流量。你就想想你买什么车还能躲过短视频矩阵的暴击了。
图片
你买了一台车吧,就总觉得世界上突然多了一批从天而降的仇人,怒你不争,哀你不幸,怜你智商。
这些是坏话带来的不爽,有时候你买的车推的正向内容也会让你如受背刺。
比如某网红企业老板,说他的车为什么这么漂亮,因为他们的车漆涂了8层,大家伙一听都很哇塞,于是这事儿又炒火了。不知道是哪位?就是那位直播里走到前盖旁边前盖自己开了,然后,特真诚的说那是一个自动设置的那家。
最近特别关注行业热点的另一位车企董事长,就在开会的时候问,咱们的油漆多少层?
答曰:也是八层。问曰:那咱们为啥不拿出去说去?答曰:如今除了部分实在太不要好的企业,都是八层,也有更好的,太基础了,实在没想到说啊。
再比如,有些社会形象其实很一般,说话其实特不招人喜欢的董事长,流量确实不小,最近特别爱到车圈来串门儿,还玩儿了一个卖旧社会的老车,买新时代新车梗,吸流无数。我大车圈好多企业闻腥而动,纷纷自荐,折腾了一个月,终于尘埃落定,红衣老总为这事儿肉眼可见的都忙瘦了。但就这位大流量主的观感,依着我看,我要是他选的那款车的车主,车企临了给他拒了才过瘾,才是一切为了用户的好流量呢。
实在对不住,最近被举报的有点多,只能这样提心吊胆的说话。你看,博流量也得要胆的,我这样的小编,有流量的东西也能给写成低流量的。
图片
来说点正经的吧。
面对流量,其实企业,乃至一众可能原本很抵触当网红的企业家都把持不住,这很好理解。获客成本本来就是一家汽车企业经营能力最重要的能力指标之一。从蔚来、理想,到随后的华为,其实流量课新入行的老板们已经给行业上了好几节了。只不过雷军总这次的阵仗,把主流车企们惊到了而已。
但是我总觉得吧,你要卷流量,你总要知道你该怎么卷。别人怎么卷,你就怎么卷,那结果通常就是,帮着人把你给卷了。
咱是不是先理解一下流量经济,和你擅长的东西,你依赖的产业市场逻辑之间的差异呢?
不管你认不认同,你有没有想过很多新企业为什么一开口就是未来车企就剩五家,一年要卖大几百万台才能活下去?
这话明显很扯,在全球角度看就更是不值一哂了,就汽车在全球主流市场的壁垒就能给你剩下十几家主流的,别跟我说全球化,真全球化的话,美国三大早就在老家都被打没了。在全球化最好的时代大众他都没法大规模进入美国。就这样,一个美国查出来的尾气门,就造成了大众近十年的结构性被动。
如今是贸易战,美国给你加关税,要是在温和年代,美国市场要是把很多现在的中国车放进美国市场,你要敢卖出一百万辆,他就敢找个事儿罚掉你三五年的毛利你信不。昨天刚看到的,美国已经开始鼓动所谓的自由市场国家,对中国的产业政策扶持的产业一起说不了,那汽车出口肯定是主要对象之一。
我相信多数老板都明白的,但他们还是要这么说。初来乍到,扎个台型当然也是目的之一。但主要是,这就是他们熟悉的产业业态。
流量经济的底层是粉丝经济。为什么这些企业进来之前,汽车没有流量焦虑?
汽车产业之前的逻辑是,最主流的企业们,通常选择造对于主流用户最适用的产品,在耐久性,保值率,机械素质等方面竞争,并形成各自的风格,满足不同人群。
比如丰田的标签是均衡,耐用。你看,这词儿按照如今的标准看就没流量的很。相对的奔驰是豪华,这词儿就略好些。宝马是性能、操控。但几个底层大家守住,安全,尽量节能,耐用。
所以,你会看着越大规模的车企,出来的普通车型销量巨大,但并无突出特点。
粉丝经济的逻辑,就是一开始通过改变市场逻辑,降低利润甚至亏损,来赢得用户,辅以中国品牌强势崛起,外资再也不能肆无忌惮割韭菜的情绪加持,尽可能的颠覆原本的市场消费心态。先抢占本土山头。实现规模化以后,再低价出海。
为啥说这是粉丝经济呢?因为这一切的开头,都得靠一批铁粉帮着打江山。新企业能不能成就看这批铁粉,能不能帮助企业渡过一开始的产品瑕疵期,进而拉拽一部分理性消费者加入购买。
在他们中,小米最不可一世的,其实就是雷军这个人。一个董事长能做到说啥都是热点,干啥都有一大票人一起吆喝,按照刘强东的评价,那不是一般人啊。
刘强东这话还有后一句,就是不过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不要跟雷军比营销,我们靠自己的优势打败他。这句话,大概多数车企销售部门是给过滤掉了。
以前的自主品牌,根本不会想着去学保时捷路虎,绝大多数都是学大众丰田,能把车做到多数用户无脑放心买,就是最大的成功。你看小米第一款车就学保时捷,为什么?因为这样更能调动首购铁粉的热情。
新企业就希望产业混乱,定价体系崩塌,用户倾向于为实际需求之外的科技、智能能力买单,击溃二手车价格体系,破坏主流大企业们决策最需要的确定性。很多大企业,之所以能一手好牌发展到今天这么被动,最核心的原因都是,在没有确定性的环境里,没有决策力,要么不动,要么乱动。缺乏反思的勇气,又不缺乏乱来的资源。这当然都是新企业喜欢的。新企业的成功从来都离不开老企业的胡来。
然后财务一缩紧,又开始自然而然地挤压上下游,压价,拖欠,把最大的优势拖成了自己亲手拽着卡了自己脖子的绳子。
如果盲从式的按照流量经济的逻辑来打仗,那那些自带大流量的新企业都的要笑死了。你们的老板天天做直播,很快他们老板就不用做直播了。
图片
要打流量战,得先理清打的是什么,你想要那些流量相信你什么?在这个产业明显变化了,消费者需求明显丰富了的时候,咱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确定性找回来,然后形成符合当下实际需求的,真的需求的汽车消费价值观,再来打回流量?现在的流量战还是打打koc,打打终端比较好。毕竟你想要表达什么都不太确定呢,你总不能打八层油漆吧。
其实创维在电视机产业做的就不错啊,没有被小米、乐视的强攻拿下呀。那时候倒也没见黄宏生出来说看创维电视能治疗色盲啊。怎么到了汽车行业就把持不住了呢。
比如上汽大众的贾健旭,他就要打汽车消费的全周期成本,这个点就是上汽大众在把成本降下来,智能化赶上去之前,苟住这两年要打的点。比如丰田,他要打的就是,我就是我,不管做什么车,我就做最经济,最耐用的车。这些都不是粉丝经济的逻辑。
我支持这种逻辑,因为从其他产业来看,粉丝经济指向的从来不是消费体验的改善和产品优化的加强,智能手机的颠覆性体验是智能本身带来的,不是什么粉丝经济。很多人说汽车现在同质化严重,但在粉丝经济主导的手机领域,本不应该出现同质化的相机领域,同质化不严重?更少的玩家带来更好的体验了?带来的只是远低于预期的体验,和几个公司商业的成功而已。相反,电视机产业玩家出现了贾建旭最近老爱说的美美与共,反而产品、关键技术持续优化。
回到主题,粉丝经济带来的是选择自由度的限制,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无稽的品牌忠诚。有些用户粉丝运营做的很好的品牌,虽然还没做几年,其实内部景象依然如此。用户之间其乐融融,每天一起骂骂自己的车,骂骂用户管家日益疏懒;每天也有很多品牌鸡血,让人价值观被宽慰的小讨好和大理念。都不觉得车有啥好,但是离去的心理成本极高,纷纷表示换车还换这个。
这是对过度同质化的产业现状的惩罚,这种粉丝逻辑的成立就因为换别的车不也差不多,这个群我待挺好的想法。我更希望这是警告,让大企业真正正视用户的真实需求,戒除不应该的疏懒,和过度追求批量化的降本,而同步谋求创新降本,过度依赖大供应商,自定义的追求和能力同步疲软。
但同时,这绝不意味着迎合如今表面化的流量经济,去跟从粉丝经济那一套就能救赎,在我看来,那才是庞然大物们的取死之道,也是一边焦虑中的另一种偷懒。何况,就算是搞流量,我也没见几个车企一把手的积极性能比董明珠高多少,格力是靠这个活得更好了?网红倒是一个接一个出。
最后,不要做谎言营销,不要做黑人营销。雷军说的没错,真诚是必杀技,小米的很多成功的传播点,都让专业人士无语凝噎,不过,你仔细看,人家虽然翻车也不少,但是雷总基本没撒谎,说错的那些我相信就是说错了。所以,如果你觉得你的企业是那种也没啥优势,又做不了创新自研,也跟不上人家的迭代速度,情绪价值也一般的,要做流量,要么也试试八层油漆好了。
但不要撒谎,更不要造谣。有个段子说,真相和谎言一起游泳,谎言游得快,上岸后穿着真相的衣服就走了,而走得慢的真相,不肯穿谎言的衣服,只能裸奔。于是,穿着衣服的谎言大行其道,而光着身子的真相寸步难行。
其实不管是我认同的企业还是不认同的,多数都已经被穿着衣服的谎言狠狠咬过,而裸奔的真相姗姗来迟却完全无法愈合伤口的痛。每家都会愤怒于此,又无奈于此。
但这个舆论场是我们一起造的,不是吗?总不能赖读者口味吧。我们花了好多钱,用了好大力,搭了一个缺了好大德,也必然是给自己挖了好大坑的行业舆论场。
无论如何,不管是企业,还是传播者,我都希望咱们一起炮制出来的产业流量,最后能流向让买车,用车变得真正更愉快,跟有价值的方向,而不是让人花个十几几十万,还买不来个简单的幸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