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我离开写字楼,和妈妈一起干家政

图片
最近,
年轻人“降维求职”的故事频频上热搜:
有人屡次求职失败,
但学历从本科改为高中后,找到了理想工作;
第一批00后离开办公室,转行做家政……
“降维求职”是对学历、专业技能的浪费吗?
如何面对降薪、降职后的落差感?
一条连线了三位“降维求职”的年轻人。
从IT行业转行做家政,
带着投资失败的妈妈一起做保洁;
有人从上海回到老家省会城市,
学会了降低期待的同时等待机会;
有人被裁员后入职外包公司,
不再把工作当作生活的重心。
编辑:宋 爽
责编:倪楚娇
图片
图片
▲ 工作中的张张包
张张包,25岁,保洁员,入行一年半
我是2022年年底开始在南京做保洁的。在那之前,我在IT行业工作了三四年,做的是数据恢复,工资有一万多。
那时的工作非常枯燥,在办公室一坐就是8小时,偶尔加班还会通宵。我感觉已经学不到任何东西,所以就在2022年离职了。
结果离职后,我更加迷茫了,因为数据恢复行业,大公司比较少,基本都是单干,所以工作机会较少,我没办法在行业内跳槽。
我就开始频繁尝试其他行业的工作,到后来工地、销售、外卖、快递我都做过。直到我开始做保洁,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图片
▲ 工作中的张张包(右)
很多人一提到保洁,会想到都是大爷大妈做的活。一开始我也不太好意思向周围人提起我的工作。但后来我想,都是赚钱,也就不在意了。跟朋友说的时候,他们都很诧异,说你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人,怎么会去做这个。我也不会过多解释,只是笑笑。
我妈妈以前也做过保洁,比我更加熟悉业务,之前也开过台球室、小吃店、麻辣烫,赚了不少钱,结果前不久投资失败,亏了很多钱。所以我们现在,索性是合伙一起干。
我们每天6、7点起床,然后骑车往顾客家赶,一般是十几二十公里。大概8点半左右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7点多结束,差不多工作10小时,一天也没空看手机。
我的工作以开荒保洁为主,指的是一个房子硬装完成后,去做一次完整深度的保洁,一次开荒,需要一整天。
最开始的一两个月,我们没有客户,就加了十几个南京的各大保洁群,在群里接单。这些群的群主都是外包的保洁公司,他们主要靠低价抢客户,导致了行业内恶性竞争,给到我们保洁的工钱越来越低,我们两个人,一整天才能挣三四百块。
图片
▲ 张张包将保洁前后对比发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很多客人
这样的情况维持了一两个月。后来客户渐渐积累起来了,我的女朋友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一些我们做卫生的前后对比图,来私信我们的客人就渐渐多了起来。现在我们基本上是每天工作,但每个月也会给自己放3、4天假。
现在我们的顾客有90%都来自社交媒体,10%是社交媒体上的老客户推荐来的。他们大多是年轻人,和我年龄差不多,很好沟通。
大家对我们都很好,经常会觉得我们辛苦,给我们买水买饭点奶茶。我很感动,但基本都会拒绝,因为我觉得我收了工资,这些都是我份内的事情。
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年轻女性,当时到了她家,还没有开始做清洁,她就已经在给我推荐其他客户了,很信任我们。
图片
▲ 开荒保洁后的房子
我们收费的标准,普通开荒是8块钱一平方,精细开荒是12一平方。我们定价是略高于市场均价的,但我的质量绝对有保障,顾客都觉得钱花得值,我们口碑一直都很好。
我是一个很内向、腼腆的人。以前的工作,我每天都是坐在电脑前干活,公司安排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几乎不需要跟人沟通。唯一需要说话的,是偶尔在前台接待客户。
但做保洁这一行,沟通是很重要的,你需要在开始做清洁前了解顾客的需求以及注意事项。他们最关心的肯定还是干净问题,有人想要的是大面上的干净,有人对窗槽有执念,有人对柜子里的灰尘拐角比较在意。最开始我不好意思去沟通,每10单可能就有一两单顾客不满意的,我必须重新返工,非常耽误时间。这种情况逼着我去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现在我整个人性格开朗了很多,连出门买东西都能和大爷大妈聊两句。
我对体力活从来没有偏见,我觉得不管是办公室还是体力劳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岗位,都是凭借劳动去赚钱,没有什么区别。
图片
▲ 开荒保洁后的房子
打扫卫生其实一直可以说是我的爱好。虽然做清洁很累,但打扫完之后住起来很舒服,感觉在家里做事的效率都提高了。
我觉得这份工作一点也不枯燥无聊,我在骑车上班的路上可以看风景。最重要的是,打扫卫生是一件很治愈的事,你可以看着一个地方从脏到干净,我的价值可以在明面上看出来,很有成就感。每当清洁做完后,看到客人进门说,哇好干净好亮,我就会特别开心。
对我来说,工作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一个是成就感,一个是赚钱。之前的工作,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每天是重复的人和工作,完全没有成就感,都是为了钱。而现在两者几乎都实现了。
现在我和妈妈两个人一个月能挣3万块钱,比之前的工作高一些。五险一金都是自己交。工资我们对半分,我家是江苏淮安的,在南京每个月除去房租、生活开销,还能存下来三四千。
我现在还想赚更多的钱,我有个叔叔是做家电清洗的,我之前也学过家电清洗,但一直没做,我打算让他过来,我们把业务也拓展到家电清洗。
图片
▲ 工作之余,张张包更喜欢待在家里
之前的工作,我只有每年过节的时候回家一趟,但现在几乎天天都和妈妈待在一起,我觉得更加了解她了。
我和妈妈都互相心疼对方。她今年49岁了,我看着她白头发、皱纹变多,希望以后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替代她,让她休息。我妈妈觉得虽然赚钱多了,但我太累了,觉得我还有技术在身上,想让我去看看别的工作。我就跟她说,我觉得现状蛮好,我非常喜欢做保洁,不想再做别的了。虽然目前只有两个人,但我希望以后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这个行业还是会有发展的。
我在南京这边没有看到什么年轻人做保洁,但我觉得年轻人做保洁是很有优势的。
一来年轻人精力旺盛,干活比较麻利;二来南京年轻客户很多,我们年轻人和年轻人更好沟通。只要他们不嫌脏、不觉得这个活丢人,那就没有问题。
图片
图片
▲ 花花
花花,36岁,软件测试工程师,进入外包公司7个月,坐标北京
我从28岁开始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了8年,忙的时候经常996,几乎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
2023年6月,公司经营状况出现了问题,1000多人的国际公司,裁到了只剩二三十人。我在这家公司算是老人,也是最熟悉业务的,所以直到9月才最后一批被裁掉。我那个岗位,最后只剩下了一位能力强、工资低的年轻男同事。
当时我正好面临着职场的35岁危机,被裁前就知道自己肯定留不下来,每天都是一种马上要死的感觉。
本来应该有20多万的赔偿,但公司实在没钱了,到现在也一分钱都没收到。我感觉自己好像被一个“渣男”抛弃了,备受打击。
图片
▲ 今年36岁的花花
被裁后,我回老家青岛散了几天心,带孩子在海边住了几天。那时每天状态都不好,害怕把坏情绪传给孩子了,所以我很快就回北京开始找工作,几乎没有空白期。
这么快就开始找工作,最主要是妈妈给我的压力。她是很内耗的类型,因为她30多岁的时候,经历了东北最大的一批下岗潮,下岗后就再也没有工作过。她觉得女性必须要有工作,不支持我在家看孩子做家务,不想让我成为她那样的家庭主妇。
另一部分原因也是金钱压力。我是青岛人,在青岛贷款买了套房,现在一家人在北京租房。我们每个月的房贷和房租,加起来12000左右。
图片
▲ 被裁后在咖啡厅哭了,被服务员感动到
我投了四五十份简历,只有5家进入了面试环节,最后只收到了1家外包公司的offer。原因我也很清楚,大部分公司更希望找到学历在本科以上、二十六七岁、有三年左右经验的男性。我作为三十多岁、有家庭的女性,条件算是最差的。
这家公司,在面试的时候我觉得肯定不会来,收到offer时更是不情愿。我从没想过进外包公司,一是外包员工会被正职员工区别对待,二是和上一份工作同样的岗位,薪资降了30%左右。
我老公也希望我能再多休息一两个月,让我多看看别的机会。但后来我对比了前司同事的求职状况,也就认清现实了。我们这个岗位竞争非常大,之前的同事们基本都找不到比我薪资更高的工作了。很多人就算签了合同,也都是3个月、6个月的短期合同。我就劝老公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先试试,不行再另找,别跟钱过不去。
我是10月中旬入职的。工作内容没什么变化,比较好上手。
图片
▲ 下班回家路上,花花拍下北京傍晚的天空
作为外包员工,我们在公司的“地位”是不如正职员工的。五险一金按照最低工资交,没有年终奖,节日福利、抽奖,我们也不能参与。但好在外包员工没有绩效考核,工作也就相对轻松一点。
有些正职员工,会不太尊重外包员工,觉得你低人一等。但其实你们能力上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外包员工可能还要优秀一些。
比如前几天,因为时间不够的原因,产品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明明是流程上的问题,但正职员工就把所有问题都推在我身上。我当时都有一种冲动,不行就辞职算了。
可我想了想,还是决定继续干,因为我也试着投了几家公司,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今年的面试比去年还紧张。北京,今年基本上就没有测试岗了,甚至连外包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很多都需要学历是985、211。其他的岗位我了解过,比如说运营岗,或者是自媒体编辑岗。但我没什么经验,基本上就是小白一枚,也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去换岗位。
图片
▲ 花花带着孩子在农村玩
我的孩子现在两岁了,接下来要上幼儿园,一个月花销要3000多。我还打算给他报体能班,几十个课时,大概要一万多块钱。
我的消费降级了不少。给孩子花的钱肯定不能少,那就只能降我们大人的。以前我会攒两三个月工资买个包,现在就不会了。以前我有十几二十支口红,现在我只有一支喜欢的,一直用。之前我一年旅游至少三四次,现在基本一年也就一次了。
图片
▲ 被裁前去重庆旅行
我老公也是做互联网行业的,但工资比我高一些,其实我如果不工作的话,省着点花,也没有什么压力,只是没办法存下来钱。
在做上一份工作时,我有很强的归属感,一直是全心全意付出,就算是加班也很有激情。现在我把这份工作当作一种赚钱的工具,工作肯定是要好好完成,但没有那么有事业心了,会经常思考有没有其他的出路。
现在我还有一些积蓄,每个月可以存下一点钱,每当我感到工作艰难时,看看存款就开心了很多。
图片
图片
▲ 苗苗
苗苗,28岁,招标代理,从上海回西安工作3个月
我是2023年从上海辞职回到老家省会城市的。现在的工资虽然只有之前的1/4,但我学会了在降低期待的同时等待机会,我希望未来的生活能达到之前在上海的生活水平。
我在上海待了6年,其实从没有打算一直待下去。我一直觉得,出门在外漂泊的人,迟早是要回家的。
最初去上海时,我承诺待一年就回家,没想到待了就不愿意回去了。那时和父母闹得很僵,从一开始的密切联系,到一个月都不讲话,一打电话就开始吵架。
图片
▲ 裸辞后,苗苗在全国各地旅行
从上海的公司辞职后,我先在国内旅游了两个月。如果我真的把东西大包小包收拾好,从上海直接离开的话,我会很难过,所以我就把所有东西都放在上海,然后买了高铁票在全国各地旅游。我想制造一种假象,我是去旅游了,而不是离开上海了。
到真正离开上海的那一刻,我的内心还是非常不舍。在高铁上,启程的一个小时,我哭完了一包纸巾。朋友纷纷发来问候:不适应就再来,我们都挂念你;资金周转不开了,就发消息给我们……
图片
▲ 离开上海回老家的高铁上,苗苗哭完了一包纸巾
回老家休整了10个月后,我开始正式找工作。短短2个月内,我面试了20多家公司。基本上每家都通过了。我想之所以找工作比较轻松,是因为之前的上海工作经历很加分。很多公司甚至怀疑我简历的真实性,问,你在上海工作过,怎么还会甘心回西安?
回来之前,我对西安的工作环境其实了解不多,我期待能找到一份七八千的工作。到了求职时,才发现有的公司办公场所不到100平,还没有自己家面积大;员工数量一只手数得过来;同样的岗位,我在上海到手工资15000元,这边只能给到3500-4000元;很多公司没有公积金,能交的也要先过了试用期。
整个面试的过程中,我一直在不断妥协,降低期待。我知道公积金确实是没有办法,所以就割舍了。最后入职了一家相对不错的公司:在当地2000多家公司里排名前20,刚入职4000多,坚持下去可能会达到之前的预期薪资。
我是一个很喜欢记录、分享的人。我把自己的经历发在了社交媒体上,没想到遇到了很多从北上广回老家的年轻人。后来我拉了个群,现在已经有500人,满员了。
我们组织了五六次线下聚会,大家一起交流回老家面临的问题,互相鼓励,给出建议。我发现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就是薪资都在打折。
图片
▲ 苗苗将从一线城市回老家的经历发布在社交媒体上,收到了1000多条评论,有人质疑,有人观望,有人鼓励
我现在从事的是招标代理岗位,和在上海的工作一样,主要客户是政府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他们有新的项目需要招标,就会委托我们去找合适的供应商。
虽然是同样的岗位,但薪资却低很多。上海的底薪是8000元,西安是4000元,上海一个项目提成是1000元,西安一个项目只有两三百,项目也少很多。到手工资,除去房租和生活开销,不但没有剩,每个月还要倒贴2000元。
除了薪资的落差外,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这边的形式主义太严重,导致效率很低。一天的工作其实可能一个小时就能做完,但你必须按时按点地待在工位上,假装在做事情。少了之前在上海的公司的一些弹性自由,毕竟这个岗位就是只要把项目做好事情做完就好。
有段时间我和领导沟通很困难,小小的公司,流程却很多,每次请教话总是说一半,见到了职场中领导架子不低的情形。上海的领导会更加注重效率,提出问题会马上精准地告诉你解决方案。
图片
▲ 苗苗的工位
最开始做这份工作的时候,我的状态很差,进公司上班,就像上坟的心情。每天出地铁,我都在问自己,我真的接受了现在的生活了吗?我真的能够接受这么低的薪资吗?
我整个人的状态很垮,做什么都没有意思,我渐渐觉得,我真的需要开始自救了。比如上班实在太闲了,我就打开文档,开始写文章,更新自媒体,找各种出路。我不甘心过现在的生活。我打算给自己两年的时间,试试能否在西安达到和上海一样的生活水平。
在西安工作的一大好处,是离家人更近了。我老家在陕西延安,从西安坐高铁大概两个半小时。我现在回家的频率其实跟上海回家的频率一样。但父母思想上会觉得我近了很多。他们看到了我的行动,和我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
图片
▲ 现在的苗苗周末会去免费的公园
之前在上海的时候,我周末很喜欢去看展、剧、演唱会、脱口秀,但现在我已经很少去了,我会想,我去看个剧200块钱,就是我一天的工资了。现在我快乐的点不一样了,周末我会去免费的公园,放空一下大脑,也挺好的。
现在周末,我还有一个不太成熟的副业,就是偶尔会摆摊,卖小玩具小零食。收入其实还不错,年前没有入职的时候,我去摆了20来天,赚了万把块。
很多人就在问我,你明明摆摊可以比上班赚得更多,为什么不去摆摊?可能我还是比较在意别人的想法,我不想成为大家嘴里那种没有工作的人。
我在上海也摆过摊,上海的很多摊主她们可能是老师、律师、工程师,在西安就不一样了,很多人是因为只能去摆摊求生存。如果选择常去摆摊,很担心别人会觉得我就是没有专业技能,工作不稳定。
图片
▲ 苗苗和室友一起做饭
有一次摆摊时我碰到一位女生,她大学毕业后去当幼师,但因为太辛苦,身体吃不消,她不得已只能去摆摊。我们聊天时,她嘀咕了一句话,说要是能有一份很轻松的工作,每天能赚100块钱我就知足了。我当时听到这个数字是很震惊的,原来很多人的目标,可能一个月4000块钱就足够了。
所以我现在也不再为薪资焦虑了,有一种“摆烂”的态度。在上海,因为大家都比你强,所以你会告诉自己,我需要更加向上,但现在我会觉得不用太努力了。
我的解决方案就是一定要感受当下。我觉得外面回来的人,能很坦然地待在西安,是因为他们有一定的松弛度在身上,学会了把握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