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分析师受追捧,有人标价“5万元包年”,婚姻大事非得托付“情感军师”吗?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不说体重就是胖”“说家里有房,那房子大概率不是自己的”“身高过5减4,低5为0”……据潮新闻报道,相亲分析师在社交平台备受追捧。他们在直播或视频中,一条条地拆解相亲对象简介里的“话术陷阱”,给学员“划重点”。有的主播3天涨粉30万,并打出“个人咨询费5万元包年、徒弟一对一咨询180元每次、学习群每年99元”等商品标价。(转自5月26日北京日报客户端)
图片
短视频平台上的相亲分析师(图源:潮新闻)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没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说辞,直击核心,直击重点,仿佛在拨云见日,让人醍醐灌顶。很多时候,相亲是需要媒婆牵线搭桥的,媒婆为了促成良缘往往会用言语来修饰被介绍的一方,以提升双方初次见面的好感度。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相亲分析师展示出来的战术,套路化、公式化、程序化,貌似在替被介绍的另一方审慎斟酌,在第一道关卡上“关美颜、去滤镜”,帮助相亲者择优筛选。
婚恋平台上,媒婆把相亲对象包装好一点,或者自己把自己包装好一点,本无可厚非。类似于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首先就要投简历,面试官会在茫茫人海中挑选小范围的意中人,进一步详聊。对面试者而言,简历上美化自己,可以增加录用概率;对企业而言,按照简历做好初步筛选,之后会进一步详聊,双方会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双向选择,了解多了,自然也会有判断,合不合适、适不适应。
市场需求迭代催生服务供给变革。随着90后、95后以及00后单身群体的不断扩大,婚恋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曾有人预计,相亲这个板块的互联网市场份额会突破百亿交易规模,还不包括全国线下传统婚恋门店的市场交易份额。新需求催生市场机遇,不少自媒体博主转场这一赛道,试图把公司做小,把利润做大,但是否具备专业知识?是否有相关从业经验?恐怕还要打一个问号。
对于“情感军师”,有人对此持肯定意见,认为其高效精准、误差小,也有人对此持保留意见,认为把相亲看得过于理性、过于功利,打着“替人把关终身大事”的口号,借机卖课拓粉、捞财变现。事实上可信度又有几何?婚姻市场的话术能否一概而论?是真实的案例总结还是自编自演的剧本?几分真,几分假,外人不得而知。但前提是,如果你选择咨询,就要付费,就要购买。
回到最核心的问题,婚姻的本质是利益交换吗?身高、体重、学历、家庭等条条框框束缚越多,就越能找到携手终身的优质伴侣吗?看一看身边那些天作之合的终身伴侣,也可能是经过相亲认真挑选的,但更多是两个人在一起能够彼此滋养、彼此托举、彼此成就,而这些未必能够用“一把尺子”量。“情感军师”的考虑可能代表部分事实,但凡事不能太绝对,对自己的人生而言,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你正在找人生的另一半,不妨大胆一点,把眼睛擦亮,相信自己的判断。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