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一线责任 让庄稼喝上“及时水”

南充新闻网讯(李钰琦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双早)时下正是水稻种植的关键时节,走进阆中市七里街道大堰社区,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赵大叔,最近秧苗长得好不好啊?引水渠都能正常使用了吗?秧田里的水蓄好了没……”
“感谢你们,都解决了,不少田里已经在插秧了……”
近日,阆中市七里街道纪工委书记颜浪来到当地水稻种植户赵大叔家,了解水稻种植保水落实情况。就在2个月前,赵大叔还一脸担忧,为今年的水稻种植发愁。
原来,大堰社区的农业用水主要靠升钟水库过境支渠来供应。虽然早些年实施了农业灌溉工程,村里通过修建蓄水池、山坪塘等设备,基本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过境渠已年久失修,加之蓄水池、山坪塘也漏水明显,雨水少时还会出现干涸现象,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灌溉需求。
经过深入走访,七里街道纪工委发现,“用水难”问题在当地并非个例。除大堰社区外,该街道下辖珍珠观村、连山寺村等地也不同程度存在缺水问题,给群众生产带来较大影响。
群众利益无小事。该街道纪工委随即将这一问题反馈给街道党工委,并督促有关村(社区)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治。通过2个月的督办整治,七里街道共整修田间灌排渠系3000余米,整治疏漏山坪塘5口,解决了50余亩的农田灌溉问题。
与此同时,阆中市纪委监委以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为契机,将农业生产用水问题纳入重点监督内容,紧盯农业农村、水务、气象等行业部门和乡镇(街道)落实“两个责任”情况,深入田间地头,靠前监督、一线监督,护航农业生产用水安全。
压实一线责任的同时,阆中市纪委监委还采取“室+组+地”联动方式,定期前往项目一线,实地查看项目实施、资金管理、交付使用、部门履责、干部作风等情况,严查农业生产用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监督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该市纪委监委针对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灌溉难、维修整治推进缓慢等问题,通过发出工作提醒、电话跟踪督促、约谈相关责任人等方式压实整改责任。截至目前,已发出工作提醒2份,电话督促10余次。
“水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将持续强化一线监督、一线压责,强化部门协作,推动监管与监督同向发力,确保庄稼喝上‘及时水’,排解群众‘缺水忧’。”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