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三届AIGC中国开发者大会落幕!大模型落地机会涌现

2024年SORA发布、SIMA发布、figure01结合openai的发布,正式确定了2024年的主关键词:多模态和具身智能,中国大模型应用开发者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迎接新的纪元。为了更好了解大模型在中国各行各业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应用展望,帮助aigc从业者更好熟悉大模型行业应用场景,窥探未来多模态和具身智能将带来哪些行业的变革,AIGCLINK在2024年5月25号举办了第三届AIGC中国开发者大会,邀请众多行业大咖共同探讨AIGC中国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多模态结合具身智能的发展展望。
图片
本次大会由AIGCLINK、中关村超互联新基建联盟联合主办,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指导,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行行AI,铅笔道,昆仑巢,软积木联合主办,微软MVP 硅创社,AI山脉,LangGPT社区,《通往AGI之路》社区,毕晟社区,AIGC开放社区,Agently社区,EmbraceAGI社区,Llama中文社区,MetaGPT,General-Agent社区,浩屿智云,chatu,零一万物社区,MetaGPT,猎聘,融科大有,软积木,深度财经,博客园,静界talk等协办,共同发起的一次面向国内大模型从业者的一次大模型落地实践经验交流盛宴。
图片
大会邀请了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潘新、百度飞桨开发者社区负责人张楠、MetaGPT合伙人徐宗泽、FastGPT作者余金隆、英诺资本合伙人王晟、中关村超互联联盟秘书长李可、AIGCLINK发起人占冰强、LangGPT作者云中江树、《通往AGI之路》发起人AJ、LLAMA中文社区联创曲东奇、General-agent作者李辰、软积木CEO刘海峰、Agently作者莫欣、bisheng作者覃睿、中关村超互联联盟副秘书长段磊磊、昆仑巢联创鲍岳桥等,一起探讨了大模型在各行业的应用现状、多模态给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硬件结合大模型带来的可能性展望。中关村超互联联盟执行秘书长李可,秘书长助理李浩、周晓伟参加会议。
图片
中关村超互联联盟秘书长李可
零一万物的潘总,针对大模型训练的原理、训练避坑等做了分享,且透露零一万物将发布YI系列的多模态版模型,支持2048*2048的视觉尺寸。
图片
零一万物联创 潘欣
英诺资本王晟总认为,当前的融资很艰难,但英诺一直没有停止出手,一直在支持创业者,面向创业者给了很多实用的建议。
图片
英诺资本 王晟
随后,AIGCLINK发起人占冰强针对大模型创业者给了一些从业建议:
避免做提升大模型能力的事情,比如训练或微调大模型、大模型应用中间件通用平台,此类方向大都未来会被大厂和大模型公司价值击穿。
坚持AI Agent创造生产力:专注于提升企业生产力的场景,专注于思考替代人的各种AI Agent场景,依附大模型平台做gpts之类的智能体获取开发者分成。
替代蓝领的AI Agent+IOT硬件的场景:专注于创新替代蓝领的agent应用。
国内创业做to b创业,不做to c创业;海外可优先做to c业务,to b次之
大模型创业者画像:懂业务、懂大模型能力、懂工程研发、懂市场的综合人才。
图片
AIGCLINK发起人占冰强
大会启动了2024中关村AIGC产业创新成果汇报启动仪式,本次成果汇报活动由中关村超互联新基建产业创新联盟发起,AIGCLINK合作支持,深度财经、AIMIX等单位协办,旨在展示AIGC在各个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展示,推动AI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活动发起方中关村超互联新基建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大有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青年志愿者公益活动项目部负责人段磊磊发表了致辞。
图片
最后,圆桌环节,四位专家:AIGCLINK发起人占冰强、General-agent作者李辰、FastGPT作者余金隆、Agently作者莫欣、bisheng作者覃睿,针对多模态落地带来的场景侧影响、大模型行业落地实践中的障碍和困难等做了探讨交流,各位专家一致认为“大模型多模态的应用正处于早期摸索阶段,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模版和经验,需要大家一起探索;大模型应用落地中最大的几个问题是人才成本高、落地门槛高、老板们认知鸿沟有待弥补”,这些观点也是当下落地实践中比较真实的体感,各位专家都在努力为降低从业门槛在各自的方向上努力,为中国的大模型应用落地提供着力点,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快速落地提供抓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