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又见萱草花

潮新闻客户端 周勇
图片
午间走过凯旋公园,见到一株花,颜色橘黄。一下子令人联想到百合花,不过百合花为喇叭型,多白色。手机扫描显示,这是一丛萱草花。
从花开时节来判断,萱草花开在5-7月,百合开在6-9月,稍后一些。还有就是萱草根多数膨大呈窄长纺锤形,百合的根为鳞茎球状。
萱草花花葶长于叶,高达1m以上;圆锥花序顶生,有花6~12朵,花梗长约1cm,有小的披针形苞片;花长7~12cm,花被基部粗短漏斗状,长达2.5cm,花被6片,开展,向外反卷,外轮3片,宽1~2cm,内轮3片宽达2.5cm,边缘稍作波状;雄蕊6根,花丝长,着生花被喉部;子房上位,花柱细长。
图片
萱草花有20余个种类。中国占了8种。其中可以食用的一种叫“黄花菜”,又名黄花萱草。花6~9朵,花柠檬黄色,浅漏斗形。黄花菜的故乡为湖南祁东县,占全国的70%。可以吃的花里,它是名气最大的。常见的做法是黄花菜炒木耳肉丝。记得要浸泡至黄花菜处于半开花状,拧干一下水分。再辅以肉丝、木耳等料起火炒制。味道确实不错。
关于黄花菜入食,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大泽乡起义前的陈胜,家境十分贫困,因为家中无米下锅,不得不出去讨饭度日,加之营养缺乏,他患了全身浮肿症,胀痛难忍。
有一天,陈胜讨饭到一户姓黄的母女家,黄婆婆是个软心肠,她见陈胜的可怜模样,让他进屋,给他蒸了三大碗萱草花让他吃。对当时的陈胜来说,能解决饥寒交迫的萱草花是那样香甜可口,不亚于山珍海味。只见他狼吞虎吞,不一会三大碗萱草花全进肚子里去了。几天后,全身浮肿便消退了。陈胜十分感谢黄家母女,并表示今后会报答的。
大泽乡起义后,陈胜称王之时,他没有忘记黄家母女,为感谢黄家母女的恩情,便将她们请进宫里。每天摆酒设宴,那无数佳肴珍膳都引不起陈胜的食欲。突然,陈胜想起了当年萱草花的美味,便请黄婆婆再蒸一碗给他吃。黄婆婆又采了一些萱草花,亲自蒸好送给陈胜。陈胜端起饭碗,只尝一口,竟难以下咽,连说:“怎么回事,味道不如当年了,这可太奇怪了。”黄婆婆说:“实际没什么可奇怪的,这真是饥饿之时萱草香,吃惯酒肉萱草苦啊!”一席话,羞得陈胜跪倒在地连连下拜。黄婆婆连连说:“使不得,使不得。”忙把陈胜扶起来。
从此,陈胜将黄家母女留在宫中,专门种植萱草,并时常吃它。同时,又给萱草另外取了二个名字,一名为“忘忧草”,一名为“黄花菜”。因为黄婆婆的女儿名叫金针,而且萱草叶的外形像针一样,所以人们又叫它“金针菜”。
医师说,萱草根对于治疗肿痛,也有一定疗效的。
图片
说起萱草,它可是母亲花,象征母爱。唐•聂夷中《游子行》中有“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之句,写母亲盼儿归来,代表着思念,代表着爱。
萱草花又名忘忧草。《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诗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宋诗人刘过也写过《萱草》:“不尽人间万古愁,却评萱草解忘忧。开花若总关憔悴,谁信浮生更白头。”刘过觉得,萱草能让人忘却人间悲愁。若果真能让人忘忧,那么人世间的白头者就有福了。刘过一生不得志,曾向朝廷献计而不得用。他的人生纠结都表现在这首诗里了。试想人生本来多艰险,即便不能解忧。也可以冀此抚慰自己躁动的心,让烦恼远离一些。至少,求得一时宽慰也好吧。诗句大气豪放。也很直率,有新意。
萱草的栽培在我国由来已久,历史渊源很深。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中的《卫风》。后来,历代文人多吟咏,曹植为之作颂,夏侯湛为之作赋,唐宋明清李白、温庭筠、韦应物、苏东坡、黄山谷、孟郊、高启、姚永概等诗人都写有萱草诗。萱草的栽培在汉代以后就很普遍了,不论是在黎庶人家,还是在贵族豪门,都有她的踪迹。
《诗经》记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意思是说那能找到谖草,种在北堂上,以解忧思。古时传言,妇人佩之能生男子,故又谓宜男,后又以象征母亲,表示敬重。
图片
曾记得电影《你好,李焕英》里的主题曲《萱草》,由张小斐演唱——
“遥遥的天之涯 萱草花开放
每一朵 可是我 牵挂的模样
让它 开遍我 等着你回家的路上
好像我 从不曾 离开你的身旁
如果有一天
心事去了远方
摘朵花瓣做翅膀 迎着风飞扬……”
听着这柔情蜜意的歌儿,我的心忽然为一种阔大温柔的母爱所包围。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喊,是导演贾玲对母亲的告白。这份爱激起每一个人的共鸣,使这部文艺片一举成为2021年全球票房榜第三的佳作。
清朝诗人谢重辉《萱草》写道——
“老去恒内省,不惧兼不忧。闲种萱草花,时得览芳柔。
晓看迎露放,暮看逐风收。才兹旦暮间,已如四运周。
孰云忘忧草,遇目转添愁。不如忘形骸,任彼岁月流。”
这一旦一幕间的风光,确实值得我们去珍重、珍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