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观|荷处香风举 曲院佳酿醇

窦皓
当南宋的酒香,穿越千百年光阴,熏醒今夏第一朵荷花时,铺洒在水面上的金光穿过桥洞,光芒万丈。微风吹拂,混着荷香与酒香的空气里,荷叶粉蒸肉作为一道时令美食被端上初夏的餐桌——这是独属于杭城的夏日“小确幸”。
除了赏花看景、品味美食,夏天来曲院风荷,饮一壶佳酿,钻进宋韵的院子里摘一句风雅诗词,倒也是宋人肆意美好的生活情趣。
(一)
“春则花柳争妍,夏则荷榴竟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玉。四时之景不同,而赏心乐事者亦无穷矣。”四季不同,景致各异。曲院风荷彰显的便是这西湖十景中的夏韵。
初夏五六月,荷花还不到火候,此时的曲院风荷是绣球花的天下。这种绣球花叫“无尽夏”,生命力旺盛。正如她的花语象征着“永恒”一样,有的绣球花花期长达一整个夏天。
一团团、一簇簇,争先恐后、连成一片。漫步绣球花开的曲院风荷,整个园林以绿为底色背景,蓝色紫色粉色为画笔,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展现在旅客眼前,清新可人。
盛夏七八月,荷花神睡醒了,曲院风荷的游客亦是络绎不绝。池内种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还有叶片直径一米多的大王莲和几厘米的碗莲。曲院风荷以荷花、睡莲等植物为主景,辅以夏日熏风和曲折庭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丰盈明艳的夏日湖景,尽收眼底。
图片
曲院风荷内的荷花。窦皓摄
访荷也是有秘诀的,清晨和傍晚最合时宜。人们常行舟于放鹤亭,于岸上藤椅中躺下,尝藕粉,品新茶。好一个清风徐来,荷香欲醉,光阴悠长。
一天之内,时辰不同,景致各异。曲院风荷的“夏日限定”,除了盛放的绣球花和娇嫩的荷花,还有一大奇景。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湖面上,一束金光穿过桥洞延伸出来,点亮了这座掩映在树影下的古桥,桥似一弯金色的弦月映在水面。早晚温差大,水面上氤氲的雾气也被阳光染成金色,随风而动。水里几只活泼畅快的小鸭,追着光游来游去,水面泛起涟漪。岸上,则是早已等候多时的游客。
“乔月如马,晨光似箭,金雾浮水波,桥洞鸳鸯合。”夏日晴好静谧的清晨,这是曲院风荷赠予人们隐秘又盛大的欢喜。
(二)
风景如画的曲院风荷,前身是南宋的官酿酒坊,不仅有十里荷香,更有酒香。除了赏景访花,南宋御酒文化坊也值得一去。
据说,八百年前“曲院风荷”就已经存在。南宋时,酿酒业十分发达,当时杭州城内就有大酒楼29座,其中官营11座,民营18座。簪花、饮酒、品茶、熏香、读诗……杭州城山水滋养着的东方美学文化,流传至今。当时,湖西往灵隐去的路上颇为热闹,沿路寺庙园院林立,最出名当数这个官酿酒坊。
为何偏偏选择在此酿造官酒呢?
图片
西湖的荷花美景。窦皓摄
酿酒的水质十分重要。古人看来,曲院风荷金沙涧一带水质佳,甘甜清冽,适宜用来酿造御酒。《西湖游览志》《名胜志》中有记载:“宋时取金沙涧之水,造麯以酿官酒。”金沙涧原是湖西山水流入西湖的溪口,溪上长满荷花,潺潺溪水,处处荷塘,山风吹过时,荷香、酒香醉人。
原因之二,便在于这曲园特殊调配的荷香酒了。传闻曲院的酒曲是加入了荷花粉制作而成,酿好的酒十分清香,别具特色,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都爱喝。
据《西湖传说》记载:南宋初年,正是盛暑时节,一位书生来曲院游览,酿酒老师傅请他喝“荷香酒”,连饮三杯后,那书生连呼“好酒!好酒”,并索纸笔,当场泼墨添彩,几笔功夫,片水墨荷跃然纸上,一并题上“麯院荷风”四字。读书人走后,酒监来看画,方知书生正是南宋著名宫廷大画家马远。此后,曲院酿的“荷香酒”名声大振。
后来,湖西渐渐淤积,成了农田或沼泽,“曲院”废弃,“曲院风荷”一景湮没。康熙三十八年,“麯院荷风”在新址获得重建。康熙皇帝游览后,看到红白荷花绵延,提笔将“麯院荷风”改为“曲院风荷”。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夏日,躲进南宋的院子里,随手一摘便是南宋的诗词。且不妨饮一壶这南宋的酒,丝丝入喉,荷香肆意,一杯足以慰风尘。
(三)
宋人的生活,有酒有花有诗词,已然风雅动人。然而,这曲院风荷还别有妙处。
清康熙时改为的曲院风荷,还在东面建造了迎熏阁、望春楼,西面建复道重廊。此处荷花甚多,每到炎夏季节,微风拂面,阵阵花香,清凉解暑,令游人流连忘返。
荷花如醉,暖风似酒,佳景飘酒香,美酒需佳肴,心灵手巧的厨师从绝妙佳景中得到启发,适应夏季时令斟酒赏景游客的需要,创制了既可下酒又可下饭,亦可作点心的传统菜肴。
一道杭州名菜“荷叶粉蒸肉”便发源于此。
为了保留清香,正宗的荷叶粉蒸肉需选用曲院风荷的鲜荷叶,将香米粉炒熟备用,选取肥瘦相间的猪肉放入各味调料进行腌制,入味后,用鲜荷叶包裹起来蒸制即可。待出锅,肥肉部分晶莹剔透软糯而不腻,瘦肉部分口感韧劲而不柴,浓郁的肉香并伴有淡淡的荷香,佐以凉拌小菜,配上一壶小酒清茶,别有滋味。
“曲院莲叶碧清新,蒸肉犹留荷花香。”如此山水养人,难怪苏东坡贬谪江南,寄情山水的日子里,还不忘发明“东坡肉”了。
既然有人能想到用荷叶蒸肉,自然也会有人想到用荷叶烧鸡。
杭州的荷香叫花鸡,用的是“曲院风荷”的同款鲜荷叶。做法也很相似,选用嫩鸡,先用调料涂满全身,入味后用新鲜荷叶包裹,再荷叶外层裹一层厚厚的泥巴。制作叫花鸡的泥巴,往往带有土腥味,用酒来去除再合适不过,因此也叫酒坛泥。
可别小瞧了这泥!这是绍兴用来封酒坛的黄泥。当然,用来和泥的酒同样讲究,用的是绍兴的绍酒。等到荷香叫花鸡出炉,撕开表皮,油脂迸发,汁水奔涌,雪白嫩肉冒着热气,骨缝间都浸润着荷叶和黄酒的香气,甚是诱人。
美食山水,诗书酒茶。从古至今,人们善于发现大自然的美,善于创造生活的美。理想生活中,蕴含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朴素和谐的生态观。已然立夏,五六月的杭州,花事繁忙,风暖薰人,曲院风荷迎来了又一次的绽放。
(谢颖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