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杨根思连”为什么能成为“时代楷模”?

5月27日,中央宣传部授予陆军某合成旅“杨根思连”“时代楷模”称号。
“为了胜利一无所惜,除了胜利一无所求”,这是一支从长津湖畔走来的英雄连队,他们如何赓续传承“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在新时代强军路上不断书写新的辉煌?授称前夕,我与同事走进“杨根思连”,探访了这支英雄连队。
在采访出发前,我对“杨根思连”的理解只停留在材料、新闻报道上,对于杨根思的英勇事迹和他的精神,没有深刻体会和感悟。但是,在探访过程中,通过走进“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教育中心、与连队官兵面对面交流,我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他们所展现出的勇气与担当,无愧于“根思传人”的称号。
老连长杨根思是电影《英雄儿女》王成原型之一
图片
英雄宣言主题浮雕 正中间为杨根思
这次探访“杨根思连”,首先由连队干部王玉恒,带领我们走进“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教育中心,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杨根思的英雄事迹。
图片
“杨根思连”王玉恒接受深圳卫视记者采访
王玉恒介绍,1950年11月29日在长津湖战役小高岭战斗打响前,老连长杨根思给全连官兵做战前动员时称:“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战斗打响后,他率领3排官兵接连打退敌人8次疯狂进攻。身边的战友纷纷倒下,最后剩下他一个人,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用生命践行了“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这也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之一。
图片
“杨根思连”新兵入连学习“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
70多年后的今天,战场硝烟早已远去,但那面用鲜血染红的战旗依旧飘扬在官兵心中。“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仍在赓续传承。
王玉恒指出,连队每天晚上点名,第一个呼点的名字是“杨根思”。每当新兵入连时,会开展“十个第一次”活动,即第一次见连旗,第一次喊连魂唱连歌,第一次到连队的荣誉室去学习老连长的成长故事等。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为了让新同志在入连之初,就能够打下英雄集体的精神烙印。
卫国戍边烈士肖思远的弟弟正式成为“杨根思连”一员
在连队里,我们遇到了2022年加入“杨根思连”的肖荣基。除了是新兵外,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卫国戍边烈士肖思远的弟弟。
图片
“杨根思连”战士肖荣基接受深圳卫视记者采访
肖荣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来到这个英雄连队,他的心里感到特别光荣,也很激动。在看到老连长雕像的时候,他下定决心要刻苦训练。
肖荣基说:“老连长在小高岭阵地上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时,我想他心里想的一定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哥哥守卫在加勒万山脊,我想他也经常回望祖国的万家灯火。我也要刻苦训练,当个好兵,成为像他们那样把祖国母亲守卫在身后的人。”
肖荣基所在班是杨根思生前所在班。下连之初,肖荣基训练底子弱,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午休前、熄灯后、节假日,都能见到他刻苦加练的身影。
“杨根思连”干部仇安对肖荣基的表现给予了肯定,他说:“肖荣基作为一名英雄的弟弟,在未来我相信肖荣基一定能在‘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的砥砺下,跑出属于他自己的英雄路。”
执行维和任务 舍生忘死坚守心中“小高岭”
日前,电影《维和防暴队》上映,展现了在联合国维和任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力量。在采访中,我们还得知,“杨根思连”也曾披坚执锐远赴海外执行维和任务。
2016年,连队前往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出征仪式上,全连官兵向连旗庄严宣誓,高喊“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当年7月8日,南苏丹当地爆发大规模冲突,交火的双方动用了坦克、装甲车、火炮等重型武器,而交火地点就在我国维和部队营区外。
冲突第三天,意外不幸发生,一枚火箭弹击中了中国维和部队105号步战车,炮弹在车内爆炸,“杨根思连”战士李磊、杨树朋壮烈牺牲。当时作为连队骨干的杨树朋已经主动连续执勤20多个小时,而李磊牺牲前两天才刚过生日。
图片
“杨根思连”杨根思生前所在班现任班长付东旭介绍当时参与维和任务的情景
一同参与维和任务的“杨根思连”班长付东旭回忆称,当时李磊班长、杨树朋班长牺牲后,大家都来不及悲痛。因为当天晚上,他们又接到了有武装分子要攻占联合国营区的消息。为了阻挡可能到来的袭击,连队需要8名战士组建“突击队”,在营区最外围构筑阵地实施阻击。这次任务十分危险,很有可能是一次有去无回的任务。时任连长在挑选人的时候说“已婚的、独生子的后退一步”,所有人没有一个人动。但在连长喊道,“是党员干部的向前一步”的时候,党员、预备党员,甚至是团员都向前迈出了坚定的那一大步。他说,在“杨根思连”的官兵心中,坚守住联合国营区,就是坚守住心中的小高岭,就像老连长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样。
最终在长达6小时的紧张对峙中,连队官兵同仇敌忾、严阵以待,有效慑止武装分子冒险行动,保卫了维和营地的安全,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使命担当。
秉承“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 人人争相为连队争荣誉
能给连队争光,是让“杨根思连”官兵最兴奋的事。2019年3月,时任排长仇安带队备战陆军“铁甲奇兵-2019”比武。在距离正式比赛只剩20天的一次训练中,仇安不慎将鼻子撞伤,医生给他简单处理伤情后,他便强忍疼痛重返训练场。在正式比赛中,经过10小时连贯作业,仇安率领车组圆满完成比武课目,为连队夺得“优胜战斗车组”奖牌。
图片
“杨根思连”仇安接受深圳卫视记者采访
仇安说:“这么多年让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是我们在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过程中,我们无论是遇到大项演训任务,还是抗洪抢险等等,我们在出征之前还想着‘三个不相信’,在我们遇到最困难的任务时,我们喊出的也是‘三个不相信’,就是这种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在不断激发着我们往前走向前冲,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任务。”
树立“下棋找高手”的信念 把胜战刀尖越磨越利
图片
“杨根思连”官兵开训前动员
连队从战火硝烟一路走来,这让官兵深深懂得能打仗是真本事、打胜仗是硬道理。以打仗的标准抓训练、打基础、练硬功,把胜战刀尖磨得越来越锋利。
连队官兵扎实把每一个单兵、每一型装备、每一类作战要素都练到位。战斗射击在实现正面即停即打基础上,他们紧贴实战把倒射、侧射作为强化训练内容;分队战术训练经常给自己出难题,断通联、放毒烟、打冷枪,条件怎么复杂怎么设。
仇安表示,在备战研战中,连队官兵学习利用网络平台,结合典型的场景,不断补充完善300余条战场生存守则,将训练研究的内容和成果与实战应用相结合,打牢他们的胜战之基。
“时代楷模”激励“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奋进向前
图片
“杨根思连”官兵集体向老连长杨根思雕像宣誓
新时代,“杨根思连”官兵始终践行“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赓续忠诚基因、锤炼胜战本领,全面锻造新时代“三个过硬”连队,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
5月27日,“杨根思连”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仇安说:“成绩和荣誉属于过去,下一步他们将一如既往地怀揣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断学习战争、研究战争,切实做到全时待战、随时能战,全力锻造一支敢打必胜的铁血尖兵。”
作者丨康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