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在渝成立国内首个工作站 将研发推广肿瘤早筛技术

华龙网讯(记者 林楠)5月30日早晨,重庆大学图书馆7号会议室座无虚席,连走廊上都站满了学生。主席台上,正在做演讲的是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欧洲科学院院士、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伦茨·克劳斯(Ferenc Krausz),学生们屏息凝神,45分钟的演讲,他们不舍错过一秒。重庆大学为费伦茨·克劳斯颁发了荣誉教授聘书。与此同时,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与费伦茨·克劳斯共同合作成立的诺贝尔奖工作正式揭牌。
图片
费伦茨·克劳斯分享了国际前沿的物理学知识。华龙网记者 陈洋 摄
费伦茨·克劳斯教授出生于匈牙利,是欧洲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奥地利、匈牙利、俄罗斯科等多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超短脉冲激光技术、阿秒物理学、高场物理学等。
2023年,因费伦茨·克劳斯教授和研究团队首次成功生成并测量了阿秒级的光脉冲(一个阿秒是十亿分之一秒),并利用阿秒光脉冲实时跟踪原子和分子中电子的运动,成功对基本电子运动过程进行了实时观察,如电荷传输、隧道和光电效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该技术还可用于量子计算机、超导体及医学等领域,如恶性肿瘤的早期检测和治疗等。
图片
费伦茨·克劳斯受聘重庆大学荣誉教授。记者 陈洋 摄
基于此,工作站的建立将有力促进重庆大学和三峡医院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为加速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这将是他在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工作站”,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副院长印明柱并表示:“他关注的领域就是肿瘤早期诊断,那么本身我们团队也是在这一块做了很多年的工作,相信这样的合作会在这一领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印明柱介绍,费伦茨·克劳斯所研究的这一技术和现有的癌症早筛方式截然不同,“将物理学应用到了医学领域,是全新的技术,患者的花费很少,筛查的精确度更高”。费伦茨·克劳斯在演讲中也提及这一点,通过样本监测得出,这一技术对癌症一期的筛查精确度达到60%-65%,对癌症二期、三期的筛查准确度则达到80%甚至更高,而一次筛查大概只需要花费几十元人民币。
下一步,双方将共同推动合作,将先进技术引入医学领域,特别是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眼部疾病治疗等方面。费伦茨·克劳斯在现场表示,这一技术的肿瘤早期筛查,有望在一年半左右落地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