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都赤坭:奋战“百千万工程”,走好“镇”兴路

5月31日,广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正式召开。会上,花都区赤坭镇作为优秀镇街代表,分享2023年以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做法成效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图片
头号工程,头号力度。自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花都区闻令而动、擂鼓出战,紧紧围绕省、市部署,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全年共计57次到赤坭镇调研指导,举全区之力支持赤坭镇典型镇建设。在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赤坭镇成功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也是广州唯一上榜新华网“全国乡村振兴百强案例”的镇。
“农”字当头,谋篇布局都市“大农业”
沃野良田里的好“丰”景,乡村振兴里的幸福卷,智慧农业里的精气神……每一个瞬间都将定格成“百千万工程”的最美画卷。
按照花都区委“科技兴农、品牌强农、土地富农”决策部署,赤坭镇以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竹洞村等示范村为点,以广东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花漾年华”为线,以盆景花卉、现代渔业、“互联网+农业”3大省级现代产业园为面,穿点成线、以线扩面,全域打造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风光醉人+瓜果诱人+服务宜人”的“农业+”乡村产业。
图片
目前,赤坭镇有4条“国字号”乡村、8条“省字头”乡村、30个美丽宜居村,获得省级以上荣誉32次。粮食播种、盆景花卉、渔业多项指标居全市前列、花都第一,小盆景更在广州松园登上中法外交“大舞台”,老盆景焕发新活力,小盆景做成大产业。
“新”字开路,培育绿色低碳“新极点”
绿色,是乘势而上发展的底色。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厂房到田间地头,赤坭镇正聚焦“美丽中国示范镇、绿色低碳先行镇”的发展定位,以实实在在的努力,做出更多亮点示范引领,不断提升“含绿量”“含新量”。
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支撑,其中制造业当家是主要引擎。2023年,赤坭镇大力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规划10平方公里的花都(赤坭)新质产业园,全力竞逐光伏、新能源、低空经济三大新赛道,成功引入百亿级赛拉弗、通泽“零碳”产业园、辉鸿等重点项目,推动项目筹建工作提速增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建设。
图片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绿美乡村是重要支撑。赤坭镇坚持“绿了自然就美”的理念,全域推进绿化美化,4月底已完成全年植树任务,打造一批绿美示范点,加快建设全市首个碳中和新乡村、碳谷小镇示范项目,引导绿美生态、游憩、文化全面发展,推动天蓝、地绿、水清、景美,以“春风又绿巴江岸”的新意,为建设美丽广州、低碳广州、山水广州增绿添彩。
“优”字为要,激活联城带村“镇能量”
赤坭镇地处广佛清三地交界,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承载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在联城带村功能上具有天然优势。
以省级美丽圩镇创建为契机,赤坭镇将美丽圩镇建设融入“百千万工程”中,短短4个月内完成环境、设施、服务、治理等七大方面改造,推动建成至今30多年的赤坭“老圩镇”发生改头换面“大变化”,展现“业兴、镇美、民富、人安”的滨江小镇新风貌,赢得周边2万多名群众的一致称赞。
与此同时,一举一措完善教育、交通、养老服务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国卫生镇、教育强镇,着力把赤坭圩镇打造成为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区域中心,让一幅“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蓝图在赤坭镇内转化为实景画。
“富”字为本,串起强村富民“共富链”
做大农村集体经济“蛋糕”,促进共同富裕,才能牢牢掌握发展的“发言权”。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赤坭镇努力将一个个“小目标”变成发展的“大钱景”,走出一条土地增值、集体增收、村民增富的“三增共富”新路子。
2023年,赤坭镇集体土地平台流转1.16万亩,带动部分渔业重点村鱼塘发包价从800元/亩增长至1500元/亩,增长88%。盆景产业重点村土地发包价从近千元/亩增长到3500元/亩,有的地块甚至最高价达3.6万元/亩,增值30倍以上。
图片
把“百千万工程”办好,把民生实事办实,把群众的揪心事、操心事办妥,不仅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更让基层工作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赤坭镇荣誉连连、硕果累累,强一产、优二产、促三产逐步成型,打造出典型镇村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赤坭”样板。
文|记者 冷霜 通讯员 古能文 林郁倩
图|赤坭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