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官员诬称加入“一带一路”会被“剥夺主权”,外交部驳斥

5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巴西《圣保罗报》记者提问,巴西副总统将于下周率领一个由部长组成代表团前往北京进行贸易和投资谈判,中方希望会议达成什么具体成果?另一个问题是,一位美国特使在巴西表示,任何考虑加入“一带一路”的人都应该想清楚,看看主权是如何被“剥夺”的。中方有何回应?
图片
毛宁 资料图。图源:外交部网站
毛宁介绍,中国和巴西互为全面战略伙伴,近年来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高层互访频繁,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在国际地区事务中保持着密切的协作,成为发展中大国携手共进、团结合作的典范。今年是中国和巴西建交50周年,双方商定将举行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会议,共同探讨进一步拓展两国合作的事宜,具体情况请你保持关注。
毛宁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全球化包容、普惠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
毛宁说,事实证明,“一带一路”倡导的是共商共建共享,不搞唯我独尊;推动的是互联互通,不搞脱钩断链;追求的是合作共赢,不搞对立对抗。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已经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建立了近百个双边合作机制。根据国际机构的预测,到2030年,“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带来1.6万亿美元的收益。
“我倒是想请你去问一问,你提到的这位美国特使,不知道他能不能具体说出来,哪个国家的主权是由于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而被剥夺的?”毛宁表示,很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国家,因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更加有能力维护自身的独立和主权。
毛宁说,中国和巴西是全面战略伙伴,互为发展机遇,又都高度重视独立自主。我们相信巴西方面不会被这种荒谬的论调欺骗,会独立作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定。“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的再工业化、加速增长计划等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中方愿意以中巴建交50周年为契机,推动两国发展战略更好地对接,取得更多的积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