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上 上好学 学得好 龙华教育“七大行动”助推教育强区建设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28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教育是基本民生。“学有优教”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龙华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全力打造“学好上、上好学、学得好”的“龙华好教育”品牌,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2023年,龙华教育持续发力,学位增量实现新突破: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1020座、公办高中学位4500座、幼儿园学位5250座、托座860座,创历年新高。
2024年新春伊始,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相继召开,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用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教育发展新的格局”,龙华区教育局用“立德树人铸魂行动、‘双区’创建行动、减负提质行动、战略支撑行动、智慧教育行动、未来教育家行动、本质安全行动”等“七大行动”回应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全力推动教育强区建设。今年以来,相继发布学校体育、科学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未来教育家2.0工程等一揽子行动方案,普及科学副校长、分享教育评价改革成果、展示课改实验区中期成果等一揽子举措,正是龙华教育深入推进“七大行动”,扎实推进各项行动的实干作为和发展成果。
学好上!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0.82万座
作为深圳教育的后起之秀,自2017年行政区挂牌成立以来,龙华教育跑出了学位建设的“加速度”:公办学校(校区)从2017年31所新增至83所,公办幼儿园从3所增至141所、增长46倍,办学单位增至359家,区属在校学生、幼儿超34.07万名,教职工3.6万名,体量位居深圳第三。
学位大幅增长的背后不仅是政府的重视,更离不开制度创新。以增幅最大的学前学位建设为例,龙华区在全市率先实施“交钥匙工程”,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由开发商精装交付,该创新举措被写进《深圳经济特区学前教育条例》,以立法形式在全市实施。
同时,制订《深圳市龙华区公办幼儿园建设标准提升指引》《龙华区幼儿园装修建设标准指引》,提升建筑规模、功能室配置、设施装备标准,通过“向上要空间”,园所建筑面积普遍提升30%以上,实现土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不仅如此,龙华区还不断加快学校项目用地供应、简化审批流程、保障建设资金,通过新改扩建、挖潜扩容等方式,共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0.82万座。其中,2020-2023年新增8.71万座,是2017-2019年新增学位数的4.1倍,学位供给增速明显。其中,民治街道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82万座,占新增总量的32.4%;龙华街道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59万座,占新增总量的18.3%。
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是群众热切的需求。记者获悉,2024年龙华将完成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9所,新增学位1.4万座,新改扩建幼儿园10所。届时,深圳龙华科技实验高级中学(暂定名)、深圳中学龙华学校等一批新优质学校将与市民见面,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龙华教育立足优质均衡,去年挂牌成立12个教育集团,今年将新增6个中小学教育集团、4个幼教集团,力争2025年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把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学好上”落到了实处。
上好学!创新引育人才机制打造教师“明星团队”
教育内涵发展的根本在于教师。2023年,龙华教师在教育教学比赛中接连创造新高,成绩抢眼:多次捧得深圳市“年度教师”桂冠,93人次斩获国家、省级教育教学比赛大奖,获广东省数学能力大赛初中组冠军,1人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最高奖项,3人入选国家级班主任及思政课交流活动典型经验名单。
龙华教育积极推进“未来教育家行动”,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根基。在优化干部选用机制的同时,创新引育人才机制,与高校共建合作基地,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深入推进“名师工程”项目,开展特聘岗位评聘及青年人才引进工作;探索实施高中教师遴选“活水计划”,整合教师资源,优化教师结构。今年还全面启动实施“未来教育家工程2.0”,开发“3+N+X”课程体系,实施“青鸟计划”“雏鹰计划”“雄鹰计划”“鲲鹏计划”“鹏程计划”五大计划,打造一流的龙华教师“明星团队”。
名师成就名校,名校孕育名师。多年来,夯实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打造龙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龙华区教科院附属小学格澜幼儿园以积极心理学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和园本课程建设,建立了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机制,形成科研引领的办园特色,2023年该园参与多项市、区级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篇,出版专著两部。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优质均衡是教育公平的内核。通过集团化办学,整合资源,让孩子们都能公平地享受到优质教育,是龙华教育工作的着力点。据悉,龙华区已正式运行9个公办幼教集团,覆盖23所幼儿园,实现街道全覆盖。2022年,龙华区教科院幼教集团、龙华区实验幼教集团入选成为第二批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公办幼教集团的示范引领、辐射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学得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擦亮育人成果
美术社、书法社、合唱团、动漫社、美食社团、编程社团……在龙华区中小学校园里,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在这里,有兴趣相投的同学,有各种创意的碰撞。这是龙华区“五育融合”赋能“减负提质”,素质教育结出累累硕果。
龙华教育创新“五育融合”育人方式,以“文明校园”创建和少先队活动为抓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举办读书分享暨深圳读书月活动;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落实清华大学美育课题实践基地项目;打造劳动教育示范区,全面落实“一天一节体育课”,优化午餐午休工作。更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承办第七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为抓手,激活教育教学改革动能;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建设,打造具有湾区影响力的教育评价改革龙华样板。
2023年,龙华教育四项成果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覃凯同学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录取,均实现龙华区“零”的突破;学生体测合格率、优良率从全市靠后跃居全市“三连冠”,《中国教育报》头版全面解读“龙华经验”。
在“双减”工作三周年之际,龙华以科学教育为切入口,率先布局人工智能教育,为拓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提供了坚韧的战略支撑。强基先行,探索人才“早培养”,龙华创建全国中学首个“零一创新贯通培养体系”,按照清华大学通识课程设置,从数学、物理、 建筑等领域为学生呈现系列讲座,激发学生科研内驱力和创造力。格致中学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打造“深思实验班”, 由杨军院士担任荣誉科技副校长,该班学子覃凯成为2023年全市唯一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
科学、卓有实效的育人新样态,助力一批好学校快速崛起:深圳市艺术高中深入探索艺术特色教育路径,在艺术人才培养、艺术特色培育上成果丰硕;深圳市格致中学坚持走理工科技特色之路,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迅速崛起;龙华区华南实验学校开展体系化专业化的课改科学谋划,通过子系统协同、小切口突破、人为本回归,推进课程改革逐步深化;龙华职业技术学校产教融合育英才,成立龙华区首个产业学院。
记者了解到,龙华区还将甄选“少年强基”潜在人才,加快推进少年科学院、少年身心健康院和少年文学院挂牌、建设,探索“少年强基”2.0项目课程,并培育首批教育对外示范校,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项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未来龙华教育将持续优化布局,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建成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交出“教育强国建设”龙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