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江铁路跨虎跳门水道主桥首节钢围堰顺利下水

5月26日,由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深江铁路重难点工程——广中江特大桥跨虎跳门水道主桥17号主塔首节双壁钢围堰顺利下水,标志着该桥实现了由水下桩基施工向承台施工的重大工序转换,进入施工新阶段。
图片
深江铁路正线全长约116公里,其中深圳西丽至广州南沙段设计时速200公里,广州南沙至江门段设计时速250公里,桥隧占比达98%。由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12标段主要包括13.41公里正线、江门疏解线、江门动走线及存车场站前工程,以及547孔箱梁架设和全线铺轨等施工任务。
跨虎跳门水道主桥结构采用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全长590.4米,包含主塔2个,是项目控制性工程。“为顺利进行主塔承台及下塔柱施工,需要一个阻隔水和土的稳定围护结构,这就是钢围堰。它可以有效避免水和土干扰施工,加快承台基坑围护成形及水下结构部分混凝土浇筑。”中铁二十五局现场负责人胡金石介绍说。
图片
此次下水的17号主塔双壁钢围堰总长37.3米、总宽29.3米、厚度1.5米、总高28米,占地面积相当于3个篮球场的大小,约为9层楼房的高度,重达1651.3吨,实属“巨无霸”。第一节钢围堰施工点距离虎跳门水道防洪堤仅150米,距离中阳高速公路33米,水深约24米,施工体量大、航道通行密、组织施工难度大。
为此,项目团队采取“分块加工+现场分节拼装成环+浮拼下放”的方式,在钢结构加工场分块工,利用平板车通过主栈桥运输至现场,运用1台130吨履带吊及1台80吨汽车吊分块拼装、6台120吨连续千斤顶下放就位。施工过程中,建设者应用全站仪及自动化监测设备形成监测体系,通过计算机控制中心及时调整围堰,精准控制下放状态。
图片
深江铁路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加强珠江两岸联系,畅通沿海通道。届时,深圳前海自贸片区与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可实现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对落实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辐射带动粤东粤西与珠三角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黄诗伟、吴明耀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黄诗伟、吴明耀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