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伟暗讽郭德纲?他的话撕开了德云社师徒制的“皇帝新装”

自从郭德纲成名后,他和徒弟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正面的反面的都有,其中在正面说得最多的就是“师徒如父子”,讲郭德纲如何如何对徒弟好,徒弟又是如何如何孝顺师父师娘之类。
图片
随着德云社曲艺研习社规模越来越大,云鹤九霄四科都不够用了,学员都收到了龙字科,郭德纲徒弟数量已经上百,大家就会产生一个疑问,这些徒弟郭德纲都能亲自教吗?
相声演员何云伟在某次直播间里说了这么一句话“你收了几百个徒弟,你教得过来吗?”
图片
这句话在互联网上发酵后,有不少认为何云伟这是在暗讽郭德纲,因为目前在相声界徒弟最多的应该就是郭德纲,虽然没有几百个那么多,但一百多总是有的,不暗讽他还能是暗讽谁。
虽然听起来何云伟确实像在暗讽郭德纲,但我们还要注意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何云伟的话有没有道理。
事实上,何云伟的话在一定意义上直接撕开了德云社师徒制的“皇帝新装”。
图片
一、形式主义
相声界收徒有多种目的,有的徒弟是真为了跟师父学艺,有的是为了寻找一座靠山,也有的则只是需要一个挂名,还有的则是为了加强感情。
郭德纲门下拥有一百多个徒弟,这些徒弟真的都是为了跟郭德纲学艺吗?
应该说,绝大部分徒弟还是想跟郭德纲学艺的,然后再以郭德纲为靠山,以德云社为平台,或者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或者实现自己的赚钱梦想。
图片
以郭德纲的时间和精力来看,他压根不可能真正教所有徒弟说相声,除了少数重点培养的徒弟之外,大部分徒弟其实还是相当于挂了一个名。
真正手把手教徒弟的人,除了高峰之外,之前何云伟、曹云金、徐德亮、李菁等人都曾长期在德云社任教,比如张九龄就是何云伟手把手教出来的。
等到这些培训结束之后,如果有尖子生或具备成名潜质的徒弟,估计才能有幸接受郭德纲的一对一指点,对于大部分资质普通的徒弟来说,他们和郭德纲见面的机会都极少,更别提单独授业了。
图片
二、双轨制
早在何云伟和曹云金时期,德云社就已经开始了“双轨制”管理,一方面郭德纲和何云伟和曹云金之间有师徒关系,另一方面德云社又要让何云伟和曹云金签署一份合同,还要规定违约金一百万。
这种双轨制的巧妙之处在于,老板手里可以拥有两把尺子,想用师徒制拿捏你就用师徒制,想用合同制管理你就用合同制,员工或徒弟就会陷入两头堵的困境。
曹云金为什么能在遭受多年网暴之后翻红?一个原因是有不少年轻人开始共情他,以研究生为例,有些研究生也被导师的“双轨制”拿捏,一方面给导师当学生,另一方面还要给导师当廉价的员工。有些网友就在网上这么说,以前骂曹云金,现在老子就是曹云金。
图片
这种双轨制管理对于公司来说具有天大的好处,但对于员工和徒弟来说就是天大的坏处,而实际上,一旦德云社和徒弟们签署劳动合同,按照公司制度管理徒弟,合同制意味着签约双方不仅要遵守合同还要遵守劳动法,不论是法律还是合约关系在现代社会中都要大于所谓的师徒制。
这就意味着,德云社的师徒制已经名存实亡。
图片
三、徒弟和徒弟
网络上吹捧德云社的师徒制,一般举例子都举郭德纲对岳云鹏如何如何好,郭德纲对张云雷如何如何尽心尽力等等。
岳云鹏、张云雷不仅是郭德纲的徒弟,他们同时还是德云社明星演员,当然张云雷还有个亲戚身份。
对于这些关系好且能给公司带来大量经济利益的徒弟,郭德纲和他们之间自然是“师徒情深”,让人艳羡。
但如果换两个不能给公司赚大钱反而会惹麻烦的徒弟呢,待遇恐怕就不一样了。
图片
吴鹤臣,很早就加入德云社,根据德云社早期录像,他最早应该和李鹤元也就是李寅飞搭档,2009年拜师郭德纲。
2019年4月8日吴鹤臣突发脑溢血一度失去意识,被送到天坛医院救治,家人在众筹平台上向社会求助,此事在社会上引发热议之后,德云社方面的表态在5月4日姗姗来迟。
图片
德云社的公开说明中强调了两件事,一是吴鹤臣为签约演员,德云社是他的经纪公司,二是公司和郭老师也将继续向其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援助。
已经拜师十年之久的吴鹤臣显然并没有享受到岳云鹏和张云雷的待遇,虽然都是郭德纲的徒弟,但在他这里,显然还是“签约演员”的身份更明显。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把吴鹤臣换成岳云鹏,都是师徒如父子的徒弟,又会是什么样?
图片
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陈霄华身上,他加入德云社十年,在犯了一次严重错误后第一时间被德云社扫地出门,德云社发公告之快甚至超过了警方通报。
实际上,按照法律程序,当时的陈霄华还是嫌疑人状态,在没有宣判之前谁都不能说他有罪,但德云社却连警方通报都不等,直接清门并开除陈霄华。
图片
儿子犯错,当爹的这么着急不承认父子关系,动作比警方还快,让外界怎么看,不是说好的师徒如父子吗?
其实从吴鹤臣和陈霄华这两件事就能看出来,别看每当郭德纲过生日时,一帮徒弟在公共平台上喊爹喊得那么肉麻,但实际上他们之间更多的关系还是公司老板和员工,所谓师徒父子在很多时候不过是一种营销工具罢了。
图片
说在最后,旧社会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艺人们为了保障行业和个人利益搞出了封建行帮规矩,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也适应当时的社会条件,在当年肯定是一种积极因素。
现代社会各种法律和法规已经健全,艺人们的利益完全可以得到良好保障,再用封建行帮规矩管理艺人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需要摒弃。
图片
当然,如果德云社放弃双轨制管理,在现代公司制度和师徒制之间任选一个并严格执行,估计也不会引发那么多矛盾和争议,恰恰是因为德云社又要员工当徒弟又要徒弟当员工,这才导致争议频发。
所谓师徒如父子,在德云社看来是一个屡试不爽的营销工具和管理工具,但在外界看来,这不过是“皇帝的新装”罢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