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出击16年,比亚迪储能何以掉转枪头杀回国内?

图片
【摘要】比亚迪储能辗转16年,从国内走出海外,又于近几年重新重视国内市场,这中间,不仅透露着一众国产储能厂商苦心经营的辛酸,也预示着储能行业继续发展的道路。
回顾比亚迪储能的发展道路,就是看到储能行业“双循环”变化规律的过程。
从整个国内市场发展的方向上看,行业的终极必定依靠多家之言。
以下是正文:
2023年的业绩出来了,王明所在的储能业务部门收获了超过300亿的营业额,这是近年来业绩最好的一年。
但如果从这个集团的业绩来看,这300多亿的数字只是比亚迪全年总营收6023.15亿元的二十分之一。而储能业务又属于弗迪电池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是电池三大业务的其中一个,其余两个板块是动力和消费电池。
从体量上看,储能介于消费板块和动力电池板块之间,能调度的集团资源并不多。
但就是比亚迪旗下这样一个相对较小类别的储能业务,2023年储能电池也已经达到28.4GWh的出货量,位居国内第二。
更重要的是,从最初发展至今,比亚迪储能和当前诸多国产厂商一样,调用资源不多的情况下,不断在飞速变化的储能市场寻找机会,从出海到回归,经历多轮转向。
这一储能行业的变化与我国长期以来施行的“双循环”战略不谋而合。基于2010年前后的历史节点,储能行业的发展是一个不能在国内封闭解决的问题,海外更加成熟的电力交易市场是打磨一众厂商的好机会。
随着国内需求逐渐被调动,政策逐渐完善,“国际大循环”实际上在向“国际国内双循环”转移,这一期间,包括比亚迪储能在内的厂商开始思考如何解决逐渐增长的内生需求,将重心回归内地。
基于此,比亚迪储能历经十余年的“双循环”战略中,一定也有国产储能厂商想要找寻的答案。
01
做储能的初心是服务汽车项目
2008年,比亚迪宣布成立电力科学研究院,专门负责电池储能、微电网等新能源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最初,储能业务实际是和充电桩一起进行的。更确切地说,是为了配套电动车的充电桩才产生了做储能业务的想法。
截至现在,比亚迪集团除了电子业务板块,其它的业务也基本都是以汽车为核心。早期,做储能产品的电池部分是通过渠道回收的车用电池,或者一些返修的电池包,将拉回来的电池包拆开之后重新分一次容,把容量接近的放在一起就可以做储能产品。
彼时,全球的储能电力项目还比较小,兆瓦级别已经算是大项目了。与大多数储能商一样,比亚迪储能最开始接的多为政府示范储能的项目,这期间,地方政府和部分相关机构为国内的储能项目建立实际上提供了不少有利条件。
2009年,比亚迪建成坪山1MW储能电站,这也是其首个储能电站。与此同时,其200kW移动式储能示范电站验收完成。
2010年,比亚迪与中国南方电网MW级商用电池储能电站项目签约,出售给中盛光电的100kW储能系统验收成功,这是比亚迪第一个储能系统产品。
图片
时至今日,尽管储能政策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还存在各类特异性问题,也因此带来了不少内卷和杀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内产业发展的初期,是一个个小项目撑起了每家厂商不断尝试的信心。
当然,相应的,这部分项目更像是提供一个机会,并没有多少利润。
据一位储能行业从业者回顾,彼时,国内虽然有项目,但规模小、数量少,好不容易有机会做一个项目,还属于示范或科研性质的,对于一众需要利润空间继续扩展的玩家来说,吸引力虽然强,但做了也并不能有什么效果。更何况,很多类似的项目甚至只提供机会,企业做了还亏钱。
与此同时,海外的商业模式则发展的更加清晰。
最早发展的是英国和美国,英美电力市场和电力交易的改革较早,很早就催生了市场化需求。英国主要用于调频,直到现在,英国一直有一个完善的市场模式可以盈利。
2000年之后,随着风光发电的比例提高,储能逐渐变成刚需。风光发电的投资商与财团因为市场够大,能容纳更多的资金,愈发在海外发展起来。
图片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电池很贵,1Wh超过10元,但是海外买了比亚迪储能产品的用户依然能有盈利空间。
因此,一众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储能厂商将目前投入海外市场,虽然项目都不大,但是利润情况却很好,通过一年几百、几千万的持续,不断迭代自家的产品。
02
海外与国内的收束十年
2011年,比亚迪首个对外出口的集装箱式4MWh储能系统美国雪佛龙出货,成功打开国外市场。
2014年,比亚迪首个调频储能电站在美国PJM实现并网发电,签约63MW储能项目订单。全球最大用户侧铁电池储能电站在坪山比亚迪落成(项目规模20MW/40MWh)。
图片
据一位海外市场从业者回忆,当时海外的用户画像普遍为电力公司,或者有政府入股的公共事业。2000年之前,英国很少有民间资本投资储能市场。
从这一点看,海外与国内有所类似,电力市场一直都比较封闭,其他的资金并不好进入,需求也没那么多,大批资本难以进入操作。
但在选产品时,海外相对客观。事前先挑4-5个品牌发邀请函,如果对方愿意,双方就根据该品牌出具的方案进行技术交流。一般情况下先不谈价格,双方技术交流没问题后再进入谈价阶段,而在利润方面给了品牌方足够的空间。
付款条件上相对更有保障,严格按合同执行,对于质保则采用保函方式把关,一旦爆炸就要按照合同条款严格进行赔偿。但从实际效果看,爆炸已经是一个很低的底线条款,对厂商来说几乎没有太大压力。
正因如此,许多厂商在过去十年中纷纷奔向海外寻求更高的利润,而海外更成熟的市场机制和筛选机制也反过来磨炼了这部分厂商的技术能力,由此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在调研的大多数厂商口中,海外都是一个值得争抢的蓝海市场。
彼时比亚迪电池事业部的某领导也曾明确表示过,暂时不做国内储能生意。
转机出现在近两年。
2022年初,国家在储能方向的政策力度大了起来。尽管国内的大储市场、电网侧与电源侧大部分还处于亏钱状态,工商业储能已经在国内有了比较清晰的盈利模式。包括江浙一带、广东等地从去年至今已经有了明确的峰谷套利模式,相较而言,海外的工商业储能则还处于萌芽状态,背后也没有太多相应的需求。
图片
恰逢比亚迪现储能事业部总裁尹小强上任,比亚迪储能开始逐渐转向国内市场。
03
国内市场的内卷与曙光
尽管国内有着充足的市场大盘,但真正实现优质的供需对接仍然需要制度和规则上的磨合,这是一众供应商们最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一众中小型厂商来说,账面上逐渐积累起来的应收账款就足以使一众老板头疼。
一位相关人士向我们透露,由于欠账主体是电力系统,很难开口,总不能为了几千万的项目经费去状告客户,后面也不好做生意。唯一的办法就是慢慢磨。
据其透露,公司2022年在某南部省份有一个项目,账款交接就存在困难。方式该项目公司运营也并不好,有了营收就能拨出两三万还款。
因此,各家厂商无论是和五大六小还是其它厂商合作,真正落地储能项目的时候,还需要看这个电网落在当地的实际情况。
具体付款时也有所不同。
一位从业者透露,目前比亚迪储能做国内项目是“3331”的付款模式,签合同是付30%的预付款,发货前再付30%的发货款,到货验收之后付30%的验收款,剩下的10%(有时为5%)一般是在稳定并网运行半年或者一年内付清。
整个流程进行下来,时间线并不短,对于其它体量更小的储能厂商来说,资金压力会更大。
当然,这个过程中,政府的项目方也承担着不小的运营压力,双方都希望通过博弈更好地实现自身利益,更进一步的信赖可能还要市场继续运行几年。
但隐患也是存在的。业内人士表示,还是会有一部分厂商选择在质保上钻漏洞。储能产品方面,质保期是20年,但国内新能源风光配储目前的调用率比较低,仅为17%左右。
于是,一部分厂家在赌客户在这个生命周期内用不到,因此,一些低价的储能产品也难免意味着减配。
诸如比亚迪储能之类的头部厂商,则更多会在安全问题上下足功夫,但当去年以来的储能内卷压力席卷所有厂商时,真正面临生存难题时,难免不会有人去钻这一空子。
值得注意的是,据相关人士透露,今年以来,国央企在采购策略上有了较大转向,核心点是不敢追求低价了,逐渐由价格向价值转变。
因此,尽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业内就逐渐兴起杀价舆论,今年的价格虽然在拼,却也拼的没那么凶,不过竞争的激烈程度的确是空前的。
04
尾声
储能厂商有时无关于大小,从企业竞争的角度,达到一定基准线之后,更多在于如何找准市场需求,做出最顺应趋势的需要就能稳住阵脚。正如那句经典的台词“潮头之上风光无限,诱惑无限,但也风险无限,就看你如何把握”。
16年间的储能产业发展史,也是整个行业由“国际大循环”逐渐走向“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演变史。
随着国内新能源政策的逐渐落地与内生需求的逐渐增长,国内市场正逐渐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争之地。在此之前,“外循环”已经实现了产业发展初期的增长目标,而在当前阶段,“内循环”则应需而生,带动新能源厂商实现进一步增长。
而正是多次辗转于海外和国内市场,才逐步形成了如今的“双循环”格局。
但从整个国内市场发展的方向上看,储能的发展需要多家之言,不仅要顺应各家企业的发展态势,更要有足够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从底层技术上讲,还需要一众新能源行业的顶尖学者攻坚克难。
储能行业的“双循环”阶段,各方的角色都比以往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