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放羊娃的儿童节心愿

  新华社伊拉克萨拉赫丁6月1日电 初夏的伊拉克酷暑难耐,羊群在烈日的炙烤下啃食着田埂旁焦枯的秸秆,一个稚嫩而瘦削的身影在羊群中时隐时现,不时驱赶着掉队的羊。
图片
  5月27日,哈扎尔在伊拉克萨拉赫丁省的一片草地牧羊。哈利勒·达伍德摄
  男孩名叫哈扎尔,今年10岁的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但在2014年的一个黄昏,一切发生了改变。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造成该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荡。2011年,美军仓促撤离伊拉克。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利用其留下的“安全真空”趁势坐大,一度占领伊拉克大片领土。
  “那天,‘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突然闯入家中,杀害了哈扎尔的父亲。那时,哈扎尔刚刚出生40天。”哈扎尔的爷爷沙梅里向记者讲述孙子的身世。
  不久后,哈扎尔的母亲不堪恐怖主义袭扰离家而去,沙梅里的另外3个儿子也被“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掳走,至今音信全无,只留下哈扎尔及表兄弟们和爷爷相依为命。
  当地民间援助机构志愿者侯赛因告诉记者,极端组织暴力活动造成伊拉克许多儿童失去父母,仅在萨拉赫丁省就有超过4万名这样的孤儿,他们大多依附亲友或靠福利组织救济为生,缺乏基本生活来源和教育保障。
  伊拉克国民议会下属人权委员会2021年发布的一份声明显示,持续战乱导致伊拉克孤儿数量连年处于高位,大部分孤儿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约五分之一以童工的身份流入劳动力市场。
  5岁时,哈扎尔成为了一名放羊娃。为了补贴家用,现在他依然在每天放学后给邻居放牧。学校距离哈扎尔家约7公里,有时没有邻居开车顺路搭载,哈扎尔就不得不步行往返学校,遥远的路程并未消磨哈扎尔对知识的渴望,他相信:“生活很艰难,但一切都会好起来。”
图片
  5月27日,哈扎尔抱起一只掉队的小羊。哈利勒·达伍德摄
  不久前,萨拉赫丁省接连发生爆炸袭击事件,造成多人死伤。广播里传来的消息再次将哈扎尔拉回被武装冲突笼罩的幼年。“爷爷,‘伊斯兰国’又来了吗?”“爷爷,我们会被抓走吗?”面对哈扎尔惊恐的眼神,沙梅里只能把他揽入怀中,一次次安抚亲吻。
  伊拉克儿童心理咨询师梅拉德告诉记者,因极端组织暴力活动成为孤儿的孩童大多有严重的心理创伤,容易产生焦虑、怯生、多梦等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有自闭、轻生倾向,“希望国际社会和公益组织能够为战地孤儿提供专业心理干预,帮助他们重拾正常的童年”。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当被问及“儿童节心愿”时,哈扎尔略显迟疑——心愿一直埋在哈扎尔心中,但他甚至不知道国际社会为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权益设立了专门的节日。
图片
  5月27日,哈扎尔在伊拉克萨拉赫丁省的一片草地牧羊。哈利勒·达伍德摄
  “我想当一名战斗机飞行员,这样就可以保护我们的家了。”哈扎尔望向天空,眼神里充满坚毅。(记者:段敏夫、李军;报道员:哈利勒、夏兰;剪辑:韩婧伊(实习生);编辑:沈浩洋、程大雨、董亚雷、周啸天)