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元档游戏本的CPU之争:i7-13620H对比R7 8845H

2024上半年游戏笔记本新品从之前的扎堆发布到现在的节奏放缓,市场格局基本趋于稳定,我们可以发现新锐品牌的加入让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价格的不断下探让5000元级的“入门”机型有了与以往“主流”机型相媲美的硬件配置。
现阶段不到6000元的预算,消费者就可以选择到满血版的NVIDIA RTX 4060 Laptop显卡,而在CPU方面不同品牌不同机型则还是有一定的区分——无外乎就是传统的Intel和AMD两大阵营。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在选择游戏笔记本时,对于相似价位的Intel和AMD两个平台往往举棋不定。
所以CPU的性能表现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在探求5000-6000元这个价位段谁具有更高性价比的关键所在。
为了抹除因硬件更新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让玩家在选购游戏本时思路更加清晰,笔者选取七彩虹隐星P15和七彩虹橘宝R15这两台拥有出色性价比的典型代表作为对比测试平台,看看两家处理器的实际表现。
测试平台介绍:
图片
本次对比测试的游戏本来自七彩虹品牌,它们的型号分别为隐星P15和橘宝R15。两者磨具相同,且除CPU不同外,其余硬件几乎一致。它们分别搭载英特尔13代酷睿i7-13620H处理器和AMD锐龙R7 8845H处理器。同时对比电商平台,这两款笔记本在价格上也极为接近(隐星P15售价5699元,橘宝R15售价5899元)。所以相信本次对比测试能够很直观体现在相同价格区间里i芯和A芯之间的性能区别,也可以给消费者在选购前提供一定的参考。
图片
图片
AMD平台采用了锐龙8000系列的锐龙R7 8845HS处理器,其为Zen4架构,采用TSMC 4nm FinFET工艺打造,拥有8核心16线程,最大睿频5.1GHz,L2缓存8MB,L3缓存16MB,TDP 45W,可配置功耗上限54W。从基本规格来看,它就是锐龙R7 7840HS的马甲,原本以为会有一些性能层面的提升,但是参数对比后才发现,除了现阶段噱头大于实际应用的NPU之外,锐龙8000处理器给人的感觉就是把锐龙7000的“7”改成了“8”。
既然AMD方面“不思进取”,Intel平台方面则可以开展降级攻击。其采用了上一代的酷睿i7-13620H处理器,共拥有6个高性能P核与4个高效能E核,16线程,最大睿频4.9GHz,L3缓存24MB,TDP 45W,可配置功耗上限为115W。
图片
显卡方面,两款产品都采用了NVIDIA RTX 4060 Laptop,其基于Ada Lovelace架构,具有3072个CUDA,8GB容量GDDR6显存,同时配备第3代RT Core和第4代Tensor Core,可以实现更好的实时光线追踪游戏体验,以及最新DLSS 3技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两者采用的内存规格也有所区别,酷睿平台的隐星P15为LPDDR5-5200,而锐龙平台的橘宝R15则为LPDDR5-5600。相信大家都了解,CPU在工作时只能对内存中的数据进行运算,内存是起到了一个临时接收并储存硬盘数据的作用,内存频率越高,数据中转的速度越快,延迟也就越低。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如视频编辑、3D建模等需要大量计算的应用中,内存频率的提高可以提升运行速度和计算能力。除此之外,一些对内存访问速度敏感的游戏,如大型开放世界游戏或实时策略游戏,会受益于更高的内存频率。因此抛开平台是否支持,隐星P15其实是有些吃亏的。不过这里可以提前剧透一下,内存频率上的劣势并没有限制其CPU的性能释放,相反的酷睿i7-13620H还凭借更强的性能补齐短板并超越了对手,我们继续往下看。
图片
在测试过程中,为最大限度的释放性能,我们将两台游戏本均设置为性能模式,风扇转速调为最大,并关闭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
基准性能测试:
图片
CPU-Z
首先看一下CPU-Z自带的基准测试。酷睿i7-13620H单线程分数为791.6、多线程分数为7259.6;锐龙R7 8845H单线程分数为570.3、多线程分数为7108.7。酷睿i7-13620H单线程领先幅度约39%,多线程领先幅度约2%。
图片
3DMark CPU Profile
3DMark独立的CPU Profile项目用于测试处理器不同线程下的性能,以更好的对应不同类型的负载。这其中的多线程成绩,代表了CPU在使用所有可用线程时的全部性能潜力,对应的实际使用情况是在游戏中的多线程工作负载中,单线程分数则是CPU的基础测试,也就是以往总会测的单核性能。不过3DMark表示在现实中的使用场景中,多线程分数更符合实际性能的参考,也建议用户在选择CPU时需要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去关注多线程的成绩。在此项测试中,酷睿i7-13620H单线程成绩较锐龙R7 8845H领先2%,多线程成绩领先约6%。也就是说在游戏进程中酷睿i7-13620H的性能更强。
图片
Cinebench R20
再来到测试Cinema 4D渲染性能的Cinebench R20环节,酷睿i7-13620H单线程分数为714pts、多线程分数为6608pts;锐龙R7 88345H单线程分数为690pts、多线程分数为6318pts。酷睿i7-13620H单线程领先约3%,多线程则领先约5%。
图片
Cinebench 2024
新版CineBench 2024不再采用先前的标准渲染器,而是转向使用Cinema 4D的默认渲染引擎Redshift。测试都将采用相同的渲染算法和场景文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酷睿i7-13620H单线程分数为111pts、多线程分数为880pts;锐龙R7 8845H单线程分数为104pts、多线程分数为877pts。酷睿i7-13620H单线程领先7%,多线程两者几乎持平。
图片
GeekBench 6
Geekbench 6大幅弱化了CPU单核跑分的重要性,酷睿i7-13620H的多线程性能领先锐龙R7 8845H约27%,单线程领先8%。
游戏测试:
接下来进入本次测试的重头戏——游戏性能测试,相信这也是大家购买游戏本最为看重的一个指标之一,也是大家使用游戏本的主要场景之一。考虑到RTX 4060的强劲性能,笔者将分辨率设置为两款笔记本所能支持的最高分辨率,游戏全局画质设置为最高,以此来模拟玩家实际使用这两款笔记本的场景。
图片
赛博朋克2077
首先来看二者在《赛博朋克2077》中的表现。我们采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测试,这个游戏将光线追踪效果打开后确实很吃配置,不过还是能看出搭载酷睿i7-13620H的隐星P15有着一定的优势。
图片
古墓丽影:暗影
在《古墓丽影:暗影》的测试中,隐星P15进一步将差距拉大,其平均帧数在150 fps,而橘宝R15则是126 fps。从双方帧数来说,虽然应对这款游戏都不在话下,但就测试角度来说,酷睿i7-13620H处于绝对的领先位置。
图片
地平线5
《极限竞速:地平线5》测试依然通过游戏自带的Benchmark进行,同时,Benchmark测试结果除了有具体帧率数据统计,而且还有散点图和曲线图展现,非常直观和专业。虽然两者的帧数成绩十分接近,但查看散点图也可以发现一些两款CPU的性能区别。
散点图和曲线图中蓝点代表CPU预算出的画面,这些画面将交由GPU进行渲染输出,黄点则代表GPU渲染出的画面。
图片
酷睿平台
图片
锐龙平台
反观锐龙R7 8845H的测试结果,蓝点明显更贴近于黄点,这就说明GPU在完成CPU分配给它的任务后还留有余力,这时候CPU就成为了游戏中的性能瓶颈,从而限制了GPU的发挥。虽然在平均帧数上看似一致,但在实际游戏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卡顿和掉帧,从而影响游戏进程。
坦克世界
在《坦克世界enCore RT》Benchmark测试中,酷睿i7-13620H依然保持着更出色的帧数表现。
图片
DOTA2
最后来看一下二者在《DOTA2》中的表现,该测试采用第一个人视角的录像模式进行,用MSI Afterburner记录15分钟的战斗场景帧数,得出平均帧数。整个过程中,前期两者的帧数差距并不大,但进行至中期之后,对战双方爆发团战更加频繁,随着技能的增多,CPU的运算压力变高,隐星P15成绩为172.9 fps,橘宝R15为162.1 fps,虽然这两颗CPU都能保证游戏顺畅,但酷睿i7-13620H有着更优秀的帧数表现,所以在面对更复杂的游戏场景时,它能保障稳定的帧数波动,让游戏过程更流畅。
生产力性能测试:
虽然这两款笔记本定位于游戏,但想必它们的用户群体也渴望更多,在娱乐之余也会处理一些学习或者工作上的事项,所以对游戏笔记本进行生产力测试也成为可能。
图片
PCMark10应用程序
PCMark 10 含有一整套全面的测试项,涵盖现代办公场所中的各种任务,是被广泛认可的计算机综合性能测试软件,除了处理器以外,内存、显卡、固态硬盘性能也会影响分数。此测试环节,调用PCMark 10中Word、Excel、PowerPoint、Edge进行测试,可以衡量现代办公条件下设备的实际性能。
酷睿i7-13620H在此测试环节中得到了16903的总分,其中Word为8081、Excel为33136、PPT为15254、Edge浏览器为16522。
锐龙R7 8845H得到了14246的总分,其中Word为7915、Excel为25357、PPT为13424、Edge浏览器为14977。
可以看到,酷睿i7-13620H全面领先,整体分数要比锐龙R7 8845H高1177分,领先了19%。
在Word、Excel、PPT、Edge这四个项目分别领先了21%、31%、14%、10%。
图片
Crossmark
CrossMark是一款生产力测试工具,包含生产率、创造性、反应能力三个维度,其理论性能测试能较为客观的反映出实际使用中的性能体验,它并不是全线程满载运行的测试,这与普通用户日常实际使用中的大部分时候情况相同,也是最能代表平日办公的状态。
酷睿i7-13620H总体分数为1740、生产率分数为1696、创造性分数为1806、反应能力分数为1682;与之对比锐龙R7 8845H总体分数为1603、生产率分数为1569、创造性分数为1772、反应能力分数为1265。与上面的PCMark10应用程序测试类似酷睿i7-13620H也是全面领先。
图片
PugetBench PR
Pugetbench是Puget System推出的基准测试插件,其中PugetBench for Premiere Pro是对4K 150Mbps规格的视频进行回放、调色后回放、视频到处、加特效后回放、加特效后导出等复杂测试,最终得出一个基准分数。结果如柱形图所示,酷睿i7-13620H相较锐龙R7 8845H有着7%的领先优势,其更强的性能在面对繁多的剪辑任务时能带来更高的效率,节省更多的时间,这对于行业工作者来说,也是二者差距最大的地方。
图片
SPECviewperf 2020
最后是针对专业工程的综合性能测试程序SPECviewperf 2020。该程序会模拟测试众多工业设计或专业应用软件,主要包含针对三维设计的MAYA、3ds Max,针对工程模型/医疗等应用设计的SolidWorks、CATIA、Siemens NX 、Medical、Creo(Pro/E)等软件的性能模式测试。所以选购专业工作站或者专业显卡的用户也都会关注这些项目测试。
可以看到在常见的3dsmax、MAYA、snx等行业软件上酷睿i7-13620H有着更加优异的表现。对于处在这些行业的人来说,一颗多核性能强劲的CPU能够带来更快的渲染速度,这就意味着更高的效率,和更流畅舒服的生产力办公体验。
烤机测试+续航测试
在玩游戏的时候,高负载是免不了的。那么两款产品在高负载下的性能释放表现如何呢?下面的烤机测试将为大家揭晓答案。为了在榨干整机性能的状态下了解CPU的真实释放,接下来使用AIDA64 FPU和Furmark进行双烤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隐星P15和橘宝R15的模具完全相同,所以理论上散热能力上二者相同,对性能释放的影响也一致,这有助于我们对比两个平台下CPU的极限性能。
图片
酷睿平台
图片
锐龙平台
双烤15分钟后,隐星P15的酷睿i7-13620H功耗稳定在46W,P核心频率3.2~3.3GHz,E核心频率2.6~2.7GHz,温度82℃,NVIDIA RTX 4060 Laptop GPU的功耗为91.54W。橘宝R15的锐龙R7 8845H功耗稳定在29.9W,核心频率4.45GHz,温度68度,GPU的功耗为85.88W。
可以发现,在相同模具、相同室温下,酷睿i7-13620H处理器46W的释放表现远高于锐龙R7 8845H的29.9W。虽然前者温度更高,但是按比例换算,相同功耗下锐龙R7 8845H的温度会更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锐龙处理器的小封装会带来积热问题。与此同时,该问题也在影响着GPU的发挥。我们能够发现在酷睿平台上,NVIDIA RTX 4060 Laptop的释放会更高,而在锐龙平台则不得不做出降低功耗的妥协。
图片
分数越高越好
性能释放更极限,那么电池的续航时间会否相应的缩短呢?答案是否定的。在PCMark 10的现代办公的续航测试中,此环节将电源模式更改为“最佳能效”,为保证正常观看屏幕,亮度更改为50%。得益于英特尔对核心的明确分工以及出色的电源管理技术,采用酷睿i7-13620H的隐星P15给出了约5小时的成绩。
总结:
在不少人看来,玩游戏首先考虑的是显卡性能,就能解决一切不流畅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此。处理器性能强弱,同样可以对游戏体验产生实质性影响。
相对于显卡而言,处理器的重要性其实要更高一级。虽然新一代游戏引擎也许能够交给GPU来渲染大部分场景,但依旧拥有很多玩家的经典游戏仍然会通过CPU来加载,尤其是开放世界游戏中的大场面,众多繁杂的景物、建筑物首先要接收CPU的命令,然后CPU再通过DX接口协议允许GPU去渲染阴影、反射、光线等特效。只要场景还在,CPU就会一直运行这些负载,因此并不是所有游戏在提升显卡之后都会变得更加流畅,有很多游戏对于处理器性能的要求反而更高。
通过今天的测试,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面对最新一代的锐龙8000处理器,Intel的优势依然在延续,无论是网络游戏还是3A游戏,它都能带来更好的帧数表现,因此CPU性能对于游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5000-6000元这个价位段上,搭载酷睿i7-13620H的游戏本不仅仅是价格下探,性能表现上的更胜一筹,令其在面对“换皮”的锐龙R7 8845HS时更具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