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观潮丨县在“出圈”,山东如何深耕县域

海报新闻评论员 徐坤杰
近年来,以往的一些关于县城的刻板印象,正在悄然改变。
从火爆的“县域旅游”,到隐藏的县域特产、特色和特长,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兴致浓厚地探索、挖掘和分享着一些冷门、小众的“小城故事”,随之,一个个县城如宝藏般“出圈”,越来越为人们所看见并熟知。
在我国,大大小小的县城有千余个,它们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乡村。县域经济,更是一头关涉城市发展,一头关乎乡村振兴,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本盘。
因此,县域的“出圈”有着更为重要的窗口意义,呈现也印证着当下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愈来愈丰富的图景、愈来愈扎实的质感。
(一)
县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单元,县域现代化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县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挖掘新增长点、培育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当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然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也在切切实实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因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深耕、精耕县域,塑强县域优势,已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
当下,“县域”力量不仅被看见,也越来越被重视,政策的推动和支持即是最直观的体现。
在山东,推动县域力量“突围”,政策支持力和引导力正在不断加码,脚步明显在加快。
去年年底,山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强调实施“一县一策”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努力在产业发展、城乡融合、要素支撑、扩权赋能、绿色低碳等方面探索新路子,明确提出“力争用3年的时间,推动强县进位、弱县赶超”。
图片
今年5月,《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出台,选出40个试点县域,分为引领发展试点、特色发展试点、跨越发展试点三类,因“县”制宜,积极探索和开拓不同类型县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模式,进一步明晰县域突围“作战图”。
(二)
在政策支持和引导的基本面之上,县域出圈还有很多更为具体的因素。
首先,小城登上热搜、县域站上C位,社交媒体的传播助力是重要催化剂。在社交媒体特别是短视频传播的大背景下,很多地方风物正在人们的“指尖传播”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触达至更广的人群和更远的角落。
如春节期间,“尔滨”出圈,哈尔滨送给广西10万盒蔓越莓,黑土地上还会生产“高级”的蔓越莓,这震惊了很多东北人,网友纷纷加入挖自家“土特产”的队列,这带火了全国各地“隐藏”的特产。
在山东,临朐的法式鹅肝、日照岚山海域的三文鱼、德州宁津的健身器械、临沭的“非遗柳编”、郯城的中国结、平度的美妆睫毛等等,鲜为人知的县域特产都被网友挖了出来,跟着特产扬名出圈的是作为产地的县。
图片
2024年5月24日,山东日照,在距离海岸线10余海里处的日照岚山海域,生长于“财金海上粮仓壹号”首座网箱的20万尾三文鱼进入收获期,标志着国内三文鱼近海养殖取得成功,新质生产力“入海”取得新突破。
与此同时,在创作宣传和运营管理中,我们看到,各地文旅表现出了极强的流量思维、用户思维和服务思维,对“网感”把握越来越娴熟,在社交媒体上积极与流量互动,主动讲述自身的特色“小城故事”。无疑,地方文旅部门的努力为助力小城“出圈”再加砝码。
不仅如此,为讲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故事,各地也在向内发力,摸家底、深调研,解析经验、谋求突破。在务实的调研和分析报道中,作为观察、研究样本的特色县域在地资源,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这些特色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正在加快转化为县域发展的优势和出圈的底气。
(三)
县城在社交网络上的走红和出圈,表面看似偶然,但分析来看,一些县域能够出圈仍有其必然性,主要是来自厚积薄发。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的《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千亿县”总数达59个。纵观“千亿县”“百强县”的进阶和跃升,无一例外都是找准自身特色优势的结果。
坚持因地制宜,依托自身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立足在地资源禀赋,近年来山东涌现出胶州、龙口、荣成、邹城、寿光等经济总量超千亿的经济强县,龙口的高端铝材、胶州的机械装备、荣成的海洋食品等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和要素创新的基础上,这些“千亿县”打造出专业化、集约化、链条化水平较高的产业集群,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图片
2023年59个“千亿县”GDP排名。数据来源:2023年相关县域统计公报,赛迪顾问整理。
但从全国层面而言,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仍显不足,存在内部发展水平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显示,百强县中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分别占据23席、16席和13席,表现突出。但前十名中未见山东县域身影,应当看到,差距仍然存在。
因此,在此次发布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中,山东铆足干劲发展县域经济,明确提出实施“一县一策”,努力在分类施策中促进强县进位、弱县赶超,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为山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案例。
此外,方案中还提到“强化毗邻县域协同联动发展,探索开展跨省合作”,这意味着不同梯队、类别的县域既要竞相发展、错位发展,又要联动发展,支持区位相邻、资源禀赋相近、产业发展相融、人缘文化相亲的毗邻县域探索一体化发展路径。
值得指出的是,山东对此已有一些实践,包括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临空临港协作区、平度——莱州——昌邑绿色化工联动区等跨县域、跨市域联动发展模式都在积极探索推进中。
县城是承载人们乡愁记忆的故乡,也是很多人“追风而去”的远方,如今,火热的风吹到了县城,县域正在紧跟时代脚步,用蓬勃发展的跃升之势,书写着精彩的现代化“小城故事”,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昂扬向上的“县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