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讲座|卡夫卡:百年经典与永恒困境

图片
北京|龙舟少年歌——十月少年文学名家创作分享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0:30-12: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二楼SKP RENDEZ-VOUS
嘉宾:刘滢( 儿童文学作家)、冷林蔚( 《十月少年文学》副主编)、隋晓龙(摄影师、艺术家)、石帆( 儿童文学作家、《十月少年文学》编辑)
6月1日上午,我们特别邀请了儿童文学作家刘滢,《十月少年文学》副主编冷林蔚,摄影师、艺术家隋晓龙,儿童文学作家、《十月少年文学》编辑石帆,做客SKP-S,浅谈家长如何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美育方面的引导,同时围绕“龙舟”主题指导孩子进行绘画创作。
图片
北京|柿柿如意:中国人的吉祥“画”——《应物而祥》新书发布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朝阳区东三环南路88号首都图书馆A座二层报告厅
嘉宾: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余辉(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柿”因与“事”谐音,故常常和柏枝、百合、橘或如意并列,有“百事大吉”“事事如意”和“百事如意”之意。因其所蕴含的吉祥寓意,“柿”在明清以来的“岁朝图”中便时有出现,甚至充当了画龙点睛的角色。所谓“岁朝图”,因其为迎接新岁而绘制,故多被冠以“岁朝图”的名称。在现存清代绘画中,明显具有“岁朝图”模式的花鸟画不可胜数,但在这些花鸟画中,出现“柿”的作品却是可以统计的。《应物而祥》作者朱万章将对这些带有“柿”图案的“岁朝图”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从中窥见清代花卉画的嬗变与演进,以及宫廷文化与市井文化的交融。
图片
北京|时代之响与人间生活——张楚《云落》新书首发活动
时间:6月1日(周六)14:30-16:3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4楼SKP RENDEZ-VOUS
嘉宾:李敬泽(批评家、散文家)、格非(作家、清华大学教授)、张楚(作家)
《云落》是张楚的首部长篇小说,是一个县城女人的生活史、心灵史,也是一部中国县城的发展史、变革史。6月1日下午,我们邀请了著名批评家、散文家李敬泽,著名作家、清华大学教授格非,著名作家、《云落》作者张楚,以及媒体人、主持人魏冰心,做客SKP,他们将带领我们走进云落,走近那些在暗夜中如花绽放的人间生活,倾听“云落”的时代回响。
图片
北京|迂夫司马光的“多面”人生:《宽容与执拗》新书对谈
时间:6月1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朝阳区光华路5号院1号楼二楼建投书局
嘉宾: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北京大学宋史专家赵冬梅在新作《宽容与执拗》一书中自司马光的家世渊源追溯而起,将其初入仕途至崭露头角,再至成为股肱之臣,乃至走上宰相高位进而影响宋代历史走向的人生经历进行了细致讲述。通过对这一关键人物人生轨迹的描写,我们既能看到时代如何滋养、培育、塑造了司马光,同时又看到司马光是如何作用并最终影响了时代走向。6月1日,中信出版集团联合建投书局,特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宽容与执拗》作者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和张帆为嘉宾;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郑小悠为主持,走进一代大儒司马光的“多面”人生,也走进那个群星闪耀的时代。
图片
北京|人工智能——爱与偏见:《十二字节》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朝阳区高碑店路甲8号嘉诚·半壁店文化产业园区另一个书屋
嘉宾:苏十(译者)、郑传琦(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传播员)、张雅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十二字节》是《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珍妮特·温特森的全新力作。人工智能本可以成为推动性别和解的钥匙,但是可惜AI目前只能学习数据库里已经存在的东西,而计算机行业已经被男性经验主导几十年。因此,温特森说:“姑娘们,我们需要更多女程序员。”这个六一儿童节,我们邀请到了《十二字节》译者苏十、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传播员郑传琦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张雅迪,和人工智能一起,重新获得小朋友那样的好奇心和去爱的能力。
图片
北京|一个真正的幻想家和现代原始人——“休斯系列”阅读分享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6:30-18:30
地点: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座单向空间
嘉宾:赵四(诗人、译者、编辑)、周瓒(诗人、批评家、翻译家)、冷霜(诗人、学者)
经历了二战中的残忍杀戮和家庭的破碎之后,英国传奇诗人泰德·休斯便更渴望以诗的力量保护孩童的稚嫩心灵。他以清新的笔调书写动物的寓言,愿孩子们“成为梦想中的自己”。在6月1日,休斯诗集《乌鸦》《季节之歌》译者、诗人赵四,诗人周瓒、冷霜,以及主持嘉宾诗人葭苇,将在儿童节当天一起来到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与朋友们畅谈休斯的一生,以及他的童诗、动物诗等,一起进入休斯的艺术世界。
图片
北京|跟清华古建专家来一场纸上City Walk:《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SKP购物中心4楼SKP RENDEZ-VOUS
嘉宾:贾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若辰(探月学校高中语文学科负责人)
6月1日晚,我们特别邀请《给孩子的中国古建筑》作者贾珺和探月学校高中语文学科负责人李若辰做客SKP,来一场别具一格的“纸上Ciyt Walk”,解码中国古建之美。
图片
北京|文本、文献与史实:十至十三世纪历史研究的新面相
时间:6月2日(周日)8:40-17:40
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报告厅
嘉宾:李寒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王岩(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等
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博士生学术会议,与会博士生将分别做题为《刘克庄拟制考》《辽代潢河与木叶山神话的空间背景》《叙述、记忆与史实:靖康元年伏阙运动新论》等的报告,并进行圆桌讨论。
图片
北京|当一个学者决定“吃瓜”——对娱乐新闻的新思考
时间:6月2日(周日)13:00-15:00
地点: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座单向空间
嘉宾:闫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逵(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教授)
为什么聊八卦好像听起来不太道德,但又让人忍不住想参与?人人传来传去的八卦消息,居然可以卖钱?为什么人们喜闻乐见他人的负面新闻,尤其是名人的堕落?围绕八卦居然能引发学术争论……6月2 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闫岩教授携新书《娱乐新闻小史》,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教授周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一同来到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我们将从讲八卦聊到流行文化的诞生,带你做一个认真又快乐的“瓜田群众”!
图片
北京|触摸未来,拥抱无限可能——“星丛书系”阅读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4:00-16:00
地点:东城区东直门外香河园路1号当代MOMA北区T2座1层库布里克书店
嘉宾:黎幺(作家)、双翅目(科幻作家)、沉舟(小说家)、白树(幻想小说作者)、郝赫(科幻作家)
在无尽的宇宙边际中,是否存在那么一个时空,那里的生活与我们截然不同。那里的日出日落可能是我们从未见过的绚丽色彩,那里的生物可能形态奇特,拥有我们难以想象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或许在时空中跳跃,可以随意访问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甚至对宇宙的理解都可能与我们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可能也在追求幸福、探索未知、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的故事或许同样充满了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今天,我们邀请你一同踏上这场不一样的科幻之旅,分享别样时空的别样故事。
图片
北京|“疯王”汉武帝的非正常死亡——谭木声《巫蛊乱长安》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4:00-16:00
地点:门头沟区京潭中路7号院1号楼单向空间
嘉宾:谭木声(历史作家)、谌旭彬(历史作家)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在位后期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牵连人数达数十万,大量政治精英被杀导致国本动摇。经历巫蛊之祸的司马迁,在《史记》里埋下了不少线索,历史研究学者谭木声在《巫蛊乱长安》一书中比对多方史料,深挖史书里的伏笔、暗语,并根据人之常情谨慎做出部分推测,试图破解这一千古悬案。6月2日,谭木声与作家谌旭彬一起来到单向空间·檀谷店,与读者共同分析探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汉武帝晚年种种非正常、非理性的行为,对他的死亡作出一个大胆的猜测。虎毒食子、轮台罪己,以一桩悬案深解汉武帝的一生。
图片
北京|古代妆具里的东方生活美学——《锦奁曾叠》新书沙龙
时间:6月2日(周日)14:30-16:30
地点: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方所
嘉宾:邓莉丽(江苏大学教授)、唐克扬(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所谓“妆奁”,即是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匣。6月2日,江苏大学教授邓莉丽、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唐克扬,两位嘉宾将从《锦奁曾叠——古代妆具之美》出发,分享他们对美的理解,将妆具作为打开古人生活世界的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不同时代的造物观念、审美风尚,领略古今传续不绝的东方生活美学。
图片
北京|一直游到睁开双眼——《盲眼海豹》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5:00-17:00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北街6号远东科技文化园15号楼一层码字人书店
嘉宾:韩今谅(作家、编剧)、苏方(作家)
我们都受困于生活的囹圄,在变形的日常变成灾难之前,她们只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然而,当她们面对苦难时,她们选择对自己的生活刨根问底,以一种巨大且无比坚定的信念,回应着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的生活的命题。6月2日,《盲眼海豹》作者韩今谅,将在北京带来一场分享,聊聊这本书,以及书中的她们的故事。
图片
北京|奇人奇书——纪念王世襄诞辰110周年
时间:6月2日(周日)15:30-17:30
地点: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三联韬奋书店二层活动区
嘉宾:赵珩(文化学者)、尚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田家青(古典家具专家)、胡妍妍(中国嘉德拍卖总裁)、宋志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
今年是王世襄诞辰110周年。6月2日下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特邀先生生前故交——文化学者赵珩、清华美院教授尚刚、古典家具专家田家青和中国嘉德拍卖总裁胡妍妍等,齐聚一堂,追忆奇人,共赏奇书。
图片
北京|当父母老去,我们如何长大成人——《我和爸爸:一个真实故事》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6:00-19:00
地点: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座单向空间
嘉宾:misaki636(漫画家)、杨大壹(媒体人、播客主播)、张之琪(媒体人、播客主播)
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好像不会迎来“成熟”的一天——爱与束缚总是相伴而行,抗拒与关切使心的距离忽远忽近。《我和爸爸:一个真实故事》便在思考上述问题:它来自非科班出身的“野生漫画作者”misaki636,以近乎满溢的饱满情绪完成。6月2日下午,misaki636与媒体人杨大壹、张之琪、策划人猫弟将来到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与大家聊聊“成长”这件似乎没有终点的事。
图片
北京|一胎用力过猛,二胎恍然大悟:有关生小孩的“一切”
时间:6月2日(周日)19:00-20:30
地点:东城区北京站东街信通大厦C座106室小众书坊
主讲人:毛利(作家、自媒体人)
在《二胎记》中,毛利用她一贯的风趣笔调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自己从怀孕到二宝两岁之间的心路历程。6月2日晚,毛利将做客小众书坊,现场分享她生二胎的趣事。
图片
北京|明明暗暗的人间,探寻人性的光亮——《人间明暗》新书首发分享会
时间:6月3日(周一)19:00-21:00
地点:海淀区成府路28号PAGEONE书店
嘉宾:范俭(纪录片导演)、余秀华(诗人)、陆庆屹(导演)
纪录片导演范俭,总是以其敏锐的新闻嗅觉,第一时间赶赴时代风暴的现场。《人间明暗》是范俭的第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范俭笔下,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彼此交织,“小人物”的乐章亦是历史不可或缺的注脚。在长久的时间里,他以摄像机记录,也以文字记录,尽己所能为未来终将被淡忘的一切留下存证。6月3日,范俭将与诗人余秀华、导演陆庆屹一起做客PAGEONE五道口店,共同探讨时代浪潮下如何以及为何要记录普通人的悲欢和温情——在人间的明明暗暗中,永远有着人性的光亮生辉。
图片
北京|旅行中的世界文学——《一个人的世界文学》新书首发分享会
时间:6月4日(周二)19:00-21:00
地点:海淀区成府路28号PAGEONE书店
嘉宾:王海龙(作家、比较文化学者)、余中先(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袁一丹(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丛治辰(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一个人的世界文学》是旅美作家、人类学家、比较文化学者王海龙的文化随笔。十年来,他游历欧美著名博物馆、纪念馆,踏访文学巨匠的出生地、受难地、风光地乃至长眠之地。6月4日晚,王海龙将与翻译家余中先,学者袁一丹、丛治辰一起做客PAGEONE五道口店,共同探讨经典文学与文学巨匠的迷人气质,畅谈中外文学史上难忘的点点滴滴。
图片
上海|《一首诗所能做的》上海站线下诗歌诵读会
时间:5月31日(周五)19:00-20:30
地点:黄浦区皋兰路16号思南书局·诗歌店
嘉宾:蒋小涵(演员、主持人、诗人)、Joanne Q(艺术家)
演员蒋小涵平日喜欢读书、写作,用诗歌记录生活。不惑之年,集结了生活感悟所创作的首部诗集《一首诗所能做的》,见证了蒋小涵一步步从少女走向母亲角色的过程,内心波折而细腻的变化。5月31日晚,蒋小涵与艺术家Joanne Q将来到思南书局·诗歌店,共聊一首诗所能做的。
图片
上海|从插画到设计,一个传奇IP的诞生——“原田治可爱教科书”新书分享会
时间:5月31日(周五)19: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王XX(漫画家)、山川(设计师)
原田治出生于1946年,受到同年代美国漫画和波普艺术的影响,他在创作中擅长使用清爽的线条和大胆的配色,将美式波普与江户趣味完美结合,风格鲜明地奠定了“都市可爱”风格的基础。5月31日晚,我们邀请知名漫画家、海豹爱好者王XX,青年设计师山川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一起就原田治首次被引进到国内的两部作品《发现可爱:原田治作品集》及 《原田治的美术笔记》,聊一聊这位艺术天才、商业奇才究竟拥有何种独特的能力,又如何将“可爱”变成超越年龄、地域的武器,创造一代传奇IP。
图片
上海|快乐众生,伤心一时——小说《伤心的人》分享沙龙
时间:5月31日(周五)19:30-21:00
地点:静安区江宁路699号MOHO商场B1层神兽之间Poor Theater区域
嘉宾:陈侗(艺术家)、赵松(作家、评论家)
《伤心的人》作为艺术家、博尔赫斯书店和“录像局”创办人陈侗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构思源于他2018年拍摄的录像《小街风情》,书名与录像中的插曲名相同(由五条人乐队茂涛作曲并演唱)。在一个舞台式的或镜头式的画卷中,众多的人物和陈侗一样做着故作潇洒的表演:没有人比我过得更好,没有人比我过得更差。5月31日晚,陈侗和作家、评论家赵松将来到神兽之间·静安MOHO店,聊聊这部作品。
图片
上海|唐诗一百零一夜——给孩子们讲讲唐诗里的故事
时间:6月1日(周六)10:30-11:3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655号黄浦区图书馆9楼902
主讲人:彭元鹤(文史作家)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珠穆朗玛峰。许多唐诗就像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一个迷人、传奇的故事,让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小读者们阅读唐诗就像走近诗人,走进故事,在鲜活的故事场景中,像电影画面一样重现其前世今生,展开一场自我精神的冒险之旅。
图片
上海|风靡全球的芬兰卡通形象——姆明故事分享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0:30-11:3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65号上海书城福州路店4楼
主讲人:王雪纯(上海九久读书人“99童书”副主编)
姆明是芬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画家托芙·扬松笔下的卡通形象,他和家人、朋友们住在大海和群山之间的姆明山谷里。姆明们心地善良,热情好客,喜欢冒险,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可以快乐地生活。姆明山谷宁静温暖的生活氛围抚慰着无数人的心灵,姆明故事也让扬松获得了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在六一儿童节,快来认识超萌的姆明和他的家人、朋友们,看一看姆明一家在姆明山谷发生了哪些浪漫有趣的事情,经历了怎样激动人心的冒险吧!
图片
上海|少年主义与破碎之心——《昨晚,妈妈打来电话》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之家
嘉宾:陆源(作家)、陈嫣婧(学者、书评人)、郭文媛(插画师)
美国作家塞林格在《破碎故事之心》里写道:“爱你是我唯一重要的事。”人在年少时往往不懂得如何去爱,如何把握亲情、友情与爱情。唯有时过境迁,才会反省当年。时间在一个人的身上刻下痕迹,而自我早已不是年少的自我了。记忆的作用是不是只会让人感到破碎呢?6月1日下午,作家、诗人陆源,评论家陈嫣婧与插画师郭文媛展开对谈,活动由责编广奈主持,一起聊聊那些年少的生活、爱与被爱的时刻。
图片
上海|在田间,在箸间,行千里,致广大——《君幸食》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扶霞·邓洛普(美食作家)、戴建军(龙井草堂创始人、躬耕书院创始人)
中餐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美食,也是人们最不了解的烹饪传统。英国美食作家、《鱼翅与花椒》《寻味东西》等畅销书作者扶霞·邓洛普,在新书《君幸食》中从特定食材或烹饪方式出发,以敏锐的观察者、热情的“局外人”身份追溯中国美食的历史变迁、地区差异及发展历程。研究中餐三十年来,扶霞在各地品尝美食,与当地的食材商、厨师和美食家交流,在典籍和食肆中体味中餐的独韵。她的多年好友、杭州餐厅“龙井草堂”老板阿戴“桃花源记”般的田园美梦,更是书中不容错过的华彩篇章。本次新书分享会,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书中人物戴建军,播客咸柠七主播、b站知识区up主曹柠,与扶霞一同畅谈古老而丰富的中国美食与中餐烹饪。
图片
上海|《西游记》取经团是怎么成团的?
时间:6月1日(周六)14:00
地点:徐汇区漕溪北路158号徐家汇书院三楼报告厅
主讲人:王弘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为什么玄奘能从历代取经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西游记》的主角?孙悟空为什么是一只猴子?沙僧才是真正的二师兄吗?天蓬元帅为什么会变成猪……让我们跟随《西游记》解锁专家王弘治老师,揭秘唐僧师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前世今生,并且从神话原型的写作技巧了解为什么取经团“限编”四人。
图片
上海|召唤词语之光——《大熊座的呼唤:英格博格·巴赫曼诗合集》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静安区江宁路699号MOHO商场B1层神兽之间Poor Theater区域
嘉宾:徐迟(译者)、庄亦男(同济大学教师、德语文学译者)
英格博格·巴赫曼是20世纪德语文坛出现的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她的创作多样化,囊括诗歌、小说、剧本等多种形式,且在每个领域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是20世纪最独特的诗歌声音之一,与保罗·策兰一同被认为是战后德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两个诗人。《大熊座的呼唤》收录了巴赫曼生前发表过的所有诗集的内容,涵盖了诗人一生的代表作,包含其创作生涯的所有阶段。6月1日下午,出版方明室邀请到本书译者徐迟和同济大学教师庄亦男一起,来到神兽之间静安·MOHO店,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巴赫曼以及她的诗歌世界。
图片
上海|喑哑之物与文学想象:《大地中心的人》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4: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童末(作家)、刘欣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文学的基点在哪里?是足够贴近现实的叙述,还是产生能够解释问题的想象?童末在其新作《大地中心的人》当中,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凉山为背景,结合历史、神话、想象,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学空间。6月1日,童末和评论家刘欣玥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为各位读者带来“喑哑之物与文学想象”阅读分享会,聊聊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图片
上海|卡夫卡:百年经典与永恒困境
时间:6月1日(周六)19: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赵松(作家、评论家)、李双志(复旦大学德语系教授)、顾文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转眼之间,已是百年。在这一个世纪中,世界发生剧变,而卡夫卡本人曾想象的作家的寂灭未曾实现,相反,随着他的更多作品在他身后的出版、译介和传播,他被不同国度的读者所认识、理解和认同,更是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后世诸多作家的创作,因而已然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位经典作家。6月1日晚,让我们共聚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和作家、评论家赵松,学者李双志及顾文艳一起,回顾卡夫卡的百年经典之路,探索现代人共同的困境。
图片
上海|热烈地爱,自由地活——阿连德暮年回忆录《我灵魂里的女性》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52楼朵云书院·海上文薮
嘉宾:赵松(作家、评论家)、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书评人)、筱狸(媒体人、播客主播)
《我灵魂里的女性》是一位“自由生活、勇敢去爱”可爱老太太的毕生慢悟,也是一份独立女性老年样本,一本献给所有女孩的人生之书。临近八十岁高龄的伊莎贝尔·阿连德,将毕生经历与思索抒写成册,追忆三段充满激情的婚姻,趣谈衰老的不便与新知,痛斥父权社会下的性别暴力,以此向生命中“那些可爱而伟大的女性”致敬。本周日下午,我们将举办《我灵魂里的女性》新书分享会,特别邀请作家、评论家赵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媒体人、“鼓腹而游”主播筱狸三位嘉宾,就《我灵魂里的女性》畅谈女性困境、衰老、爱情等话题,聊聊生命中“那些可爱而伟大的女性”,为更多女性和女孩带去爱和勇气。
图片
上海|每一个努力的人生都是金黄的麦地——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新书《黄麦地》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4:00-15:30
地点:闵行区兰坪路158号大零号湾图书馆四楼报告厅
嘉宾: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欧雯(亲子共读实践者)
6月2日,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梅子涵与全国名师、亲子共读实践者欧雯一起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为读者们带来“ 每一个努力的人生都是金黄的麦地——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新书《黄麦地》分享会”。梅子涵的文字一贯以幽默而口语化的风格,传达深刻、深沉、令人回味无穷的思想和情感。这周日,让我们一同走进灿烂的麦田里,走近梅老师的文学世界。
图片
上海|海上寻味——《君幸食》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4:00-16: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嘉宾:扶霞·邓洛普(美食作家)、张经纬(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人类学家、作家)、陈硕(纪录片导演)、张冉(昆曲艺术家)
从《鱼翅与花椒》到《寻味东西》再到新书《君幸食》,扶霞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能看到海派美食的印记。在扶霞眼中,上海是“洋为中用”的先驱,上海菜本身就是兼收并蓄的混合体,一如丰富多元的海派文化与艺术。6月2日,上海译文出版社联合建投书局、克勒门文化沙龙、凤凰网读书,特别邀请扶霞与一群上海“吃货”朋友在黄浦江畔欢聚一堂,透过上海菜的味觉密码,感受海派美食精髓,从饮食文化、人类学、生活美学等多个角度,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图片
上海|小说侦探揭开细节真相——《无声的细节》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4: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B1演讲厅(黄厅)
嘉宾:走走(作家)、黄德海(评论家、《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
在《无声的细节》一书中,资深编辑走走仿佛一名在小说字里行间探寻关键细节的侦探,通过分析三部有影响力的当代文学作品,同时对照以同主题外国文学和电影作品,带领读者学习到:小说题记的选择为何如此重要?优秀的作家如何仅凭一个标点,便可体现出叙事的真实性?当想在小说创作中嵌入其他文本时,如何做才不会让人觉得“水”……6月2日,走走、《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与《无声的细节》责编张诗扬将一起聊聊——如何在阅读中化身小说侦探,揭开那些细节的真相。
图片
上海|15000公里——从法国到中国:徒步走完丝绸之路找到了什么
时间:6月2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徐晓雁(翻译家)、尹文(画家、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法国人贝尔纳·奥利维耶在退休之后,决意开启并重塑自己的人生,他的目标是沿着古代丝绸之路,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独自步行到中国西安。在完成这一万两千公里的“丝路长征”之后,在伴侣的“怂恿”和陪同下,又从里昂徒步到伊斯坦布尔欧洲部分,完成最后的三千公里,也最终形成了这部蜚声世界的旅行记“徒步丝绸之路”四部曲。6月2日,上海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心携手99读书人一同邀请这套书的译者、翻译家徐晓雁女士,沿着丝绸之路写生的画家尹文教授,以及嘉宾主持、《书城》杂志编辑钱斌,共同为大家分享因为丝绸之路而衍生而来的作品、写生、徒步等。
图片
上海|开启第二人生——我们的阅读 、写作和生活
时间:6月2日(周日)14:00-15:30
地点:黄浦区长乐路398号朵云书院·戏剧店
嘉宾:李蕾(作家)、格十三(自媒体人)
6月2日,作家李蕾、《带夫修行》作者格十三将来到朵云书院·戏剧店,聊聊阅读 、写作和生活。
图片
上海|疾病、医疗观念与医疗制度——《赤脚医生与中国乡村的现代医学》出版沙龙
时间:6月6日(周四)19:00-21: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楼传记图书馆
嘉宾:方小平(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董国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柴会群(媒体人)
“赤脚医生”是1968年以后出现的一个历史概念,在“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下,大批城镇医院的医生“下放”到农村,开启了中西医结合的尝试,建立了以社队为基础的“合作医疗制度”,也创造了当代华佗孙立哲们的“神话”。在为中国数亿民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赤脚医生制度是一项历史性的贡献。在《赤脚医生与中国乡村的现代医学》一书中,方小平副教授通过口述历史的访谈还原了特殊时空背景下医患群体的集体记忆,讲述了一个在不同时代、在中国内外都会引起回响的故事,也使中国医疗制度史的叙事更加全面。6月6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建投书局,邀请《赤脚医生与中国乡村的现代医学》作者、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文学院方小平副教授,《赤脚医生与中国乡村的现代医学》译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董国强教授,资深媒体人柴会群,与我们一道继续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发掘本书未尽的议题和背后的故事。
图片
天津|缝隙中的花——韩今谅《盲眼海豹》内山书店分享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5:00-17:00
地点:和平区南京路189号和平大悦城4F内山书店
嘉宾:韩今谅(作家、编剧)、吕宇珺(译者)
这是一本关于她们的小说。三代女性,横跨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以一种带有某种记录影像性质的文字呈现出来。在她们生命里每一个妥协与清醒的时刻,她们都在努力呈现着一种毫无杂质的自我。6月1日,《盲眼海豹》作者韩今谅,将在天津带来一场分享,聊聊这本书,以及书中的她们的故事。
图片
天津|探寻经典文学与电影的本源——王斌《沉思经典:循着大师的足迹》内山书店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5:00-17:00
地点:南开区鲁能城购物中心B1内山书店·鲁能城店
嘉宾:王斌(作家、文艺批评家、编剧)、傅兴文(作家、出版策划人)
他是张艺谋深度合作十几年的著名影视策划、编剧,他是余华电影《活着》的发掘者,他是第五代电影的亲历者、参与者、目击者、思考者……他就是著名作家、文艺批评家、影视策划、编剧——王斌。虽然几十年来一直隐藏于影视圈幕后,但他一直坚守自己文学创作和鉴赏的初心,在日前重磅推出了文学电影随笔精选集——《沉思经典:循着大师的足迹》。本周日下午,王斌将做客内山书店·鲁能城店,带您追随大师的足迹,走进经典的幽深之地,沉浸在影像世界。
图片
广州|魏玛时代的光辉与至暗时刻
时间:6月2日(周日)15:00-17: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35号方所
嘉宾:赵静蓉(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凌越(诗人、评论家、译者)
在短暂而动荡的魏玛时代,诞生了一批足以闪耀后世的伟大作家、艺术家,在现代文学、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这一辉煌却在希特勒上台后戛然而止。《文学之冬:1933年希特勒统治下的艺术家》一书,展现了这一时代剧变的第一幕。6月2日,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有幸邀请到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赵静蓉教授与著名诗人凌越做客广州方所,以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为我们重现德国文学的至暗时刻,讲述那些曾经璀璨的人类群星们,如何坠落无边黑暗。
图片
南京|“她们”的文学与女性的成长——《西方女性小说经典导读》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5: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杨莉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苇(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黄荭(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吕洪灵(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
6月2日,《西方女性小说经典导读》的作者杨莉馨、王苇,将与南京大学教授黄荭、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吕洪灵一起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店,谈谈女性文学与现实人生的关系、西方女性小说主题的发展演变、女性文学与女性的精神成长等议题,探讨文学与现实人生的密切关联,以鲜明的女性意识提供更多理解文学作品和观察现实人生的崭新视角。
杭州|“我见过的不幸太多了,从来没有沮丧过”——陈年喜/王自亮对话会暨新书《峡河西流去》分享会
时间:5月31日(周五)19:30
地点:西湖区北山街32号西侧保俶塔前山路8号纯真年代书吧
嘉宾:陈年喜(诗人)、王自亮(诗人、作家、浙江工商大学金收获写作中心执行主任)
陈年喜说,我见过的不幸太多了,却从来没有沮丧过。5月31日晚,我们邀请作家、诗人陈年喜携新书《峡河西流去》做客纯真年代,与诗人、作家王自亮一起,畅聊人生的“向外走”与“向里走”,岁月与人烟。
图片
杭州|虚构让我激动——陈侗小说《伤心的人》分享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拱墅区丽水路58号远洋乐堤港B区单向空间1F
嘉宾:陈侗(艺术家)、恶鸟(联邦走马创始人)、王犁(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
陈侗有很多身份:画家,博尔赫斯书店和“录像局”创办人,“实验艺术丛书”“午夜文丛”“享乐者”等丛书的策划人和编辑,贝克特、罗伯-格里耶、艾什诺兹和图森等法国“新小说”作家的推介者……这些身份都是前置于小说家之前的。过去 30 多年间,陈侗和他的同伴们将法国新小说持续引入中国,影响了一大批读者和写作者。退休后陈侗生活的重点还是延续过去的工作,他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拓展对现实的介入。6月1日下午,陈侗将做客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与恶鸟、王犁、李二狗一起,聊一聊他的第一部小说《伤心的人》,聊一聊小说中的虚构与真实,以及为什么虚构总令他激动。
图片
成都|读创世童话,学创意写作——《从前有个东西村》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4:30-16:00
地点:青羊区人民西路4号四川省图书馆第二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廖小琴(儿童文学作家)
“从前有个东西村”系列是儿童文学作家廖小琴的童话突破之作。作家融合中国神话和民间文学的创作手法,构建出一个世界诞生之初人与万物共存的乐园——东西村,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讲述万物起源。6月2日,九久读书人联合四川省图书馆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廖小琴作为活动嘉宾,分享她笔下描绘出的童话世界。
图片
成都|当一个人想要寻求精神科的帮助时,他/她能得到怎样的支持?——《我能帮上什么忙?》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4:30-16:00
地点:青羊区红星路一段86号1栋103来树下书酒馆
嘉宾:张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PICU病房负责人)、隗知(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社会心理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
《我能帮上什么忙?》新书分享会,将于6月2日下午,在成都来树下书酒馆举办。我们邀请到了川大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张骏教授作为嘉宾,以及旅居成都的隗知老师担任主持。两位会围绕着《我能帮上什么忙?》这本书,聊聊一个人可以如何寻求精神科的支持。
图片
成都|生活的意义:问题与答案——《生活中的意义》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4:30
地点:青羊区窄巷子30号三联韬奋书店
主讲人:陆鹏杰(四川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
6月2日下午,在三联韬奋书店(窄巷子店),四川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陆鹏杰博士,将与大家一起,以“生活的意义:问题与答案暨《生活中的意义》新书分享会”为主题,探讨究竟是什么东西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并尝试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澄清。
图片
西安|爱这个美丽又麻烦的世界——《小小小小的人间》新书分享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4:00-16:00
地点:莲湖区星火路22号老城根G-park商业街区1F方所·书塔外
嘉宾:李彬(插画师)、张攀(图书编辑、文学评论家)
无论是早期的插画创作者,还是现今的知名插画师,李彬和他的画笔都“兢兢业业”。他的纪实手绘系列作品#人间日常#在互联网上被众多读者喜爱。他画快乐,也画烦恼,一幅幅作品犹如一部部现实题材影片中的一帧帧高光时刻截图。每个富有意义的瞬间均是人间日常,喜怒哀乐,构筑了他的首部个人著作画集:《小小小小的人间》。6月1日下午,李彬和图书编辑张攀将做客西安方所,与读者们聊聊这本书的创作故事。
图片
西安|母亲从陕南腹地走出——《我的母亲做保洁》书籍分享会
时间:6月1日(周六)19:30-21:00
地点:莲湖区星火路22号老城根G-park商业街区1F方所·设计力实验室
主讲人:张小满(非虚构作者)
2020年,母亲春香从陕南农村来到超级城市深圳成为一名保洁员。身在大都市的女儿张小满,借由母亲的眼睛,看到了城市被遮蔽的另一面,与母亲共同完成了这本非虚构作品《我的母亲做保洁》。6月1日,张小满和春香一起回到老家陕西,围绕新书《我的母亲做保洁》与读者们见面,这是她们从陕南腹地走出之后的一次返乡之旅。
图片
西安|“春香进城:打工在深圳”——《我的母亲做保洁》作者分享会
时间:6月2日(周日)14:30-16:30
地点:碑林区长安北路18号陕西图书馆二层报告厅
主讲人:张小满(非虚构作者)
6月2日,张小满和春香将做客陕西图书馆,围绕新书《我的母亲做保洁》与读者们见面。这是她们从陕南腹地走出之后的一次返乡之旅。
图片
福州|女神的诞生:林徽因与民国知识分子学术沙龙
时间:6月1日(周六)9:30-12:00
地点:鼓楼区衣锦坊67号友朋·榕书院
主讲人: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6月1日,我们将邀请著名历史学家许纪霖教授做客友朋·榕书院,与所有观众在漫步福州鼓楼区“闽都文化”发源地之余,一起静下来领略一场民国时代的文人风华。
附:线上活动预告
图片
世界科幻树与当代中国科幻文学
时间:5月31日(周五)14:00
地点:ZOOM会议(ID:86771209555,密码:560371)
主讲人:蒋一谈(小说家、诗人)
文学不是人类文明的独树,科幻文学更不是人类文学野生的孩子。时至今日,世界科幻文学经过两百多年的成长,已是苍天大树,中国当代科幻文学无疑是这棵巨树上的新枝亮叶。但是,在可预见的时段内,世界科幻树很难再长高长粗,那么,提升中国科幻新枝亮叶成长的营养和生长素来自何方?
图片
把故事讲给世界听——全球译者谈万玛才旦
时间:5月31日(周五)19:00-20:00
地点:跳岛LIVE微信视频号
嘉宾:大川谦作(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Isolda Morillo(翻译、作家、记者)、蔡欣(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
除了尚未出版的西班牙语版《气球》,万玛才旦的小说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语、法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不同国家出版。此次我们特别邀请到万玛才旦小说的日语译者大川谦作、西班牙语译者Isolda Morillo(莫沫),和出版人蔡欣一起,于5月31日晚,以连线的方式,在“跳岛LIVE”视频号,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来聊聊万玛才旦的文学创作,重温他留给我们全世界听的故事。
图片
1980年代乡村故事的转折与隐喻——《陈奂生上城》的再解读
时间:6月2日(周日)19:30
地点:腾讯会议(ID:148520061,密码:0602)、哔哩哔哩直播(房间号:22364449)
主讲人:戴哲(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副教授)
关于农民和乡村的文学书写,呈现和回应着中国乡村和农民的命运沉浮以及内在复杂性。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便是如此。这篇小说触碰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与冲突,并症候式地揭示了1980年代早期乡村想象中存在的矛盾,昭示着1980年代中后期乃至1990年代的乡村故事所即将出现的某种新的可能性——城市作为一个强大的召唤结构必然会搅动传统的乡村秩序,未来关于乡村的故事不再可能仅仅是自己种地养活自己的“小生产者”故事,而将是城市如何“改造”农村的故事。正是在此意义上,《陈奂生上城》成为1980年代乡村故事的转折和隐喻,具有了被重新阐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