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名宜宾民营企业家赴浙江参加培训,学到了什么?

5月24日,由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组织的宜宾市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工程企业家培训班(第二期)在浙江杭州开班,54名宜宾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培训。
图片
2023年,宜宾启动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工程,依托知名高校资源,连续性、多形式举办民营企业家精品培训班,用3年时间系统化培训百名领军型企业家、千名成长型企业家、万名初创型企业家。
杭州作为民营企业大市,有着深厚的民营企业基础。来到杭州,不少企业家学员表示,想感受当地民营企业发展活力与创新,寻找应对行业挑战的方法论。
图片
开班仪式结束后,当天下午,企业家学员就赶往杭州湖滨步行街参与现场教学,智慧灯杆、智能导视牌……智能化元素注入让传统步行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让学员们近距离了解到湖滨商圈产业经济发展和数字化应用的优势。
“一面是自古盛名的湖,一面是千年繁华的城,二者的交织地,就在湖滨。”杭州湖滨步行街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弥补配套缺口,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当地通过城市大脑接入实时校准在线,在进入街区的各路口安装了智能引导牌,让车主途中就能了解剩余空位、行车路线等关键信息,就近找到泊位;此外,东坡路两侧共安装150余个智慧灯杆,灯杆除了夜间照明基础功能,还集合了广告、应急广播、WiFi接入等功能。“黑科技”的大量运用提升了市民、游客生活便利感和消费体验感,让线上流量变为消费体量。“据统计,街区年均人流量5000余万人流次,年均营业额达100亿—150亿元。”
图片
“湖滨步行街通过资源赋能打造‘流量’商圈,充分发挥了地理资源旅游优势;同时,借助改造升级瞄准时代新定位,引入140多家品牌旗舰店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激发消费活力,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有借鉴意义。”四川云辰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周书兰说,智能化技术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自己所在企业同样需要科技赋能生产,通过智能化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文旅融合,打破传统农林行业靠天吃饭的瓶颈。
25日,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副教授周夏飞以《企业财务数据分析与成本及风险管控》为题,开启了培训班的“第一课”。期间,周夏飞从报表解读、指标对比、盈余管理三方面切入,理论联系实际详细讲解了企业生产经营中如何对比数据发现管理漏洞、用数据推动企业管理科学化等内容。各企业家学员不时举起手机拍摄课件,并踊跃回答问题。
图片
在《新时代企业战略管理与策略创新》课程中,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实践教授郭峻峰带领学员们在开放式分享中碰撞思维,一堂“干货满满”教学课程,让在座的民营企业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培训课程拓展了我们的经营思维,弥补了知识短板,让我学习到在企业实际经营中,不仅可以通过有效的财务内控管理,实现企业风险管控,还可以通过财务资金合理利用,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之后会把所学所悟应用在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中 。”四川省晟辉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军课后说到。
图片
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是民营企业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浓厚的创业氛围和丰富的创新资源,组织宜宾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走进浙江,希望企业家们能感受浙商身上的“四千精神”;同时,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设置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风险控制等课程,以此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让企业家们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促进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助力宜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