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血管疾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葛均波院士领衔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普活动

图片
采访对象提供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已高达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达到了2.45亿,且数字还在持续上升。这一严峻形势使得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正值全国科技活动周,5月27日,一场由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的心血管健康科普活动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拉开帷幕。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葛均波院士领衔,汇聚了实验室的众多专家,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心血管疾病知识和前沿技术的窗口,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医学爱好者的关注。
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复成立的,专注于心脏病临床与基础转化研究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于今年2月在中山医院正式挂牌。实验室拥有一支包括两位心脏病学领域院士、一位聚焦发育领域院士以及众多国家级杰出人才在内的一流学术团队,肩负着探索心脏病发病机制、开发新治疗策略以及提升公众心血管健康认知的重要使命。
在科普活动现场,实验室的专家们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享以及互动问答等环节,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详细阐述了心血管疾病的成因、预防及治疗方法,让市民们对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大家普遍反映,不仅掌握了心血管健康的关键知识,得到了专家的权威解答,还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此外,专家们还分享了心血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葛均波院士生动形象地比喻心脏为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机器”,其中“电路”(心脏传导系统)、“油路”(冠状动脉系统)以及“机身与活塞”(心肌和瓣膜)的协同运作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正是针对这些心脏的关键组成部分进行深入探索,力求揭示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并努力研发更为高效的防治策略。
据悉,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已经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专家们通过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初步揭示了心脏自主节律的起源和心脏递质系统的工作模式,为理解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实验室还积极研发创新药物、技术和器械,为解决心脏病治疗的“卡脖子”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增加,包括瓣膜病、房颤、心衰等心脏疾病的发生率也在持续增加。葛均波院士提到了泛血管疾病的概念,这是一组血管系统疾病,医生要以患者为一个整体,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如果把一个人作为一个整体,从疾病的上游去干预、去治疗,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科研很重要,做科普也一样重要。”葛均波院士说,实验室在推动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同时,也肩负着提升公众健康认知的重任。他强调,科学研究的成果需要转化为实际的社会效益,而组织科普活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此类活动,公众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心血管疾病,从而降低患病风险,做好守护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葛院士还透露了实验室的未来规划。他表示,实验室将致力于打造“产-学-研”全链条和“理论-技术-产品”全流程的研究体系,力争在未来十年内取得心脏病源头理论、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研究的突破,以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推动全球心血管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