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原标题:教师应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让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师在备受鼓舞之余,又更加感受到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让思政课教师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不断开创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新局面,为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办好思政课,各级党委(党组)要坚定扛牢扛实政治责任,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放在重要位置,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加大组织保障和支持力度,并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校党建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评估标准,真正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政课教学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要紧密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使思政课教材上的理论和文字通过形象化、通俗化、接地气的语言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活起来”,要让思政课的内容变成一幅幅“动起来”的画卷,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从而让学生心服口服,体现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的,实现立德树人与培根铸魂的统一。
思政课教师要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迫切需要我们苦练内功,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求,不断提升素养,认真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的相关规定,严格规范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行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模范践行教育家精神,真正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好老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王传发,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