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怪现象:这两年失业找不到工作的人,平时没什么交际,主动社交积累人脉的,根本不愁工作?

在中国,如今中年人失业,往往很难找到工作,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2023年5月份的失业率达到了5.2%,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以来,40-50岁的中年人失业率达到了4%。很多中年人在失业的痛苦的挣扎。
图片
近期有业内人士表示,他发现了最近两年有个奇怪的现象,那些失业找不到工作的人,都是那些平时没什么交际的人,那些平时主动社交积累人脉的,根本不愁工作。该观点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他以他失业一年半的同事为例,快40的年纪去招聘网站上投简历, hr问他为什么空窗期这么久,他回复hr说最近几年就业形势不好,没想到hr竟反问他“你这么大年纪了还在招聘网站上投简历,就没找找身边的朋友或者同事给介绍工作吗”?这一问弄的那个同事哑口无言。
他说的这个同事其实是我们身边很多人的缩影,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不擅长交际,离开上家公司后基本上就不跟前公司的人保持联系,到了40的年纪,却发现手头却没有积累到一点人脉与资源,导致如今失业了不好找工作。
他认为,这就是目前职场中的怪现象,没有人脉资源,找工作连hr都会歧视你。有关系的比有能力的更容易混下去。有能力的人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但有人脉的人工作一般都不会太差。
在中国这个处处讲关系、讲人情的社会,他这番话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在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不擅长搞社交关系,就很吃亏,如果只懂得苦干,不跟领导与优秀的人交往与发展关系,积累人脉资源,一旦到了中年,遭遇职场瓶颈与中年危机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图片
这个业内人士说出了一个现实情况是,人到中年不好找工作,是因为HR对中年人的标准与要求更高,对方HR看重的可能不仅仅是你的工作能力,更看重你手头上有没有一些资源与人脉,能给对方公司带来一些客户与行业关系。
而那些善于积累人脉和资源的人,在这个时候,手头的人才与资源恰恰就能给下家企业带来一些利益,因此就会更容易获得这个岗位。即便遭遇失业或者是中年危机,也能通过朋友的介绍,通过内推很快找到工作。
虽然现在就业形势很差,年龄大了在职场中也不占优势,可是那些在某个行业里有不错的口碑,又拥有丰富人脉资源的人,在有位置空缺的时候,可能会第一个想到你。
有人脉就不用投简历找工作?这话对吗?
人是社会性的,哪个国家的都逃不掉。树立优良的个人形象,形成自己的人脉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当然不善社交是一回事,如果主动排斥社交,可能会丧失很多机会,与其幻想不如从现在这一秒开始改变。
图片
但这个业内人士没说到的一个前提是,所谓的人脉其实是利益的交换,有时候是你所在的位置给你带来的。
商业记者许峰讲过一个故事。前两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办,很多世界500强副总裁级的高管都前来参加。当时某个小企业的经理找到许峰,希望他能带自己参加闭幕会晚宴。碍于情面,许峰便带他去了。可没想到去了以后,他四处发名片,大家却都选择无视他。
比如说你在某大厂担任某个管理层职务,别人主动愿意与你资源互换,发展人脉,但一旦你离开了岗位,失业了,你的很多资源就不再是你的了,因此,人脉与资源很多时候是一种利益交换。
一个行业的圈子其实不大,如果行业内的一些人对你的工作能力和人品有所了解,愿意走内推帮你,可能看中你的潜力未来可以帮他,这不仅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步骤提高效率,还能找到一个知根知底的人,对企业和员工来讲,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这还是看你自己的能力与人品以及所谓的运气,碰到了愿意帮你的人。
但前提是,你本身的专业与工作能力、人品与你的资源人脉关系是过硬的,在这个前提之下,主动营销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与发展空间。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主动营销自己是有必要的,但我们并不能奢求所有的人都如此,人有内向与外向之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的,很多不善社交的人拥有很好的专业与技术,它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率甚至技术上的突破,这样的人难道就应该要在人才市场被抛弃?错的是这个人还是企业的用人观呢?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企业的用人观需要反思?
作为企业HR来说,只用内推过来的人、等着人才通过社交关系找过来,这个HR是不合格的,如果企业不懂得主动去筛选人才,发掘人才,包容人才,容纳人才多元化的性格特征,留不下真正的人才,也是做不大的。
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主动营销自己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企业来说,要自己懂得去寻找真正的人才。如果专家、技术人才都不研究科技,搞公共关系去了,行业就会劣币驱逐良币。
很多人社交能力不行不好找工作,说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实情,人多竞争大,岗位有限,能力差不多、可替代性高的工作,那些擅长搞社交关系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图片
因此,最近两年失业找不到工作的人,很多中年人投简历无人问津、石沉大海、不得已去送外卖、开滴滴。这也源于很多企业的一种固化偏见思维的存在——他们认为中年人就得拥有很好的资源与人脉、不能再通过投简历找工作,这是一种偏见,耽误了很多人才,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这说明国内很多企业识人、招人、用人机制不成熟、在人才挖掘能力上有所欠缺,国内很多企业或需要换掉大量不合格、不懂得主动寻找人才、缺乏识人能力的HR。
国家讲科技兴国,做好高端制造业,需要大量技术人才,我们并不能奢求闷头搞技术的人才成天去想着怎么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国内企业的招聘机制需要对技术人才有更强的包容心,包括不对年龄、资源、社交关系等方面的条件设限,唯才是举。
企业内部也需要给给不善社交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创造更加宽松的氛围,至少不用被逼着去酒桌上去应酬,这样的企业,才能拥有更多多元化的人才,才能形成唯能力、唯技术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导向,才能成就伟大的企业。
唯才是举,虽然是一句古话,但在现在,落地到社会招聘现状与企业现状,却又是非常艰难,当下要反思的不仅是很多人不好找工作是社交能力不行,企业与HR自己也需要反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很多企业的问题并不是找不到千里马,而是没有识人的伯乐。这也是当前问题的另一个关键所在。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