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汉代“石上史诗”,武梁祠画像石珍贵拓片来沪展出

图片
历经千年风雨、入选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武梁祠,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人们走进华夏文明的少年时代。这座被誉为汉代“石上史诗”的家族祠堂,如今以全新的姿态在上海揭开神秘的面纱。
为了更好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奉贤区图书馆携手上海艺术品博物馆,重磅展出武梁祠画像石的珍贵拓片作品。“‘大风起兮云飞扬’——武梁祠画像中的汉代世界特展”5月30日在奉贤区图书馆开幕。
武梁祠,全称武氏家族祠,其画像石雕工艺精湛,内容生动丰富。这些画像可以分为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社会生活三类,构成了一个万物相生的汉代世界,体现着汉代对人与人、人与神、以及人与万物关系的思考。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及石雕艺术的珍品,自宋朝起,就有以欧阳修、赵明诚为首的学者对武梁祠展开深入研究。到了近代,更多中外学者纷纷加入武梁祠研究的行列,探寻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价值。1961年,武梁祠与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等一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次展览将分为“神祇祥瑞:民俗神话的瑰丽想象”“帝王名相:威严深沉的雄浑气魄”“忠义侠肠:贤人志士的高洁风范”“金戈铁马:烽火岁月的铿锵之歌”“民生万象:淳风乐土的多元记录”五大板块,由天上至地上,从想象到现实,全方位展示汉代人民的生活与精神图景.
在第一板块中,一幅幅极具戏剧张力的图画,让人仿佛置身于满是神灵祥瑞的仙山琼阁,生动地展现了汉代世界人们对于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无论是灵动繁盛的祥瑞、行走于昆仑的西王母东王公、人身蛇尾的创世神灵伏羲女娲,还是巡行天际的风伯雨师,都以其瑰丽的形象和深邃的寓意,让今天的人们体验汉代人民对天地万物起源的独特理解。
图片
在第二板块中,观众可以感受到神农尝百草、黄帝造兵井田、大禹治水等历史人物的威严与智慧。这些画像不仅展现了帝王的雄才大略,也体现了汉代人民对忠臣贤人的崇敬。先王名士带领华夏民族一步步从远古走来,向未来走去。当人们欣赏着石画像对仁君忠臣的传神演绎,了解着汉代人民深沉的精神世界时,如同拥有了一把见知兴替的标尺,烛照着历史的漫漫时光。
图片
走入第三板块,诸多能人争相亮相,粉墨登场。从先贤烈士到孝子列女,展现了贤人志士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无论是孔子拜老子、闵子骞失棰等历史场景,还是荆轲刺秦王、专诸刺吴王等刺客故事,栩栩如生的历史场面都传扬着汉人“孝仁节勇,尊贤爱士”的精神内涵。穿越历史场景,让人们感受仁义达道的贤德风范,与贤士豪杰视线相汇,精神相融。
图片
在第四板块中,巨幅拓片作品“水路攻战图”展现了汉代战场的壮观景象和英勇将士的风采。无论是骑兵将士的冲锋陷阵,还是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战斗场景,都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耳边激荡起壮志昂扬的擂擂战鼓,用心感悟着穿越千年的历史回响。
图片
第五板块则展现了汉代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和淳朴的民风。无论是庖厨中的忙碌有序、楼阁燕居中的彬彬有礼,还是盘鼓舞中的飘逸洒脱、六博棋艺的智谋较量,都以其生动形象的刻画,传达出古人平凡生活中追求的宁静与和谐。
图片
据介绍,奉贤地处“吴头越角”,作为“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人文之乡,早在先秦时期就涌现了言子(子游)这样享誉华夏的崇文重教文化先贤。历代以来,这里弦歌不断,通儒辈出,与拥有孔门弟子群像图的武梁祠有着天然的精神渊薮。
“我们期待通过展览,让观众从画像石拓片中探索汉代世界,开启一场回溯汉文化的奇妙之旅,进一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主办方相关负责人透露,展览将持续至7月30日,展期内还将配套推出传拓技艺体验等系列活动。
  作者:李婷
文:李婷图:主办方编辑:宣晶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