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心灵愈站 | 20岁儿子毕业后游手好闲5年 心理专家:培养孩子“能力感”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30日讯 如今已经20岁的小炜(化名)5年前中专毕业后一直在家游手好闲,他性格极其自卑敏感,不敢交朋友,更不敢去找工作。
面对如此情形的孩子,陈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儿子唠叨管教,却像一拳打在棉花上,让陈女士深深地陷入无力之中。
图片
资料图:配图与本文无关
对于小炜的“躺平”行为,纽扣教育家庭的心理咨询师吕田勇老师做出以下分析和解读:
小炜爸爸有暴力倾向,孩子一调皮捣蛋,他就又打又骂。暴力中长大的孩子不擅长人际交往,他们会不自觉地对身边的人怀有敌意,但又会因为有负罪感,而去压抑敌意,进而产生矛盾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没有办法高兴起来,总是害怕别人别有用心,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害怕,和谁在一起都没办法放松,和谁在一起都觉得不愉快。你怎么看孩子,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妈妈要学会放下焦虑和强势,让爸爸更多地参与到教育中来。爸爸的力量感能够极大地给孩子支持,做他成长过程中的“大后方”。
为了改变孩子的“躺平”“摆烂”行为,指导老师建议家长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首先,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父母能做的只是,让他学会为自己的人生承担责任,找到自己内在认同的人生价值,获得独自勇敢前行的动力。
其次,培养孩子的“能力感”。学着信任孩子,给他自由,包括失败的自由,认识自我的自由,找到自己内在动机的自由。
(本文系真实案例,文中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闪电新闻记者 刘国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