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城遇见苏东坡——以名人融合文旅,打造文化+旅游矩阵

初夏时节,常山脚下。马蹄嗒嗒,旌旗猎猎,一大队人马喧闹着从山林中穿过…………
他们是谁,要去哪里?原来是900多年前,时任密州知州的苏轼,带着属僚和百姓,在常山东坡围猎。
常山,位于诸城市区南20余里,山势不高,却因苏轼声名鹊起。
图片
东坡狩猎园景区门口的群雕——苏轼出猎。
“苏轼有诗曰:‘黄茅冈下出长围’,指的就是这里。北宋时,这一带山坡平缓,茅草丛生,所以苏轼称之为‘黄茅冈’。苏轼常率众在此围猎。”诸城市超然台苏轼纪念馆馆长乔云峰侃侃而谈。
图片
同样位于常山风景区内的雩泉亭。苏轼曾对雩泉进行改造,并写下《雩泉记》。
如今,“黄茅冈”已经建起了东坡狩猎园景区,景区门口的群雕展示的就是苏轼“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场景。东坡狩猎园景点位于常山景区的东北部,周边还拓展了一些传统文化体验、民俗休闲、农事体验、水果采摘等文化旅游板块。游客来到此外,不只可以射箭怀古,体会苏轼当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还可以和三五好友一起采果赏景、举杯邀月,共品东坡美食。
图片
乔云峰讲解苏轼所作《雩泉记》。
山林野地,哪有美食?沿山路前行,有一家永辉生态农场,诸城“东坡宴”就出自此处。
农场主人名叫王永辉,53岁。15年前,他和妻子回乡承包荒山,发展生态农业,如今荒山披绿、、林果飘香,他们还将果园变成了景区。为招待游客,他们研发出了具有诸城特色的“东坡宴”。
“苏轼不仅是雄视百代的‘千古第一文人’,也是引领北宋餐饮潮流的美食大家。在密州,他写过‘新枣渐堪剥,晚瓜犹可饷’‘ 厨中蒸粟堆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等诗句,我们研发‘东坡宴’的灵感就来自他的生活、作品、美食经历。”和许多诸城人一样,说起苏轼,王永辉滔滔不绝。
图片
雩泉不远处,建有苏公庐。
诸城“东坡宴”有“密州出猎”,有“明月几时有”,有“诗酒趁年华”,更有“县前已窖八千斛,率以一升完一亩”的“密州灭蝗”,有“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的春鸠脍……每道菜肴都有诗词、故事相伴。“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总能背出苏东坡的一两首诗词,总能讲出一两个东坡美食故事,也能体会到苏轼‘即使跌倒,也要吃饱’的旷达人生态度。”王永辉说。
诸城“东坡宴”中的“密州出猎”。
前不久这里举办永辉乡间百花节系列活动时,引来游客4万余人次,收入140余万元,带动周边资源收入约230余万元,吸引了青岛、日照等地区的大量游客。
东坡文化已经镌刻在诸城人的血脉中。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不经意间就会和东坡元素碰个满怀。月园口袋公园内,除了健身场地、儿童乐园、休闲广场外,还建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文雕塑,这是公园的点睛之笔。包含此类苏轼诗刻、雕塑等的东坡文化主题口袋公园,在诸城有11处。
图片
诸城“东坡宴”中的“朝云琵琶虾”。
“我们还投资7000万元,重修了被誉为‘诸城八大胜景’之首的超然台,利用其内部展陈建设东坡纪念馆。在常山修缮和提升了雩泉亭、广丽亭等相关遗迹。”乔云峰介绍说。近年来,诸城市深入挖掘苏轼文化元素,丰富旅游业态,孵化出“跟着苏轼游密州——龙塔东坡烧烤嘉年华”等活动,不断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
人们到诸城,已经不再只为看美景、品美食,还可以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和苏轼来一场跨越时空的邂逅,品味东坡行旅中的“诗和远方”。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刘煜 王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