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智库:中俄印三边合作前景广阔

参考消息网5月27日报道 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网站5月22日刊发题为《北京和新德里之间的莫斯科》的文章,作者是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文章摘编如下:
欧亚大陆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不仅在人口数量上遥遥领先,而且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也表现出令人羡慕的活力和稳定性。毫无疑问,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们对地区、大陆和全球进程的综合影响力将不断增强。北京和新德里之间的关系已经并将持续对欧亚乃至全球秩序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中印之间也存在领土争端。北京与新德里的这种复杂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亚大陆所有国家产生影响。中印之间的持续对抗将不可避免地严重限制欧亚大陆、乃至整个世界包容性多边倡议的制度化前景,包括仍是俄罗斯外交政策重点的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机制。中印之间的竞争也必然为地区外部的大国创造有利可图的机会,使其在欧亚大陆及其周边地区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俄印中三边对话机制已经存在多年,但逐渐被范围更广、更具代表性的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推到次要位置。虽然这些更具代表性的组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也许是时候更加重视俄印中机制了。在更新后的俄印中机制框架内,莫斯科可以建议北京和新德里在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展新的大规模联合投资、研究和其他项目。俄印中三边合作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也前景广阔。
由于俄罗斯是欧亚市场的主要油气供应国,而中国和印度仍是油气最大消费国,因此三方应切实协调长期能源转型战略。当然,也值得考虑在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进行更广泛的经验交流。
农业战略的俄印中三边合作有助于稳定欧亚粮食市场。莫斯科、新德里和北京在化肥领域的合作关系,有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重要商品未来在欧亚大陆乃至全球贸易中的游戏规则。
近两三年来,俄印中三角的国际贸易增长迅速。然而,贸易平衡是上述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印度目前与中国和俄罗斯都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法是将中国和俄罗斯的对印贸易顺差转化为外国直接投资,服务于蓬勃发展的印度经济,包括扶持面向俄罗斯和中国消费者的出口导向型产业。
此外,不应忘记三边人文合作尚未挖掘的机会,包括智库、非政府组织、教育机构和媒体等。这种合作可以为形成对欧亚未来的共同或相近认识铺平道路。
关于战略稳定的三边磋商不仅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也有助于在北京和新德里之间建立信任。(编译/朱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