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35句悲伤诗,满目疮痍痛心入骨

图片
01.
筹边意气嗟谁许,泪尽神州赤县图。
——宋·陆游《官居书事二首 其一》
曾经豪情壮志筹边御敌,如今却只能对着神州赤县的疆域图空自嗟叹,泪水已浸湿画卷。诗人借对国事忧虑无解、满目疮痍之景的哀伤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力与悲愤。
02.
偶到匡山曾住处,几行衰泪落烟霞。
——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
偶然重访故地匡山,面对昔日情境,几行衰老的泪滴悄然滑落于烟霞之间。此句抒发了怀旧之情与时光流转带来的悲伤,昔日欢笑之地而今只剩孤独与沧桑。
03.
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叶满泪痕。
——唐·李益《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劒石为祝殇辞》
在湘山之下,南人砍伐竹木,交缠的根叶上似乎都布满了哀悼的泪痕。诗句以自然景色寓含人间悲苦,象征着战乱下无数家庭破碎的心酸。
图片
04.
送君津头泪如绠,老身恨不生羽翮。
——宋·陆游《送周郎》
在渡口为你送行时,我的泪水如绠绳般滚滚落下,恨不能生出羽翼随你而去。这句诗将离别的不舍与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泣如诉,情深意切。
05.
山犹故险水犹奔,无复前年溅泪痕。
——宋·晁补之《遇赦北归》
虽山依然险峻水依旧奔腾,但前年溅洒的泪水痕迹已经不再。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感叹世事变迁,过往的悲伤已被岁月冲刷,透露出淡然的忧郁与沉思。
06.
深院不闻传夜漏,忽惊蜡泪已堆盘。
——宋·陆游《夜宴赏海棠醉书》
深夜庭院静谧无声,未闻更漏,忽惊觉蜡烛流下的泪珠已堆积成盘。此句以物象寓意,蜡烛流泪象征着自己内心的愁绪,展现出寂寞长夜中的哀愁与感慨。
图片
07.
泪眼谢他花缴抱,愁怀惟赖酒扶持。
——宋·朱淑真《恨春五首 其二》
我泪眼婆娑谢绝花儿们的拥簇慰藉,唯有依靠杯酒来扶持这满怀的愁绪。诗人以花喻人事,寄情于酒,生动刻画了内心无法排遣的深深愁闷。
08.
西风燕子会来时,好付小笺封泪帖。
——宋·贺铸《木兰花·玉楼春》
待到秋风吹过燕子归来之时,愿能将这份饱含泪水的信笺交付给它。词人借助燕子传信的意象,寄托了浓烈的相思和遥不可及的期盼,蕴含浓厚的悲凉之美。
图片
09.
寄我泪痕归万里,遥知露滴涧松青。
——宋·苏辙《成都僧法舟为其祖师宝月求塔铭於惠州还过高安送归》
请将我这跨越万里的泪痕印记带回故乡,遥想那滴露滋润的涧松也应是一片青翠。此处眼泪化作深情的纽带,连接远方与故乡,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难以割舍的情感。
10.
强歌强舞竟难胜,花落花开泪满膺。
——唐·罗隐《铜雀台》
尽管强颜欢笑歌舞升平,终究难以掩饰心中的悲痛,花开花落间,泪水早已盈满胸襟。诗人借铜雀台的繁华景象映射人生的短暂与哀乐无常,展现了看透红尘后的无尽悲凉。
11.
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
——宋·苏轼《天竺寺》
四十七载光阴恍若一梦,身在天涯的我泪痕横斜。此句诗意深沉而唯美,将岁月如梦、流离失所的悲伤具象化为泪水纵横,寓示着人生短暂与命运无常。
图片
12.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宋·陆游《关山月》
忍辱偷生的遗民们怀着复国之望,今宵处处都留下了他们哀伤的泪痕。诗人以悲悯笔触描绘了亡国遗民对故土深深的怀念与期盼,感人至深。
13.
看君风骨殊未歇,不用愁来双泪垂。
——唐·戎昱《赠别张驸马》
看君风骨依旧傲然不减,无需因离别而愁眉垂泪。诗句通过赞美友人的坚韧气节,表达出一种豪迈豁达的离别之情,内含深深关切与激励。
14.
高庙衣冠月出游,中原父老泪交流。
——宋·陆游《书叹》
高庙中衣冠肃穆的先祖仿佛夜月下出游,中原父老见此情景不禁涕泪交流。此句诗借古喻今,表达了人们对国家兴衰变迁的哀痛和对恢复河山的深切期望。
图片
15.
听猨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唐·杜甫《秋兴八首 二》
听到猿猴三声啼鸣实则落下几行眼泪,身为使者却空随八月查船虚度时日。杜甫以听猨泣泪抒发自己内心的苦楚和壮志未酬的悲凉。
16.
针头不解愁眉结,线缕难穿泪脸珠。
——唐·白居易《绣妇叹》
细针虽锐却难解愁眉紧锁,丝线更无法穿透泪珠镶嵌的脸庞。此处运用细腻入微的意象,描绘绣妇内心难以排遣的愁绪与哀思。
17.
行云不下朝元阁,一曲淋铃泪数行。
——唐·杜牧《华清宫》
飘渺的云彩不再降落在朝元阁,一曲淋漓的铃音唤起数行清泪。诗人以行云不下、音乐凄婉的情境渲染了昔日繁华消逝后的落寞与哀愁。
图片
18.
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中断哀筝切。
——宋·辛弃疾《满江红》
华烛下珍珠般的泪水争相滚落,雁阵中断哀怨的筝音切人心肠。词人以珠泪纷飞、筝声断续的形象比喻,传达出强烈的离别之痛和悲情之美。
19.
唯有秋来两行泪,对君新赠远诗章。
——唐·元稹《酬乐天叹损伤见寄》
唯有秋季来临之际洒下两行热泪,对着你新赠的远行诗篇感怀万千。诗人用季节更替与泪水交织的画面,表达对挚友离别的感慨和回应。
20.
怪底秦淮一水长,几多客泪洒斜阳。
——宋·文天祥《行宫 其二》
为何秦淮河水如此漫长,引得多少过客面对夕阳洒下无数眼泪?诗人借助秦淮河这一永恒流淌的意象,诉说着战乱之下人们的漂泊之苦和家国之悲。
图片
21.
临流莫洒离人泪,幸自滩声未苦悲。
——宋·杨万里《小滩三首 其二》
临水之际请勿轻洒离人之泪,幸而那潺潺滩声尚未蕴含悲苦。诗人以流水喻离情,劝慰自己或他人暂且忍住泪水,转悲为淡然。
22.
斯须收泪始能言,生自东都富贵地。
——宋·范仲淹《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斯须间收起泪水方能言说,生自繁华东都之地的我。诗人借迅速抑制情感的动作,表达出出身富贵却饱含沧桑的复杂心境。
23.
自古高才多寂寞,遗编读尽泪频挥。
——宋·周紫芝《乱後并得陶杜二集》
自古以来才子多孤寂,翻遍前贤遗著不禁泪水频频挥洒。此句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与个人际遇的感慨交织,勾勒出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哀思。
图片
24.
宫花有露如新泪,小苑丛丛入寒翠。
——唐·温庭筠《晓仙谣》
宫苑中的花朵挂着露珠宛如新滴的泪痕,丛丛绿树映衬着清冷的翠色。诗人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清晨宫廷的凄美景象,寓含深深的寂寞与哀愁。
25.
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
——唐·韦庄《庭前桃》
桃树上的露珠似湘女垂泪,无声无息中似乎陪伴着息妫的忧愁。此句通过自然景物寄寓了浓郁的人间悲剧色彩,赋予桃花以深沉的情感内蕴。
26.
湘波如泪色漻缪,楚厉迷魂逐恨遥。
——唐·李商隐《楚宫》
湘江波光如泣如诉,楚国冤魂随恨悠远。诗人以湘水比喻悲伤的流淌,传递着楚地历史深处的幽怨与哀思。
图片
27.
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
——唐·白居易《夜宴惜别》
筝弦断绝带来无尽悲凉,红烛垂泪不知为谁流淌。此句通过乐器与灯火的拟人化,传达了宴席散场后的离别哀愁与不舍之情。
28.
班姬收泪抱妾身,我曾排摈无限人。
——唐·元稹《乐府古题序 苦乐相倚曲》
班婕妤强忍泪水拥抱自身,她曾经历过排挤无数人的命运。诗句揭示了女性在宫廷斗争中的无奈与坚韧,展现了一种超脱的自我宽慰。
29.
嫁作江南国主妃,日日思归泪如雨。
——宋·周紫芝《越台曲》
被嫁作江南国主妃嫔,日复一日思归故乡,眼泪如雨般落下。词句描绘了一位被迫远离故土的王妃,其内心痛苦与绵绵思念跃然纸上。
图片
30.
两行客泪愁中落,万树山花雨後残。
——唐·李涉《京口送朱昼之淮南》
旅途中两行客泪于愁绪中悄然滑落,万树山花在雨后凋零残破。诗人以行人的眼泪与雨后残花暗喻人生旅途的艰辛与无常。
31.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唐·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零落飘摇的残花更添黯然神伤,两人分别时在江边垂下双行别泪。此句描绘了兄弟分离时的凄楚场景,借花的衰败与泪水的形象渲染浓厚的离愁别绪。
32.
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
——宋·苏轼《满江红》
衣上旧痕仍残留着往昔的苦涩泪水,眉间却因喜讯增添了几分红润色泽。诗人以对比手法展示生活的起伏变化,既承载过去的哀痛,又寄托新生的希望。
图片
33.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唐·李白《相和歌辞 猛虎行》
肝肠寸断并非源自陇头流水的阻隔,眼下的泪水也不为雍门琴音所动。诗人表明自己的悲哀并非外物触动,而是源自内心的深深忧郁与孤独。
34.
五岳惟今见南岳,北望乾坤双泪落。
——宋·戴复古《南岳》
五岳如今只见到南方的衡山,北望天地之间不由得双泪滚落。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怀揣家国之思,凝结成无法遏制的悲伤。
35.
佛子归真定何处,空令苦泪涨黄泉。
——宋·陈与义《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 其二》
佛子升天归真之处已不可知,徒留我们在人间空洒悲苦泪水直至黄泉。诗人面对挚友母亲的离世,流露出深深的怀念与无尽的哀悼。
图片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更多诗词类文章可以关注我们:荔枝姑娘诗词赋(微信公众号同名)
创作不易,喜欢的话,请关注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