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国产大飞机C919客舱座椅唯一供货商 这家企业的“法宝”究竟是什么?

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湖北襄阳报道
5月30日,2024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系列开放日活动,封面新闻记者跟随媒体团探访了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以商用飞机座椅、客舱设备、航空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的高科技企业,据介绍每一架C919上的客舱座椅都来自这里。
C919客舱座椅唯一供货商
已获得70多项航空座椅专利授权
记者在现场获悉,C919客舱共有164座,飞机公务舱、经济舱均选用航宇嘉泰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客舱座椅。
作为我国首款国产大飞机C919客舱座椅的唯一供货商,航宇嘉泰到底有何“法宝”?
“航空座椅是普通人最熟悉、最常接触的机载设备,它直接关系到乘客旅程的安全与舒适,其设计、开发、检测和生产的过程精密复杂,有着非常高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航宇嘉泰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景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一款民用航空座椅在研制过程中需要完成上百个试验,方可获得适航证。
毫无疑问,这家公司的一大“法宝”就是研发能力。为保证技术领先,航宇嘉泰的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0%,每年销售收入的近15%用于研发。
图片
航宇嘉泰总装生产线
“目前,我们已获得70多项航空座椅专利授权,是全球首家通过乘员头部损伤叠加颈部损伤试验的座椅厂家,航空座椅关键技术‘航空适坠性技术’‘乘员损伤评估和防护技术’等已达到世界前沿水平。同时,航宇嘉泰也是参与制定航空座椅国际标准的SAE航空座椅委员会会员单位。”
刘景丰坦言,企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而航宇嘉泰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专业核心技术,沉淀出了独特的工艺,赢得了市场。
每10分钟就能生产一台航空座椅
获国内航空公司近300架新飞机座椅订单
如果研发能力是一大“法宝”,那么另一“法宝”则藏在航宇嘉泰的数字化生产车间。
走进车间记者看到,两条总装生产线和零部件加工车间都在满负荷生产,工业机械臂上下翻飞,一件件航空座椅支板正在加速成型。此时,工人们正在生产线后方,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通过简单的信息输入,生产线完成了投料、检测、再加工等航空座椅支板生产所有工序。
刘景丰一边领着媒体团往前走一边介绍道,“过去的生产流程全靠人工操作,流程相对割裂,以支板生产为例,过去在完成第一道工序后,需要将半成品送检,检验合格后又送回生产线进行下一个工序,过程十分繁琐。”
他补充道,“在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后,我们将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录入相应的最优生产节拍,使航空座椅数十道工序的终端可数字化操作,让工人们通过电脑就可以实现产品到成品的一次性完成,生产效率成倍增加。”
据了解,在这间数字化车间里每10到15分钟就能够下线一台航空座椅。未来,这个时间还有望缩短到5分钟。
在座椅展示区内,记者看到了多个证书奖牌整齐地摆放在一面墙柜上。目前,航宇嘉泰已经获取全球主要适航当局中国民航局、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适航认证,是亚太地区唯一一家同时实现波音、空客、商飞座椅线装交付的企业。
据统计,2023年,在中国新增单通道民航客机座椅市场当中,航宇嘉泰的市场占有率达70%。目前,已获得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等国内航空公司近300架新飞机座椅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