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栓一站”筑牢通海古城消防安全防线

通海古城作为
通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
辖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
历史文化遗存较多
为补齐古城消防短板
通海县住建局坚持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
通过建设“一栓一站”
不断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图片
福星街是通海古城内一条较为典型的老街,街道狭窄,周边老宅众多。在街道相应地段建设的“简易消防站”,外观与古城风貌保持一致,紧挨着消防栓,箱体上图文并茂地注明火警电话、灭火器和消火栓的使用方法。打开箱体,里面配备了消防水带、扳手、水枪和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福星街巷比较狭窄,只有4至5米,消防车难以通行。我们在消火栓的旁边配备了简易的消防站,一旦发生火情,我们就通过消防站进行处理。”通海县住建局名城保护管理所所长王从胜说。
图片
据悉,针对古城内部分消防车难以通行的狭窄街巷,通海县住建局积极筹措资金4万余元,联合消防、街道、社区进行合理选址,在选定的消防栓旁设置“简易消防站”,配备消防器材,明确专人管理,目前共在古城内“御城”“旧县”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安装了30套“简易消防站”,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图片
王从胜表示,下一步,通海县住建局将联合相关部门,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加强消防知识技能培训,压实管理责任,增强自救能力,确保一旦发现火情,及时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另外,结合通海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在崇文街、水巷、马家巷增设消防栓,实现古城内“一栓一站”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